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詒樞
摘 要:初中學生處于成長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因此,需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學校管理價值,從而構建新型管理模式,拓展學校管理的深度與廣度。我國初中學校現普遍實行“校長負責制”,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雙面性,目前初中學校管理處于瓶頸期。具體分析初中學校管理工作現狀,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有效的改革路徑,堅持學校管理最優化原則,促進我國基礎教育改革。
關鍵詞:初中學校;管理模式;校本管理;優化設想
學校是人才的重要承載地,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學校集合教學與管理,只有加強管理力度,保證現有管理模式的先進性才能貫徹落實國家政策,開創新的發展格局。同時,學校管理模式優化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相關人員具有發展眼光,統籌全局,實現管理方式的革新。
一、初中學校管理工作現狀分析
1.難以根本落實學校管理制度
為了確保教育教學工作的有序性,學校應分析自我情況,制定學校管理制度,學校上層建筑已經建設好,制度的實施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配合,但是現下學校管理制度的推進難度較大,在執行過程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根本難以貫徹落實學校管理制度。有分析表明現有學校管理制度難以形成完成的管理體系,理想和現實之間還存在一定的距離,究其原因在于學校沒有制定獎懲制度難以發揮管理制度的實際作用。
2.管理缺乏人文關懷
不少學校意識到了學校管理的重要性,加大了對管理的關注和重視程度,但是在開展過程中過于盲目,難以找尋管理的切入點。學校管理對象既包括教師又包括學生,這兩者之間的共性在于其是有血有肉的個體,因此學校管理要注重管理方式,獎懲得當,關注老師和學生的成長,不能一味地抓制度、一味加強管理力度,應當將投入時間和精力放在管理方式的探究上,采用目標激勵和言語激勵的方式展示人文關懷,讓教師和學生感受到學校的溫暖。同時,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還是教研活動的探究者,學校不能限制老師工作的自由性,給教師一定的權力發揮自身人文價值。
二、初中學校管理優化對策分析
1.做好教育思想管理工作
學校要制定思想前行的管理目標,形成內在驅動力,各人員處于統一戰線,勁往一處使。教育思想管理工作是學校管理的前提和基礎,能夠為后續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具有重要意義。學校領導者要分析學校情況,制定契合發展主題的思想管理目標,構建理念體系,努力提升學校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改變工作人員的認知,確保思想和行動的先進性,從而發揮自身內在的個人努力因素并實現教學觀念的創新。教師思想、行為影響學生,應當將工作重點放在增強教師教學思想上,從而拓展教師思想的深度與廣度,助其上升新的臺階,當教師擁有先進教學思想和準確的教學觀念時教師才會集中精力提升個人專業素養、提升教學水平,進而提升學校管理制度整體水平。學校管理人員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確保教育思想的長期性和有效性。將教育思想管理貫徹落實到教學全過程,形成積極向上的學校文化軟實力,將思想和教育管理目標有機結合在一起,將暢想變為現實。
2.從創新管理角度出發,體現學校管理的專業性與規范化
學校要意識到創新是彰顯學校管理生命力與活力的有效途徑,為了確保學校管理工作的有序發展,學校要統籌全體教職工的意見,吸收借鑒好的學習經驗,探索更加優秀的管理方式,朝著專業性與規范化方向穩定前進。初中學校管理的初衷是為了培養具有高素質、高品格的人才,學生既是管理的主體也是教學的主體。因此學校管理要秉承教育與服務理念,發揮自身的教育智能,采用新型管理模式努力提升學校管理質量。
3.注重開放性管理及個性化管理的實施內涵
我國長期實行應試教育,在原有教育背景下管理模式不具有人性化,較為僵硬。現今初中學校要積極進行教育體制創新,把握學校管理的度,賦予學校管理更加深層的教育內涵,使之兼具開放性。初中學生處于心理斷乳期,這一階段學生有著自身的思想,渴望得到自由,因此初中學校應當實行彈性管理,進行啟發式和開放引導式教育,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又鼓勵學生個性發展,同時,堅持因材施教的相關原則,確保管理思想的多元化,確保現有學校治理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4.發揚民主精神,重視管理核心
現今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管理根本目的,因此學校要將此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發揚民主精神,努力營造良好的學校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倡導人文教育,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站在教師和學生視角思考問題。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加大班級管理力度,確保班主任隊伍的先進性,以小見大,發揮管理核心的作用,確保學生和教師能夠自覺遵守學校管理,嚴格要求自我,確保學校管理的實效性。
積極開拓新的管理模式確保學校管理的動態性,首先要確定學校管理制度,將教師、學生行為置于制度監督下,營造良好的管理秩序,確保學校管理的規范性。另外要不斷創新,從而突破管理瓶頸,確保學校管理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羅文錦.初中學校管理模式及優化設想闡釋[J].中國教育,2015(9):11-19.
[2]張云帆.初中學校管理的重要性及優化路徑分析[J].初中教育,2014(2):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