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碧虹
新課程標準針對小學生寫作能力重新制定了目標: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作為一線的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我深感這一目標實施起來難度依然較大。農村孩子相較于城里孩子而言,他們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鮮事物稀少,他們眼界狹小,可供閱讀的書籍匱乏。那么,應如何提高農村學生的寫作能力呢?經過十幾年農村小學的教學經驗和探究,我認為,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要從興趣入手,使之達到快樂作文的境界。
一、“新”,趣之基礎
由于小學生的生理差異特點,新鮮的東西總能有效地吸引他們的眼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也就能引起他們的興趣。這是我在上一節四年級的活動作文——“有趣的 ”時的做法。上課伊始,我先出示幻燈片(有圖有聲效),孩子們便被我的課件所吸引,興趣盎然。有了這個基礎,我趁熱打鐵,出示游戲規則,叫了幾個孩子上來做游戲,要求其他人認真觀察。孩子們在音樂聲中盡情地玩搶椅子游戲,一下子,整間教室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孩子們可開心了!游戲結束了,我讓大家想一想自己所觀察到的,并說一說。這時,課堂上孩子們個個躍躍欲試,“我看到××同學在做游戲時非常地緊張,眼睛緊緊地盯著椅子。”“這個游戲太有趣了,我們為正在做游戲的同學喝彩。”“我們教室充滿了‘加油吶喊聲。”“搶到椅子的同學興奮極了,樂得合不攏嘴,沒搶到的同學一下子像泄了氣的皮球。”……在孩子們精彩描述中,我快速地把他們的想法在黑板上進行了分類。孩子們分享完了,我及時地滲透了寫活動作文的方法,告訴學生哪些是點,哪些是面,在寫作中該注意什么問題。學生在聽完我的歸納后,場景浮現在眼前,恍然大悟,瞬間明白活動作文的寫法。我也順水推舟讓大家在有話寫的情況下動筆。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完成了一次習作,激發了寫作的興趣。
除了在課上,我還會讓學生到操場觀察大家大課間時的情景,欣賞校園的一角,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還帶孩子們走進小區,逛公園,參觀名勝古跡……孩子們在我創設的一個個新的情境下,漸漸對寫作產生了興趣,不但不怕寫作,有的更是喜歡上了寫作。
二、“奇”,趣之特色
小學生性情活躍,喜新好奇,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除了新鮮的東西能吸引孩子的眼球,還要有奇特的想法。沒有大量的閱讀,就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讀和寫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寫好作文,缺不了豐富的積累,要想讓學生具備這樣的能力,必然是閱讀。
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課前五分鐘,讓孩子們有個練手練口的機會。我會提前一天布置給孩子們一個主題,如“春”,你可以去找有關這個字的四字成語或詩句與同學們分享,并要求背下來。剛開始時,這個活動使孩子們畏手畏腳,于是,我先入為主,我自己也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在孩子們面前大大地表演了一番,孩子們不知不覺便參與了進來,我還對把我難住的學生進行獎勵,慢慢地孩子們也能獨當一面了。在課堂教學中,我更是有意識地加強了學生對詞、句的理解和積累,培養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有時以成語接龍的形式,有時以古詩的形式,有時以背誦的形式……我還利用黑板報、墻報等,開辟“作文園地”,讓一周的積累之星和妙用之星把優美的詞語、句子、片段,精彩的開頭、耐人尋味的結尾等抄上去供大家閱讀、欣賞、學習,有了這各種各樣奇特的形式,便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三、“樂”,趣之濃濃
作文由不會寫到會寫,由寫不好到能夠寫好,都要經過仿寫到創作的過程。根據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可運用多種方法進行作文比賽,讓更多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來表現自己,培養他們的作文興趣。我經常用的方式是我與學生一起寫作文。
在教學中,出示圖片或習作內容后,提示該注意的內容,讓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最后我與孩子們一起寫一寫。寫完后,我展示了自己的習作,讓孩子們進行點評,從句子是否通順,標點符號是否運用正確,到用了幾個好詞、好句,好句中運用什么修辭方法,這樣運用有什么好處等,孩子們暢所欲言。接著,出示一篇中下水平的習作,讓大家當小老師進行修改,孩子們認真極了,儼然是一個負責任的老師,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時,我也讓孩子們在小組中進行比賽,我經常可以聽到他們這樣的討論聲,如“誰的作文開頭最吸引人”“誰的作文結尾最能給人以懸念”“誰的過渡句用得好”“誰想象得最合理、最豐富”“誰的描寫最精彩”……學生有了寫作的興趣,更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贊許,從中體會成功的喜悅。在作文教學中我注意到學生這一心理需要,盡量使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與家長交流中,我欣喜地發現,孩子們把這種比賽的機制帶到了家里,懂得與家人一起進步,一起分享自己的成果。在這樣長期的比較和修改中,孩子們寫作的興趣被激發了,學生個個信心百倍,寫作興趣就更加濃厚,不再怕寫作文了,真正做到了快樂作文。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但只要找到適合農村小學生的作文教學方法,努力讓學生對作文由“厭”寫變“樂”寫,一定能讓農村小學生寫出好作文。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