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靜靜
課外閱讀對人的成長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廣泛的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的人文素養,并彌補孩子在經驗和情感、閱歷等方面的缺失。那么如何使學生喜歡閱讀,把閱讀當成一種享受,而不是負擔呢?
一、體裁兼顧,讓學生樂讀
有人偏愛小說,有人偏愛童話,有人偏愛雜志……其實,每一種每一類書都有其優,也有其劣,因此,各類體裁都要兼顧,才能真正實現大閱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關于課外讀物的規定中這樣寫道:童話,《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中外現當代童話等;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外古今寓言等;故事,成語故事、神話故事、中外歷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間故事等;詩歌散文作品,如魯迅的《朝花夕拾》,冰心的《繁星》《春水》等;以及長篇文學名著,當代文學作品,科普科幻讀物和政治、歷史、文化等各類讀物。適合學生閱讀的,我都分時間定量地給學生規定讀物。例如:在開學前1~2周讓學生進行時文閱讀,3~4周進行童話、寓言、故事閱讀,名著閱讀時間稍長一些,另外對雜志、報刊、科普類、科幻類作品也向他們適時推薦。所有這些閱讀,老師給定時間,并推薦書目,讓他們閱讀,于一種集體比照閱讀之中,展開競賽。
二、營造氛圍,樂于讀書
不同的年級、不同的學生的興趣愛好是不同的。因此,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閱讀材料。有的學生喜歡體育運動,他就喜歡看足球、體育類雜志;有的學生喜愛小動物,就喜歡看科普讀物;有的學生喜歡看童話故事。學生只要閱讀一兩篇,我就給予鼓勵,多讀再多表彰。這種方式沒有約束,沒有懲罰,營造了一種寬松和諧的閱讀氛圍,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我還不斷鼓勵學生去圖書館、逛書店,養成一種習慣。只有讓學生產生閱讀的內部動力,才能讓學生喜歡閱讀。
三、指導方法,學會閱讀
閱讀過程是一個獲取信息的過程,為了讓學生懂得靈活運用讀書所得的知識,我逐漸加強讀書方法的指導,傳授閱讀方法、技巧。把內容和形式上有相似或有一定聯系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較閱讀,學習了《鏡泊湖奇觀》,比較閱讀《美麗的清瀾港》和《如詩如夢草原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及時地復習和鞏固課堂上學到的方法、規律。有些文章是選自某本書,可將原書介紹推薦給學生,擴展學生課外閱讀范圍,加深對文章本身的理解。學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后指導學生看《安徒生童話》,以課內學習帶動課外閱讀,用課外閱讀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內容。要求學生邊讀邊想,體會作者的立意、選材、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技巧;遇到不懂的內容,理解不了的思想,習慣查閱其他有關的文章,找出所需的資料;讀了文章有些什么體會,感到有什么問題,習慣在文句的下面做些記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多元評價,讓學生喜歡閱讀
1.評價閱讀習慣,促進學生語言積累
在學生課外閱讀中,既需要誦讀,于吟哦之中品其味,也需要默讀,于沉靜之中感其神,二者不可厚此薄彼。教師開展活動評價,對詩歌朗誦、接力等,鼓勵學生誦讀,并在誦讀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感悟。對默讀,則可以根據所讀書目及內容,從方法、速度、效果、習慣等方面量化評比。
2.評價閱讀方式,豐富學生的人文精神
讀書是很講究方法的,英國哲學家培根說:“有的書只需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須讀其梗概,對于好書,則要精讀,細讀,反復地讀。”因此,略讀、瀏覽要保證讀得廣泛,是博的保證,而精讀則是專的保證。在課外閱讀中,既要注意其博,又要注意其專,特別是好書,則要“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于探究合作之中領悟作品,感受作品的精神魅力。同時,可從學生對讀物的綜合理解能力、情感體驗和創造性的理解等方面去評價,具體用聽、說、讀、寫的方式展開,例如精彩片段的回眸、精彩對話再現等多種評價形式。
3.積極評價,培養讀書自信能力
我定期表揚、鼓勵一些讀書讀得好的學生,尤其是及時肯定一些通過課外閱讀促進思想、學習上進步的學生。慢慢地,學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能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上課思維敏捷、積極發言,改掉了懶得動腦筋的壞習慣。他們自覺地把課外閱讀與課堂教學聯系起來,常常不等老師布置,許多相關的讀物已在同學手中爭相傳閱,《足球小子》《宇宙英雄奧特曼》等日本卡通漫畫逐漸少了。學生的學習生活豐富了、充實了,語文教學也“活”起來,“動”起來了。
隨著年齡的增大、閱歷的增加,學生對課外書的選擇漸漸就會明確起來。這時,應該拓寬學生的閱讀源,想方設法為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創設更多的有利條件,解決好閱讀材料。經常向學生推介好書新書,鼓勵學生互相交換圖書閱讀,互相推薦好書,以彌補圖書種類和數量的不足。指導他們正確選擇讀物,識別書中香花毒草的方法。
一段時間后,學生掌握了閱讀的技能技巧,這時對學生寄予更大期望和提出更高的要求會更有益于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要求學生寫閱讀摘記,給文章寫批注、作點評;寫讀書筆記、讀后感,或對某些文章進行續寫、擴寫、仿寫、改寫、縮寫。在大量的課外閱讀中,學生為寫作積累了一定數量的素材,既擴大視野,又促進讀寫結合。
對學生而言,寫作文已不再是難事,鼓勵學生投稿,學生一旦投稿成功,有了成功的體驗,寫作的欲望與熱情因此而高漲,就更衷情閱讀,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讓讀書為孩子插上隱形的翅膀,在書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吧!我們老師、家長需要做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