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禎 吳華偉 王敏旺 張琎
【摘 要】在汽車運用工程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模式也是進行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一種重要途徑。本文以汽車運用工程教學改革為主線,結合課程內容,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項目相結合,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元素的案例資源,對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方法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汽車運用工程;教學模式;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3-0092-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3.041
Teaching Model of Automobile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Based on Ability Training
LIU Zhen1,2 WU Hua-wei1,2 WANG Min-wang1,2 ZHANG Jin1,2
(1.Hubei Key Laboratory of Power System Design and Test for Electrical Vehicle, Hubei University of Arits and Science, Xiangyang 441053, Xiangyang Hubei China; 2.School of Automotive and Traffic Engineering,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Xiangyang Hubei 441053, Chin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automobile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teaching, teaching mode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of automobile performanc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students.
【Key words】Automobile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training
0 引言
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立身之本在立德樹人。面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形勢,在高校全面實施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新能力,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是人才培養、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的重要保障措施。
但目前大多高校在開展創業教育往往是開設單獨創新創業模塊進行,并未與專業教育相融合,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不夠完善,忽視創業教育應以市場為導向,同時與產學研相結合,這是造成大學生創業實踐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因此,應將創新創業項目和課程有效融入到專業教育教學中,將創業作為學生人生和職業選擇之一。創新創業能力一方面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體現,同時也是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評價指標[1]。專業課程是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載體,為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水平,要求專業課教師能夠結合各課程不同特點,改革課堂教學模式來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2]。
《汽車運用工程》課程作為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學生一門重要的專業課,具有很強的理論性的實踐性,課程內容涉及汽車技術運用、車輛運輸管理等多個方面,在汽車類相關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中占據重要地位。因此應加強對該課程的教學重視力度,推進以能力為導向的教學方式的改革,達到理想的課堂教學的效果與質量,實現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教學模式的轉變,在解決現實問題的環境中提出教學任務,并適當增設課程的創新創業實驗,在獲得良好的理論教學效果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以及創新創業水平,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3]。
1 汽車運用工程教學模式的改革
1.1 融入創新創業教學
汽車運用工程課程包括基礎理論與概念、性能與原理、綜合設計等多方面內容,在以往的課程課堂教學中,由于授課課時的限制,課堂教學以教師理論講授為主,學生只是被動接收知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有發揮出來,導致課程枯燥,學習興趣不大,教學效果較差。通過將教學內容的重新整合,同時對教學模式的優化改進,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汽車運用效果及其影響因素的教學過程中,對汽車運用效果、汽車運用條件、汽車運行工況及調查等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精簡,而需給學生展示汽車使用性能相關指標、運輸管理組織以及汽車運用與技術服務的成功創業案例等等,讓學生對汽車技術狀況的管理有較為清晰的了解,借此激發出學生對汽車運用工程課程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汽車運用與技術服務的成功創業案例,還能激發出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為后續創業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1.2 引入企業項目
在汽車運用工程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過程中,還應以職業崗位為導向,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企業項目,以獲取更好的教學效果。在汽車運用性能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共包括理論及技能訓練兩部分,教學過程中以技能訓練為主線,將所學知識點進行有效鏈接,在實踐操作中引導學生邊學邊做,深入探索和學習相關理論知識,進一步提升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效果。
在“汽車驅動系統參數的選擇”教學中引入企業項目,可將原本單一的理論知識教學轉變為任務驅動的課程項目,教學形式轉變為由小組合作交流學習的模式。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學生需先對項目的任務和具體內容有充分的認知,之后再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梳理并檢視,小組分工進行發動機功率的選擇、傳動系傳動比的確定以及輪胎尺寸與形式等工作,協作共同完成汽車驅動系統參數的設計選擇工作。最后由任課教師對該項目設計過程以及設計結果進行點評,借此讓學生能夠及時找出知識掌握的不足之處,同時進一步加深理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從而幫助學生對項目設計開發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得到充分理解與掌握,這也是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一種途徑。
1.3 應用虛擬仿真技術
虛擬仿真也是提高汽車運用工程課程理論應用能力的一種重要途徑,通過虛擬仿真實驗可以完成程序設計、參數優化設計等,通過將其與實驗實踐項目結合,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將做與學結合,更好地融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
例如“汽車平順性臺架實驗”實踐教學過程中,可采用虛擬仿真技術來進行汽車懸架裝置工作性能進行檢測,仿真過程中將諧振式懸架檢測臺的構造和工作過程進行展示,同時要求學生拼接懸架系統,記錄并輸出測試過程中懸架系統各部件的運動軌跡,從而使學生掌握汽車懸架的組成和測試參數。通過在仿真過程中更改主要設計參數,并進行參數優化設計,可以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獲得良好的創新能力。通過構建虛擬仿真平臺這一開放實驗平臺,能夠讓臺架試驗不再受到場地、設計、安全和時間等因素的制約,并為學生創新能力和項目設計能力提供一定基礎。
1.4 轉變考核機制
現有課程評價考核是以傳統考試教學為中心,以理論知識掌握程度為主線,為充分滿足目前汽車運用工程課程教學的考核評價需要,進而提升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必須將以提升創新能力為中心,以實踐能力為主線的多種考核方式相結合。
例如可將理論考核、項目設計考核和操作實踐考核三種方式結合,讓學生以團隊形式完成某一汽車性能檢測和參數設計項目,學生全程參與實驗設計、參數設計、仿真優化,最終教師對學生設計進行評價,評價結果能一定程度反映出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提升教學效果的作用。
2 結語
在現有的汽車運用工程教學過程中,必須以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導向,不斷改革和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參考文獻】
[1]章穎.國際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功能與作用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2):139-142.
[2]湯家樂,程放,黃春暉,等.素質教育模式下大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培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1):88-89,135.
[3]戴建國,尹飛鴻.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常州工學院學報,2009,22(3):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