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玉娟
摘 要:大數據時代到來使數字化圖書館建設成為必然,龐大數據資源成為吸引讀者的又一大競爭力。高校圖書館面向全體師生,目前基本上高校圖書館建設已經步入了數字信息化軌道,但是在管理和發展策略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需要我們重新規劃,為現代數字圖書館建設提供契機。本研究以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為例,分析優先發展策略,希望本研究提出的策略可供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發展策略
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文獻資源的聚集地,承擔著教學研究、資源服務等多項職能,隨著高等教育發展,現代化圖書館建設需求越來越大,建設具有大數據時代特色的高校圖書館是促進高校可持續發展的有效策略。實施高校數字圖書館優先發展策略,符合高校的教育職能要求,利于高校大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是促進高等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路徑之一。
1 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所存在的問題
1.1 存在重復建設的問題
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之一就是缺乏統一規劃,科研、公共、高校三大圖書館的系統相互獨立,沒有形成凝聚力,部門之間的協調性不足,導致數字資源建設重復率高,使高校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建設不具有連續性和平衡性,且在檢索界面以及管理系統設置上差異性顯著,這些因素共同造成高校數字圖書館無法實現系統之間的有效連接,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費。
1.2 缺少專業人才
受高校圖書館工作條件和薪資待遇影響,高素質的信息技術人才引進確實存在一些現實困難,且高素質人才流失問題嚴重。盡管目前很多高校在圖書館管理工作中也開始關注人員管理,實施崗位制度,突破職稱、工齡等限制,提升計算機相關技術崗位人員津貼,但是依然無法緩解人才流失問題。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人才隊伍質量不高仍然是制約圖書館數字化建設水平提升的關鍵要素之一。
1.3 用戶服務質量低
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的主要目的就是為用戶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將圖書資源建設和用戶需求分析等工作任務都融入到數字化圖書館建設過程中,使用戶可以享受具有針對性的高質量服務。但是目前的高校數字化圖書館建設過程中,信息資源開發滯后,圖書館網站建設質量不高,和用戶的交互性差,用戶在信息檢索等方面需要花費大量時間。
2 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的相關對策
2.1 完善建設的標準
理論建設為技術建設提供了支撐。我國高校數字化圖書館建設工作還處于初期,在具體的建設工作中,還是要不斷結合高校戰略發展需求,完善建設標準。在開展數字化圖書館建設工作之前,最好可以針對性調查我國高校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的現狀和發展可能性,制定完善的書面制度,為理論基礎建設奠定基礎。在高校發展過程中,數字圖書館建設理論也要不斷更新,保證和整體高等教育發展步法的一致性。同時,在完善理論建設時,還要擬定統一的建設標準,讓數字化、多樣性的文獻資料和內容采集都根據網絡傳輸的協議、數字通信格式進行[1]。
2.2 實施智能化管理
數字化圖書館建設之后,閱覽室的數字資源要實施統一規劃和整合,應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在書架中設置 RFID 裝置,用戶檢索資料的過程中,我們就可以依據用戶的專業技術需求進行數據挖掘,提供用戶可能需要的數據資料。依據書目、文獻資源的閱讀次數調整文獻排列,建立可視化的數據分析庫,如估測模型、處理研究模型、故障維護模型等等。整理數據資源,促進資源合理排列,減少資源重復,挖掘數據資源深度,避免造成浪費。此外,在購買數據資源的時候,要考察數據庫內容,做好篩選工作。
2.3 吸納專業人才設計個性化數字資源
圖書館館藏資源的類型、載體的形式、服務內容、管理模式以及讀者獲取信息的行為,和之前比較都在發生變化,這也對圖書館員的業務能力提出的更高層次的要求[2]。在技術素質上,要具備熟練應用計算機技術的能力,能夠利用大數據優勢掌握圖書館建設工作動態,并以此為依據提升自我,促進自身知識結構完善。因此就目前的高校數字化圖書館建設需求來看,圖書館在人才隊伍建設上要重點引進計算機技術人才,關注人員的信息素養,提升工作人員服務能力[3]。在人力資源制度建設和完善上要重點關注人員選撥和培訓,建立校內外招聘制度,同時完善培訓制度,采取在職培訓進修、攻讀學位、脫產進修、學術研討或參觀考察等方式,提升現有的圖書館工作人員素質能力。
2.4 建立數字資源共享機制
首先,在數據運行方面,要不斷完善數據資源系統,保證數據規范性、準確性和及時性,發揮高校數字資源共享平臺的優勢,強化數據維護規則,保證數據來源的嚴格審核,促進數據應用環節的有序進行。
在技術運行方面,圖書掛的數字資源技術維護過程中,技術人員要著眼于硬件設備、軟件系統以及數據備份[4],制定符合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需求和性價比較高的采購計劃。日常的維護工作中,關注硬件設施運行狀態,建立數據備份中心,保證大數據平臺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在軟件系統維護上,要使用利于數據維護和管理的友好型軟件,實時評估數據應用和運行的速率,具備獲取用戶反饋的功能,可以及時進行系統升級,促進軟件作用發揮。在數據保存維護方面,關注數據類型匹配度,保證數據儲存和使用需求可以得到隨時滿足,為用戶檢索提供便利。
在網絡運行方面,建立統一的高校聯盟圖書館大數據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實現網絡平臺維護,強化平臺管理,建立網絡管理規劃,精心組織實施,減少重復建設幾率,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建立網絡監控技術系統,及時發現網絡運行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并展開維護,減少網絡因素造成的數據丟失和查詢困難的問題。
在績效管理和評估反饋方面,做好績效評估工作,對大數據平臺的應用情況實施定期評估,避免有的高校為了減少資金、資源投入消極逃避資源共享責任,從而建立起高校數字圖書館資源共享的長效機制[5],減少利益沖突。建立和完善評估反饋制度,高校數字圖書館聯盟結構要對大數據平臺的安全性進行實時監測,定期提出反饋意見。高校的圖書館要針對用戶反饋和平臺評估結果進行自檢,找到自身的不足,并積極改善問題。
3 總結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到來加速了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步法,也為高校圖書館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大數據支撐下的高校圖書館在數據資源上獲得了極大豐富,用戶服務能力提升,精準化服務成為全新的圖書館服務理念,使高校圖書館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由此可見,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高校圖書館建設過程中利于提升圖書館服務品質,因此本研究以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為例,分析優先發展策略,旨在促進高校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水平提升。
參考文獻
[1]秦小華,王紅濤.大數據時代的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J].中國科技信息,2014,22(22):108-109,112-113.
[2]秦小華,劉艷平,穆瑞龍.大數據時代的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研究[J].甘肅科技,2015,12(03):325-326,328-229.
[3]劉曉穗,趙浩,張靈聰.大數據時代普通高校圖書館的發展策略[J].河北科技圖苑,2014,34(06):118-119,121.
[4]韓雪,陸永剛,馮麗.大數據時代的高校圖書館建設[J].科技資訊,2014,32(18):208-209,211-212.
[5]李翠萍,常娥.大數據時代數字圖書館發展淺析[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3,10(05):106-107,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