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思

[摘要]在本科院校開展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教學,通過課例展示與科學人文素養拓展課程相融合,對提高本科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教學質量而言,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課例展示與科學人文素養拓展課程相融合的教學設計,具有生動形象,突出趣味性、探索性、創造性的特點。同時,汲取了說課、講課、評課之精華,以節奏、旋律練習,基本形體動作為主要教學內容,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關鍵詞]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課例展示;科學人文素質;實施措施
[中圖分類號]G61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9)09-0047-03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作為世界最著名的三大先進音樂教育體系之一,在世界很多國家得到推廣和運用。在20世紀80年代,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敲響了中國音樂教育的大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經過我們國家幾代音樂教育家、音樂教育研究者、音樂實踐者、音樂同行們的共同努力,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本土化奧爾夫音樂教學。那么,如何使我們大學本科的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得到更好的升華,獲得更好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成為在大學從事音樂教學法教學課程改革、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音樂學專業的學生在開始學習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時候,會覺得“很新穎”?“很奇特”“很好奇”“很有吸引力”。關于奧爾夫的教學法的精髓——奧爾夫教學法的形成、發展及影響是什么?奧爾夫教學法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奧爾夫的聲勢教學是什么等等這樣的教學內容,沒有理解、領悟透徹,就似“蜻蜓點水”,過目就忘。基于此,本文通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課例展示與科學人文素養拓展課程相融合,嘗試創新“兩個展示”+“三課”為一體的教學優化組合,談幾點建議。
一、“兩個展示”+“三課”為一體的教學優化組合
課例展示,亦即教師經過精心策劃、構思、組織、準備、實施的優質課。其特點是已經產生成果形式,也就是一個結果表達。
筆者設計課例展示的組成如圖所示:
通過上面的課例展示的圖1所示,課例展示包括兩個方面:(1)教案設計展示;(2)模擬講課展示。模擬講課內容,主要展示的是: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理念、教學評價。展示的環節分為三個步驟組成。分別是:(1)說課環節,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的說課;(2)講課環節,包括教學課程、教學理念;(3)評課環節,包括教學反思、教學評價等。
創編具有創新性,新穎性的好課例,僅僅依靠教師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完成的。教師需要一個團隊,這個團隊以班級為單位,教師帶領班級學生,共同合作,相互協調,互相配合,才能完成課例展示。課例展示的素材、主題至少也要經過兩個學期,72學分的教學環節設計,才能夠出成品。所以,教師與學生必須經過長時間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探索、訓練、磨合才能夠完成一個精品的課例展示。
第一,模擬講課。在展示內容時,教師需要準備充足的資料如:相關的視頻、圖片、文本等資料。建立一個資料“檔案袋”。在檔案袋的封面上記錄所需資料及道具的清單。其次,挑選精美的圖片制作成幻燈片,課件畫面寫上課例展示的題目。再配上音、像、畫,制作成生動的、立體的畫面。如《有趣的七個小音符》,在第二張幻燈片上寫“[教學目的]認識五線譜是兒童打開音樂殿堂的第一扇大門”。七個音符:do、re?、mi?、fa?、suo、la、ti、do在五線譜上從低到高,通過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游戲、手勢、情景模擬等方式,讓孩子學唱每一個音符,唱好每一個音符的音高、節奏、節拍,培養兒童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樂感。第三張幻燈片寫上“[課堂結構]1.角色扮演:音樂教師瑪利亞、七個小音符、智慧樹、蝴蝶、蜜蜂、花朵;2.音樂律動表演:《do,?er?,?mi》;二聲部演唱;?3.律動訓練;4.情景表演。”以此類推,直到把自己展示的內容形成文字與圖片,體現在不同的幻燈片上。在展示環節方面,教師可一面播放幻燈片,一面把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言簡意賅地向同行介紹。
第二,展示環節之“三課”。這“三課”,包括說課、講課、評課。在說課環節,要求教師言簡意賅地介紹該課例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式、課例的特色與創意等方面的內容。講課環節,是課例展示的重點與難點,也就是課例展示的精華部分,需要師生相互配合,共同合作,共同完成情景模擬,情景再現。筆者于2016年12月,創編了四個奧爾夫課例,并邀請了音樂教育界的同行及學生們,一起參與奧爾夫教學法課例的教學成果展示。這四個課例展示,得到了同行及學生的好評。這四個課例分別是《有趣的七個小音符》《小水滴的旅行》《三只小豬》《勇敢的小雞和小鴨》。通過以上四個課例的展示,讓學生進行故事角色的扮演,加上語言、形體動作、節奏等音樂因素,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評課,是課例展示結束后的自我總結,自我評價,自我反思。展示課例精華的部分需要繼續保持和加強,不足之處需要改進。也相當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評課時,要有一個海納百川的寬闊胸懷,既能接受好的評價,也能接受同行提出的寶貴修改意見和建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讓自己精心創編的課例展示不斷得到改進、提高、升華。要樹立精品意識,從而達到精品課例的嚴格要求與標準。
二、以課例展示入手,提取科學人文素養基石
課例展示與科學人文素質拓展課程相融合,為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提升,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天地。何謂素質?“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心素質四個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質是根本,文化素質是基礎。”[1]
誠然,人文素養是一種綜合的實力展現,與人文科學有緊密聯系:如中國傳統文化、西方文化、自然科學、藝術、詩歌、經濟學、歷史學、人類學、倫理學、民族學等等有關。人文素養的精神核心就是“愛”,主要體現在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也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素養的理念、核心精神,就是向人類傳遞“愛”,讓人心懷感恩,感恩社會,感恩父母,感恩所有關心愛護我們的人。因此,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課例展示的核心就是“愛”,體現人文關懷,讓愛心充盈學生的心靈,學會關愛他人。
推動課例展示與科學人文素質拓展的關鍵核心在于:題材+設計+創編+分工+合作+展示,六大要素。這六大要素是這樣解讀的:(1)題材。何謂“題材”?“題材就是藝術家在觀察體驗生活的過程中形成的,根據一定創作意圖進行選擇而進入藝術作品的特定生活方面、生活現象。”[2]課例展示的精髓是題材。好的題材,使課例展示更加打動人心。如“感恩”“我們的家園”“運動會”“天氣預報”“龜兔賽跑”“我們的田野”“郊游”“螞蟻搬家”“我們的夢想”“我的家鄉”……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以及藝術教育的規律。(2)設計。在主題確定之后,教師就要通過合理的規劃,精心細致的計劃、策劃、組織來完成。這是課例展示的第二步驟。(3)創編。是教師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掌握的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綜合元素,并結合教師本身對奧爾夫教學法的理解,領悟,研究,分析,選擇,加工來創編課例展示教學。(4)分工。在一個團隊里,每一位成員都有其不一樣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天賦、能力的差異。教師根據學生的能力的不同,因材施教,分配適合每一位同學的角色扮演。(5)合作。俗話說“團結就是力量”,只要一個團隊上下一心,形成認識和規范、互相信賴的合作氣氛就會達到共同目標,出色完成共同的任務。(6)展示。就是要把成果、成品向人們顯示出來,如我們的奧爾夫教學法課例展示,已經形成的教學成品《有趣的七個小音符》,走進幼兒園向老師和小朋友們展示出來,是我們一個學期以來的教學設計成果。
三、具體實施措施
(一)主題選擇與建立
課例展示的關鍵之處是建立主題與背景。建立主題與背景,要以科學人文素養拓展課程為前提,能使學生內在的創造性得到有益的發展,也是學生在課例展示過程中外部動機與內部動機相互銜接,得到有機的發展。
如常見的主題有:1.以人類的愛為主題,愛祖國,愛社會、愛人民、愛家庭、愛家鄉、愛大自然;包括鄉情、親情、友情,尤其父愛、母愛,夫妻之愛,師生的愛,兄弟姐妹的愛等等;2.以人類的命運為主題,如人生的生老病死,悲歡離合,人類對命運的抗爭、堅強、樂觀、自信等等;人類對真理、理想、夢想、信念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追求等都可以成為課例展示有意義的主題選擇。[BW(D(S,,)][BW)]
此外,建立課例的主題,遵循四個標準:1.突出情感性的標準。“情感”,體現人的真摯的情感,所謂真情流露,用情至深,歸根結底就是“愛”,這也是人文素養的精神境界。從審美的角度來看,就是向真,向善,向美。音樂和人最原始、最本真的情感結合在一起,這是人類本來的狀況,是原始的,也是最接近人心靈的藝術。正如,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孟子所說的?“人之初,性本善”講的就是這樣的道理。2.創造性(或者即興性標準),創造性是指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個性、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故也稱為創造力。別具一格、獨具匠心、新奇特別,說的就是“創造性”。正是源自“創造性”,人類才能升上太空,遨游宇宙,探秘月球。所以,創造性對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課例展示,尤其重要。3.親自參與,回歸人的本能的標準。學生毫無陌生感地介入、參加、加入、融入奧爾夫課例展示的活動當中,并與教師一起共同計劃、討論、處理主題的設計、策劃。親自參與課例展示的過程是:感受—觀察—思考—想象,從而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完成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發展過程。4.是從本土文化出發的標準。自從20世紀80年代,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漂洋過海來到中國,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在中國扎根、發芽、開花、結果,長成一棵棵參天大樹。盡管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教學理念不變,但是奧爾夫逐漸形成了有中國特色,深受中國的兒童、學生、教師喜愛的教學法。
誠然,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呈現出一種開放性、包容性、吸收性的品質,而不是排他性的特點,或者這就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深受我國人民喜愛的原因之一吧。
(二)情境演練與描述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教學,要在課堂上完成。那么,課堂就成為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演練情景與描述的重要場所。情景模擬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有步驟,有計劃,有秩序,有針對性地設計、組織各種不同主題的情境。學生會很快融入情景表演的角色扮演中。
筆者根據通過故事《三只小豬》設計的課例展示,為學生設計了三座房子、兩棵樹,讓學生佩戴小豬的面具,讓學生佩戴大灰狼的面具。在充滿趣味性、探索性、創造性的情境中,學生很快就能融入到情景的表演中。教師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來使課例的創編得以順利完成:(1)寫好方案,根據教學的主題,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撰寫出一個完整的課例方案;(2)做好情境創設的人員分配,角色扮演,角色分工;(3)統計好所需要的道具、音像資料、輔助工具等。
(三)問題提出與探討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課例展示,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提出問題與討論。筆者在組織實施課例展示教學的時候,通過不斷提出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完成。如,筆者把班級的學生分成四個組,每一個組大約有10名學生,每一組選出一個學生為組長。在上《小水滴的旅行》這個課例的時候,分別給每一組的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討論,最后具體完成。如在哪一幕加進節奏的創編,在哪一幕加進多聲部合唱,在哪一幕加進律動,在哪一幕加進聲勢。必須強調的是,教師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篩選和梳理,最好是環環相扣,具有邏輯性、連貫性、條理性。同時,所有問題的提出都必須圍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進度進行。
結語
總而言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課例展示與科學人文素養拓展課程相融合,深深扎根于本土文化,不斷汲取民族文化的陽光、雨露的滋養。猶如種子,不斷茁壯成長,開花,結果,長成參天大樹。“一方水土養育一方文化”,我們堅信,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升華,將會深受中國的兒童、學生、教師及人們的喜愛和歡迎。
注釋:
[1]中國大學人文啟思錄編委會.中國大學人文啟思錄(第三卷)[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39.
[2]孫美蘭.藝術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91.
(責任編輯:張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