鄒瓊珍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賞識、量化、環境”是班主任工作的三大法寶,能有效管理班級,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斷健康成長。
小學生雖然身心發展尚未成熟,但他們身上并不缺少美德,而是缺少賞識他的眼睛。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得從賞識學生做起。要讓學生成為生活的強者、學習的主人,離不開的是自信。而這份自信,主要是靠我們的教師用賞識的眼光去培養和完善。
我班的利曉飛同學,學習基礎差且懶惰,成績跟不上,上課經常開小差,從不舉手發言,還經常跟同學打架。有的老師認為他不可救藥,而當我換一個角度,用賞識的目光重新審視他時,發現他也是一塊“閃光的金子”:每次大掃除時他專揀重活干,出色完成打掃衛生任務;班際球賽時,賽場上勇敢拼搏。我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他,并告訴他相信他一定能改正不好的行為習慣,成為一名優秀學生。從那以后,他好像變了個人似的,每天笑瞇瞇的,上課認真聽講,作業能按時按質完成了,學習也成績不斷提高。這一切的改變無不表明,在賞識的目光中,他已找到了自信,樹立了自信,不斷地改正缺點,改變自己。
為建設良好的班風學風,我在班級管理中實施量化管理,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根據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和學校對各班的德育要求,結合本班實際,我通過擬訂《百分競賽規則》來規范學生的言行,提出明確的而不含糊的、具體的而不是籠統的要求,以規范學生生活中的言行。《百分競賽規則》對學生學習態度、組織紀律、考勤、勞動、安全、衛生、集體活動、公益服務、為人處事、課堂課間、公共場所等方面都嚴格規范言行,可說是內容多而全面、范圍廣而詳細。
如何做好《百分競賽規則》的實施工作呢?具體做法是:在班里開設德育專欄,張貼《百分競賽規則》和百分計分表等,使學生的百分競賽規則及評分公開化。每位學生給予百分競賽規則基礎分60分,違反《百分競賽規則》有關規定的,視情節輕重在60分基礎上給予扣分;好人好事,受老師或學校表揚或語、數、英三科單元考試前三名,全勤等均給予加分,做到獎罰分明。由于德育分公開,同學們既能隨時知道自己的分數,又能及時知道其他同學做得如何,互相促進,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環境熏陶法,指通過選擇或有意創設積極向上的環境,如物質環境、文化環境、人際交往環境等,使孩子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在孩子的心田里播下美德的種子,獲取成長的力量。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注重營造德育環境,讓學生從中受到感染熏陶,增強德育效果。
(一)讓班園設備設施和人文環境體現出班園文化特有的底蘊
“用藝術點亮人生,用行動實現夢想”“言必信,行必果”等名言警句,時刻激勵著學生的斗志;教室中的《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時刻提醒著學生;學生作品展示欄,展示了班級學生德育教育的成果——習作、書法作品、先進事跡等,不斷以正能量感染學生。潤物細無聲,墻壁會說話,字畫也賦詩,設施能啟智,教室每一物都成為德育的載體,把教育融進班級的每一個角落。
(二)充分挖掘校內外德育資源
我們組織學生參觀校內德育基地,開展“三愛”教育。校內教育基地主要指德育展室,它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可愛的學校”,介紹學校的發展史、光榮史和人才培養情況;第二部分“美麗的家鄉”,介紹本縣及本鎮的人文景點,革命年代的英雄人物和事跡,以及本地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及杰出人物等;第三部分“偉大的祖國”,介紹古代中國世界之最和偉大發明創造、著名人物、百年斗爭史、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等。此外,我們還組織學生到校外德育基地參觀學習。在歷史長河中,梅縣涌現出許多愛國仁人志士、英雄人物,有著豐富的德育資源,如葉劍英元帥故居及紀念館、鄒韜奮紀念館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如靈光寺等。這些都是對學生進行愛國、愛鄉、愛校教育的生動材料,通過指導學生參觀學習,有助于他們開拓視野,增長知識,并從中受到教育,樹立建設家鄉,建設祖國的遠大志向。
綜上所述,“賞識、量化、環境”是開展班主任工作的三大法寶,它們幫助我克服了教育工作中的一個個難題,建立了良好的班風學風,培育了一顆顆幼苗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