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炳炳
摘 要:貴生課堂指的是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并完成教學任務,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基于貴生課堂的教學理念,教師應將其與英語教學設計相結合,以教學導入、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三方面為切入點,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方法;教學評價
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由于受課堂活動組織形式單一、部分學生參與度不高、課堂活動缺少及時評價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產生英語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學習質量低下等問題。對此,筆者轉變教學觀念,嘗試將貴生課堂的理念引入到英語課堂中,通過探究與實踐得出了以下三點個人心得。
一、豐富教學資源,創新課堂導入環節
在初中英語課堂中,良好的課堂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在貴生課堂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對教學資源的接受程度和對教材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在選擇導入方法時更具針對性和高
效性。
例如: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6“Do you like ban-anas?”的教學為例,筆者通過多媒體播放了“水果忍者”的游戲視頻,視頻中連續出現各種水果,包括香蕉、蘋果等,玩家看準拋出的水果用手指在屏幕上移動劃過去,就可以像忍者戰士一樣痛快地斬開水果了。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被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水果吸引了注意力,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本節課知識的興趣。筆者抓住時機,要求學生依據預習情況指出不同水果的英文單詞,學生熱情高漲,積極地發表各自的意見。在導入環節的最后,筆者對學生的回答表示肯定,同時制定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即能夠聽、說、讀、寫“French fries,ice cream,lets,healthy food...”等重點詞匯,熟練掌握“Do you like...”“I like...because...”句型,并且能夠運用其進行對話交流。
二、圍繞教學目標,改進傳統教學方法
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以灌輸式教學為主,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扼殺了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創造性,這樣的英語課堂無疑是教師個人的主場秀。貴生課堂注重學生全面化和個性化發展,力圖開發學生的潛在能力,因而教師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根據初中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摒棄教師一言堂的傳統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的教學中,筆者將任務教學法和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掌握Grammar focus中的重點句型“Can you come to my party?”“Sure,Id love to.”“Im sorry. I cant. I have to help my mom.”并且能夠在情景中運用這些句型。筆者依據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帶著兩個問題進行閱讀,通過閱讀教材可以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獲取關鍵信息的能力,比如將“study for a test go to the doctor.”翻譯成漢語,對此,學生能夠初步理解句中重點字詞。最后,筆者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揣摩并總結“help”的用法,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記憶和掌握動詞help和名詞help的用法。
三、巧用多元化評價方式,彰顯學生主體地位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著診斷、激勵和調節的作用。教學評價的缺失不僅會影響教學效果,還會阻礙學生的長遠發展。所以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指導學生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學習目的和學習態度,認真地總結各種學習英語的方法、學習活動的質量與效果,從而改善學生日后的學習狀況。
例如:筆者依據實際教學現狀,采用了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為例,具體實施為學生在每節課程結束后,自行完成單元重點知識總結,梳理疑點及難點。學生回顧本單元的所學知識,歸納了介詞by的用法:by+交通工具、交通方式名詞(名詞前不加冠詞,不變復數),意為“乘……”,如by train/subway/bike等;by+時間名詞,意為“到……時(已發生某事),此時謂語多用完成時;最晚、不遲于……,在……之前”,如by this time/now等;by+the+可數的時間、長度、重量等名詞,意為“按……計算”,如by the pound/ton/ meter等。最后,筆者根據學生的自我評價,對下一步教學作出準確設想,提高教學
效率。
綜上所述,在貴生課堂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要以促進初中生的發展為根本宗旨,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注重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從而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何錦江.探討如何開展“貴生課堂”的初中英語教學[J].都市家教月刊,2014(7).
[2]趙玉芹.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