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廣娛
摘 要:近年來,隨著黨務公開、政務公開的快速發展,廣大黨員對實行黨務公開、增強黨建工作透明度的要求也日益迫切。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明確提出,把“推進黨務公開”作為黨內民主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為增強黨建工作的透明度,勝利油田油氣集輸總廠黨委探索實施了黨務公開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相關工作制度,召開了黨務公開工作促進會。總廠黨委通過:堅持“三個到位”,即組織領導到位、內容落實到位、宣傳發動到位;明確“四個規范”,即規范黨務公開內容、規范黨務公開形式、規范黨務公開時限、規范黨務公開程序;落實“三項措施”,即落實制度管理措施、落實民主監督措施、落實意見反饋措施等,確保黨務公開工作取得實效。
關鍵詞:黨建工作;黨務公開;制度;監督措施
近年來,隨著黨務公開、政務公開的快速發展,廣大黨員對實行黨務公開、增強黨建工作透明度的要求也日益迫切。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明確提出,把“推進黨務公開”作為黨內民主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這為我們在新的形勢下探索實行黨務公開工作指明了方向。為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大膽實踐、科學安排,探索實施了黨務公開工作,進一步增強了黨建工作的透明度,使黨員群眾更好地了解和參與黨內事務,發展黨內民主,加強黨內監督,為廣大黨員搭建了一個良好的“自律、激勵、監督”的平臺,有力地推動了各項工作的和諧開展。
一、構建保障機制,確保黨務公開的順利推進
黨務公開作為黨內民主建設的重要形式,能否扎實推進、不走過場、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關鍵在于健全的體制機制作保障。
1.構建組織體系建設,加強對黨務公開工作的領導。明確各級黨委是黨務公開的主體,黨委“一把手”是黨務公開的第一責任人,黨委各部門是黨務公開工作的承辦者,各部門“一把手”是黨務公開工作的直接責任人。按照黨委的要求,成立由“一把手”擔任組長、黨委委員和黨委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黨務公開領導小組,下設了組織機構,健全了組織機制,明確了工作任務,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責任落實到位的工作格局。同時,領導小組要根據工作進展的實際情況,建立起平時督促與定期檢查相結合的工作制度,及時召開會議,安排部署各項工作。強化督促檢查,查漏補缺,尋找差距,總結經驗,有針對性地提出具體改進措施,從而形成了主管領導親自抓、小組成員經常抓,組織機構重點抓的工作機制,確保黨務公開工作的順利進行。
2.構建責任體系建設,確保黨務公開規范開展。制定推進黨務公開工作的具體方案,對有關任務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工,把任務分解到各級黨組織及其工作部門,落實到具體的工作崗位和人員身上。嚴格責任追究,對工作不力、搞形式主義的,要嚴肅批評,限期整改;對違背公開原則、搞虛假公開,侵犯黨員民主權利并造成嚴重后果的,要嚴肅追究其責任。
3.構建宣傳體系建設,增強黨務公開的透明度。要通過設立網上黨務公開專欄,開通網上意見反饋郵箱,廣泛征求和聽取黨員、群眾的意見建議,不斷改進這項工作。集輸總廠各級黨組織按照總廠黨委的統一要求,制作了黨務公開欄,設立了《黨務公開登記簿》, 聘請了黨務公開監督員。并通過多種形式宣傳發動,進一步統一了思想認識,保證了黨務公開工作有條不紊地深入推進。
二、強化關鍵環節的主體作用,積極規范黨務公開的內容程序
黨務公開的內容、形式、時限、程序等關鍵要素的界定和設計合理與否,決定著黨務公開的實際效果。集輸總廠在充分調研、仔細論證的基礎上,探索出了符合單位實際的解決辦法,概括起來為“四化”。
1.公開形式多樣化。按照“規范、實用、明了、方便”的原則,根據公開內容、范圍的不同,有針對性地確定公開形式。對需要在黨支部內部公開的,如重大事項報告、班子民主生活會、特定時期重點人員摸底排查、幫教工作等內容,主要通過召開支部有關會議、定期通報、黨員活動室和網上文件查閱等形式進行公開。對需要向全體職工公開的,如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民主評議、職工意見反饋、黨員發展等主要通過固定公開欄,召開職工大會、設網上黨務公開專欄等進行多形式全方位的公開,最大限度地讓職工群眾參與了解“家情、家事、家業”。
2.公開時限明確化。堅持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公開時間與公開的內容相適應的原則,確定了常規性工作定期公開、階段性工作逐段公開、臨時性工作隨時公開的公開時限。如黨費的收繳、黨員月度學習考勤情況等實行每月底定期公開;對于黨員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重要事項,堅持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公開,必要時根據黨員群眾反饋的意見,補充完善后再次公開。
3.公開程序規范化。對于一般性或常規性的公開內容,采取的程序是:公開前由支部組織委員負責整理公開事項。上報支委會討論通過后再進行公開。公開后,通過監督電話、班組黨務公開聯絡員、接待日等渠道收集黨員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如有不妥之處,整改后再次公開。對公開過的內容記錄到《黨務公開登記簿》中,并將公開的文字資料整理存檔。而對于涉及黨員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則通過集體會議研究,采取先黨內后黨外的順序逐步公開。
三、突出配套措施的支持作用,強化黨務公開監督力度
切實有效的考核、監督和責任追究措施,是確保黨務公開工作深入、持續開展,建立長效機制的根本保障。
1.強化制度管理措施的落實。本著“以制度促公開,以公開促工作”的原則,狠抓制度建設和完善,加大落實力度,使黨務公開工作納入了程序化、規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軌道。結合工作實際,要制定相關管理制度,比如《黨務公開工作責任考核制度》、《黨務公開監督員工作制度》等制度。通過整章立制,嚴格執行,使各項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逐步邁向制度化管理的軌道,使黨務公開工作做到了有“章”可依、有“章”必依。
2.強化民主監督措施的落實。依據相關工作制度規定,各單位由黨員群眾民主投票推選出兩名威信高、責任心強的普通黨員作為黨務公開監督員,執行相關權利。在日常工作中負責收集職工的建議信息,并向黨務公開監督員及時反映真實情況。黨務公開領導小組每半年組織召開一次黨務公開監督員、民主監督聯絡員工作會議,對黨務公開工作進行民主評議,形成了自上而下完善的民主監督網絡,保證了黨員群眾知情權和監督權的落實。
3.強化意見反饋措施的落實。對黨員群眾圍繞黨務公開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由支部組織委員負責收集整理,按公開程序研究解決,并將處理意見以《黨務公開意見反饋單》的形式反饋給意見人,如果意見人仍有異議將再審議再反饋,直至意見人滿意為止。
四、構建黨務公開體系的成效
1.保障了黨員的民主權利。實施黨務公開,不僅給黨員群眾提供了一個了解黨內事務的窗口,而且還提供了一個表達意見的平臺,特別是在生產建設和職工群眾利益方面的問題被重視、被采納之后,黨員的主體意識被有效激活,保障了黨員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調動了黨員干部職工參與生產建設事務的主觀能動性。
2.強化了職工群眾對黨員的監督。推行黨務公開,將黨組織的職責分工、工作目標、大事決策、工作進度、業績表現等置于廣大黨員和職工群眾的監督之下,增強了黨組織活動的透明度,使黨員能夠更好地了解和參與黨內事務,對黨內權力運行起到了有效的制約和監督作用。同時也增強了黨員干部的壓力感和責任感,使其積極工作、服務職工群眾的主動性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信息化進程下的互聯網+黨建[J]. 魏光明. 智庫時代. 2018(14)
[2]淺談企業黨建工作的創新[J]. 陳曉莉. 現代國企研究. 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