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霞
摘 要:班級是一個學校的基本組成單位,班級的好壞直接反映和影響學校的整體榮譽和發展,也決定了學生是否可以健康、全面地發展。而班主任的主導作用決定了班級的優劣,因此,班主任應該不斷加強班級管理的能力,進而促使班級可以健康發展。結合相關教育經驗,對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藝術進行相關探討。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藝術
班主任良好的管理可以使得班級充滿團結、融洽的氣氛,學生都有集體榮譽感。小學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主導者,應該細心、認真地處理班級內的事務。隨著我國新課改的推行,對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此,教師應該改善管理方式、創新管理理念,提升自身班級管理的能力。
一、成為學生心中的榜樣
在學校和家庭之間,往往都會存在學生對家長的話不聽,而特別聽從教師的話的現象,這就是教師已經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榜樣所起的作用。榜樣作用可以促使學生健康地成長和發展。在小學生的成長中雖然有很多英雄的榜樣出現,但實際對于小學生來說,班主任對其影響才是最大的。因此,班主任在實際管理班級的過程中,首先就是要使學生對其信服,進而就可以自然而然形成榜樣作用。
二、營造輕松、融洽的班級氛圍
如果師生之間有融洽的關系,就會在進行班級管理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與此同時,教師與學生成為朋友,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還可以對學生的生活進行照顧。學生在生活中、家庭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學生與其他教師、其他學生之間的小矛盾,班主任都可以以朋友的身份進行了解和處理,進而創造出溫馨、融洽的班級氛圍。
三、提高班主任責任心和寬容心
小學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核心,其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學校負責。班主任要配合學校開展各項活動,并促使各類活動可以順利實施。班主任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負責和管理,并且還要對學生的思想、日常事務進行管理,如此就需要教師擁有良好的責任心。教師擁有足夠的責任心才可以培養班級內學生擁有足夠的責任心。小學生年齡階段,其心智發展都還沒有成熟,因此在學習和生活中比較容易犯錯誤,此時需要教師以寬容的心來對待學生的錯誤,給予學生理解,促使學生可以將教師當成朋友。班主任在實際管理班級過程中,不能因學生一次犯錯,就將其定格為壞學生。要對這些學生進行寬容,如果學生犯了錯誤,教師應該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改正,教師也要引導其他學生都對這個學生認可。
四、尊重學生,一視同仁
在班主任實際工作的過程中,班主任也避免不了的有時候會因為生氣而發脾氣。在學校,教師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教育工作,但所有的前提都是基于對學生的尊重。教師與學生之間更要以尊重為前提,教師對學生的訓導不應該隨時隨地進行,而是要考慮學生的心理情況。不能夠傷到學生的自尊心,雖然小學生年齡小,但是小學生也有非常強烈的自尊心。教師首先要利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促使學生可以感受到師生平等的感覺,可以與教師之間形成朋友的關系,自己的心事都可以與班主任進行傾訴。當然如果教師碰見一些問題也可以與學生之間進行溝通和探討,從而尋找解決的辦法,如此可以促使學生感覺自己是班級中的小主人一般,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主人翁責任感。
五、調動班級干部積極性
班主任較比其他教師來講,工作任務要更重,工作量也要比其他教師多很多,因此,在班主任管理班級的過程中,可以在班級內選擇一些有領導才能的學生作為班級干部,主要目的是幫助班主任對班級內的事務進行一些簡單的處理。在班干部協助班主任管理班級的過程中,由于都是學生,其管理學生和與同學進行溝通更加容易和順暢。再者勝任班干部的學生可以感覺自己是班級內的小主人,進而就會積極地進行班級維護工作,維護班集體的利益和榮譽。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也可以通過班干部來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而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班級管理工作。在這其中班主任應該注意的是,班主任要對所有的學生都一視同仁,如果班干部或者學生表現良好,就要給予適度的表揚,而如果發現學生或班干部有錯誤,就要首先對學生的錯誤進行糾正,給予適當的批評,主要促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與此同時,教師不要因為哪位學生是班干部就產生偏袒的現象,如此不僅會促使其他學生產生抵觸的心理情況,還使得班級干部沒有辦法正常開展班級管理活動,與其他同學沒辦法融合在一起。基于此,班主任才可以打造出一個良好的班級。
綜上所述,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長期堅持不懈地細心管理,才可以打造出優秀的班集體。不僅如此,班主任還需要以真摯的愛心,足夠的責任心投入班級管理工作中,對每個學生進行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懷,才可以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從而實現學生更為長遠的發展與進步,同時也實現小學教育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林陳濤.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研究[J].中華少年,2019(1).
[2]彭微.新時代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溝通藝術探究[J]. 考試周刊,2018(A5).
[3]李瑩.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