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愛桃
摘 要:探討了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嘗試利用人教社九年級部編本上冊語文教材,對學生在課堂內外的文本教學和作文指導,以及校本活動課程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學,取得了一些明顯的效果。
關鍵詞:統編語文教材;優秀傳統文化;人文精神;素質教育
一、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2016年11月30日,習近平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指出,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當代中國文化相適應、同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激活其內在的強大生命力,讓中華文化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彩文化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我們發現可以借助人教社部編本語文統編教材,對學生進行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
然而,當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依然面臨著許多問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賴以生存的社會環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中國的經濟發展迅速,人們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在失業風潮的擔憂中,拜金主義、自私自利思潮也在某些人心中扎根,禮儀秩序有所破壞,社會誠信也有所缺失。與此同時,外來文化不斷利用各種傳播途徑進行文化滲透,在恐怖的游戲玩家、低俗的電視劇本和某些低俗娛樂節目的影響下,在青少年心中,“修身、治國、平天下”的人生觀、價值觀變成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冷漠自私之風盛行,社會公德缺失,青少年更需要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為他們樹立精神的榜樣。
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可能性
在新修訂的初中語文統編教材中,新添了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內容。以九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為例,九年級上冊有一個單元的文言文,一個單元的古典小說。其他現代文中也有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內容可以挖掘,使它們與當代的文化相融合。另外,各地教育部門也充分認識到優秀傳統文化對青少年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性,在宣傳上狠下功夫,強調語文教學要注重將“立德樹人”和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相結合,因而輔助教材中的習題編選也相應地增加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并且要求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向學生傳播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注重“立德樹人”。因而為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課堂進頭腦提供了可能性。
三、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嘗試
(一)課堂文本教學中滲透優秀的傳統文化
以統編教材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為例,《岳陽樓記》中我們學習“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醉翁亭記》中學習“與民同樂”的情操;《湖心亭看雪》中學習“天人合一”的思想;從《詩詞三首》中學習李白、劉禹錫和蘇軾作品中體現的儒家的積極進取和道家的曠達樂觀,教育孩子們“勝不驕,敗不餒”“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當然也可利用第一單元的《沁園春·雪》學習“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利用《我愛這土地》學習“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內容,值得我們好好挖掘滲透。
(二)課堂文本教學中要告訴學生舍棄傳統文化中的糟粕
第六單元《范進中舉》選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九年級下冊的閱讀書目,因此教學中我們要學生提前閱讀,《儒林外史》中王玉輝鼓勵他的女兒自殺殉夫,這是傳統文化的糟粕。在《智取生辰綱》教學中我們應告訴學生“搶劫別人財物”的行為,即使是不義之財,在孔子看來是“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的。教師要利用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內容,培養學生辯證地看待“義”,要深思然后行動。
(三)作文教學中注重踐行優秀的傳統文化
我們要利用作文的評價引導青少年提升思想認識和道德水平,激勵青少年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和進取精神。鼓勵學生作品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如指導學生參加第十四屆全國中小學作文競賽,初中組的內容是“我們身邊的龍文化”,我利用這個契機,要學生在作品中注重寫身邊人的助人為樂、孝順友善、敬業奉獻,引導學生將對中國龍的自豪之情深入身邊小事娓娓道來,謳歌身邊的最美人物,學習他們身上的優秀文化傳統,用來指導我們的行動。
(四)課堂內外開展豐富多彩的以傳統文化為內容的活動
我們還可以利用語文演講比賽、班會活動、升旗儀式、放學總結等機會宣傳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也可以利用教室內部布置、作業習題輔導等途徑補充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充分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借以認識民族的根,認識弘揚傳統文化的意義,自覺地關心并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四、優秀傳統文化進課堂進頭腦的效果和前景
在學習《我的叔叔于勒》時,學生對菲利普夫婦的“拜金主義”思想進行了抨擊;學習《故鄉》分析閏土這個人物時對閏土要香爐和燭臺表示同情,有學生說:“老師,閏土其實需要的是自強不息的精神……”寫作文,他們明白了作文的目的在“激濁揚清”,少了一點牢騷,多了一份思索。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他們可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可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排隊吃飯,聽報告坐姿端正,自覺禮讓,拾金不昧。文明之風遍布校園,學校成為第一批省級文明校園,并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文明校園。
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我們需要認真研究統編教材,精心備課,不僅要成為一名出色的語文老師,同時也要成為一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讓優秀的傳統文化融進我們的血脈,濡養學生的精神。
參考文獻:
顧冠華.中國傳統文化論略[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