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石勇
摘 要:德育在小學教育中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對影響小學德育實效性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突出德育的重要性”“加強師德建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四大策略,以期對提高小學德育的實效性起到積極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小學;德育;實效性
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在小學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在德育實際工作中卻存在著一些問題,導致德育缺乏應有的實效性。明確影響德育實效性的原因,制定合理的策略是小學教師面臨的重大課題。
一、影響小學德育實效性的原因分析
(一)忽略了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逐漸認識到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但在德育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往往被忽略,導致德育缺乏實效性問題的產生。從全國范圍來看,各個小學校均開設了與思想品德教育相關的課程,但在這些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的說教與學生的被動接受仍是教育教學的主要形式。
(二)德育目的不夠明確
德育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主要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人格,是學校開展其他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在德、智、體、美、勞教育實踐中起著統領的作用。德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導向和必要保障。但是,近年來隨著升學壓力的增加,“重分數,輕德育”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德育僅僅停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無視德育在小學生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提高小學德育實效性的策略
提高小學德育的實效性,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促進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應注意以下四大策略的實施。
(一)突出德育的重要性,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
作為一名班主任教師,我將教師教育觀念的及時更新作為德育的重要工作內容。通過閱讀《愛的教育》《愛彌兒》《做一名溫暖的教育者》等大量與教育相關的教育論著,訪問海量的德育資源,學習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大膽進行德育教學實踐,并將其滲透到日常班級管理工作和教學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教學中,我注意將德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周××活潑好動,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也很強,課堂上總能積極回答問題,他的思路經常能夠帶動其他學生思維的擴展。但作業寫得很潦草,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把優秀作業在全班進行傳閱,并讓學生談自己的感想,周××同學很受觸動,表示以后也要認真對待作業。看到周××作業比過去進步了,我及時抓住其閃光點,在班級表揚,現在他的作業大為改觀,還經常幫助其他學生學習,他在我班起到了榜樣的作用。
(二)加強師德建設,提高教育能力
從教以來,我一直嚴格要求自己的教育行為,努力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品質,積極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在我的影響下,我班形成了銳意進取、團結協作、自律自信的良好班風,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集體是我班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充分體現。
何××和何×健是前后桌,一天因為一件小事兩人大吵起來,后來居然動起手來。我把他們叫到辦公室,語重心長地向他們講同學之間團結的重要性,現在,兩個人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在良好班風的影響下,黃×、古××等五位同學,觀念轉變非常好,從前不怎么聽話,經常擾亂課堂,現在變得喜歡上課。一次朱××體育課忘了帶跳繩,黃×主動將自己備用的跳繩借給了他。當朱××真誠地對黃×說“謝謝”時,我看到黃×居然不好意思起來。為了鼓勵同學們互幫互助,我在班級建立一個記錄本,記錄下能主動幫助別人的事件,并每周進行一次總結。小小的記錄本記下了一件件溫暖的故事,這些故事起到了較大的激勵作用,讓我班學生懂得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合理開展教育活動
重視學生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才能激發學生參與德育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從而提高德育的實效性。德育的對象是具有獨立思想的學生個體,充分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規律,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德育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載體。
例如,在以“我的夢想”為主題的班會中,同學們暢所欲言,紛紛表達了自己對未來的憧憬和愿望。從這次活動中,我看到了孩子們豐富的內心世界和美好的愿望,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的驕傲和自豪。平時還利用一些有意義的節日做一些有益的事,如:在感恩節活動中,孩子們親手為爸爸、媽媽、老師制作了感恩節賀卡和節日禮物,生動、簡短的話語,精心設計的手工作品都是他們對愛的傳承與發展。
(四)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打造家校教育網絡
家庭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視,是孩子成長的起點。家校合作,打造教育網絡,是提高德育實效性的重要策略。為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我從調動家長參與德育的積極性入手,每學期我至少開展兩到三次的親子活動。
徐××同學是我班各項活動表現都不積極的一位男生,他的爸爸工作很忙,陪孩子的時間少。徐××曾經在作文中寫道: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的愿望是爸爸能每天陪我半小時。看到孩子的真情流露,我多次和徐××的爸爸溝通,向他說明爸爸在成長中的重要作用。本學期,幾次親子活動,徐××都開心地看到爸爸的參與。何××平時是一個沉默的孩子,學習成績特別好,但除了與學習有關的活動外,他對什么都沒有興趣。通過與家長的交流,我了解到孩子原來喜歡畫畫,但家長希望他把精力投入到文化課學習中,勸他放棄了畫畫,從此以后,孩子變得很消沉。我和家長共同分析了孩子的表現,我告訴他美術課上孩子的作品受到教師和同學的好評。親子活動給何××和家長創造了交流的機會,現在父母又重新給他報了美術班。徐××和何××變化很大,臉上總是掛著燦爛的笑容,活動中也變得特別積極。
總之,突出德育的重要性、加強師德建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能真正觸動孩子的心靈,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郭文華.小學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
[2]方吉庭.關于新形勢下小學德育的探索[J].學周刊,2016(33).
[3]王文鳳,高俊云,王麗紅.小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6(9).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