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華
摘要:互動教學主要以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為主要對象進行資源分配,這就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雙向配合和互動交流。以往以書本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合現代素質教育發展要求,學生未能發揮真正的主體作用,只是發揮了聽眾的作用,這個對學生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是不利的。教師必須充分保證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體現學生的自由發展和獨立個性人格。本文從實踐出發,基于初中英語教學的實踐,針對初中英語教學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提出一些參考方案,旨在促進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的發展。
關鍵詞:互動教學;初中英語;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2-0096-02
英語是在改革開放深入發展的背景下逐漸被人們熟知的,它作為一種語言類學科,對學生的要求日益嚴苛。課堂作為教師教學的主陣地,它的重要性相信不需要再多加強調。九年義務教育對初中學生的要求是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充分體現學生的能力。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在課堂上往往以教師為中心,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互動教學在其中發揮了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改革以往的教學手段和方式,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激活課堂主體,將互動教學很好地應用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上。
1.互動的特點與學生要相契合
互動教學以其特有的優勢和特點,將教師、學生、學習三者進行了有機的統一和調和。教師的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過程,這個互動過程必須要契合中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中學生的好奇心重,渴望與外界進行交流,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進行互動交流。互動具有很高的靈活性和工具性,因此教師要根據互動的特點來安排教學進度和內容交流。互動的形式主要包括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活動兩種形式,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合適的互動形式,確保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
例如,教師在教學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這一單元時,首先教師要確保自己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正常進行。教師在上課之前首先問學生“Hello, boys and girls.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然后學生根據實際回答“It is sunny. ”然后教師抓住時機緊接著問“Do you like sunny days? Why? Does anyone want to share your ideas with us?”學生紛紛爭著回答:“I like sunny days, because I can fly the kite. I can also do what I want to do with my friends.”在進行了簡單的談論之后,教師可以再選擇學生與學生互動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能力層次狀況差異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教師要確保分成的小組綜合能力都是差不多的,這樣才能確保教學的順利進行,而不會因為小組能力懸殊差異過大造成其他的阻礙。緊接著學生便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開展熱烈的討論,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小組討論的時候也要注意養成良好的討論習慣。學生要隨時做記錄,并整理好記錄。最后教師選取幾個小組上講臺進行模擬對話練習,爭取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同時也能夠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學習能力,強化學習效果。除此之外,教師要確保互動的目標與教學目標相一致,要及時疏通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理解障礙,盡量拓展學生的認知范圍,使學生達到一個情知合一的新境界,讓學生真正地學有所獲、學有大獲。
2.加強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
在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中,教師占據著課堂的主要地位,基本的教學形式就是單向傳播,幾乎都是一個教師、一本教材、一塊黑板、一群學生構成了教學的主要過程,教師將自己的知識一股腦地灌輸到學生的頭腦里,而不管學生是否能夠消化,于是優等生可以很快掌握,而基礎較差的學生卻無法理解,久而久之,這就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學生能力層次差異過大。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公,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體對象,更是素質教育背景下國家重視的人才,這就意味著教師必須時時刻刻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改變以往不平等的教學現象,樹立全新的適應學生發展的教學理念,在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各方面綜合能力素養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教學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這一章節的有關內容時,教師首先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角色,要把自己和學生放在同等的位置上,不要高高在上地以過來人的身份來教育學生,而是應該循循善誘,充滿耐心地向學生講解有關的知識。當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向教師請教的時候,以往有許多老師會訓斥學生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課后來問老師,這樣不僅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會影響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除此之外,互動教學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互動的內容必須要和教材內容相一致,與課堂無關的內容沒有必要進行。課堂互動教學的有效進行需要教師對教材進行反復的研讀,領悟教材所要表達的目標和要求,然后貫穿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互動本身并不是一個無組織、無紀律的過程,而是有目的的活動。教師要構建一個有效互動的平臺,在互動中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這里的師生關系就應該是平等的、和諧的、融洽的,“教師權威論”這種陳舊迂腐的觀念應該被丟棄。
3.開展多種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能力
那么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又應該如何具體地加強互動教學的實用性呢?首先,教師可以采用輕松、多樣的教學組織方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要善于使用“激勵機制”來鼓勵學生進行學習,對課堂上表現較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肯定和表揚。對那些表現不好的學生不能一味地批評,要學會因勢利導,告訴他們錯誤的地方在哪,下次不能犯同樣的錯誤。在學校里,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僅僅通過有限的課堂教學還不足以提高學生的能力,互動教學同樣體現在課外活動上,不僅有利于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而且幫助學生結交了更多的朋友。
例如,教師在教學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 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來開展語言交際活動,教師在課堂上鼓勵學生進行情境演習,模擬角色對話,將自己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更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然后教師利用現代信息多媒體技術在屏幕上放映有關的音樂和圖片,營造一種愉悅的學習氣氛。學生針對教師在屏幕上放映的有關圖片進行生生之間的互動。除此之外,教師要通過設疑探究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疑問是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通過設置疑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探究未知領域的欲望,學生通過教師的疑問能夠進行自我反省和自我反思,對自己仍然不懂的地方會有更加清楚的定位。如這一課,教師就可以設置一下疑問:What dose your restroom like? How many things are there in your restroom? What color is your restroom? 學生針對以上這些思考題進行小組討論,并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這個思考題寫一篇簡短的文章,這樣不僅促進了課堂上的交流,也有利于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增強。
結語
互動教學是一種師生之間的雙向教學過程,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和探究。互動式教學將教與學連成一個整體,促進了“教學相長”,有效地促進教師與學生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保證教學的流暢性,不斷將新的互動方法運用到教學過程中。總而言之,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時隨地都在不斷地更新與發展,教師也要時時刻刻完善和發展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通過自身的反思與實踐不斷為教學實踐注入新的源泉,從而走上更有利于學生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陳慧著.試論初中英語課堂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7.
[2] 葉文芳.新課改下中學英語課堂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探究[J].英語教師,2016.
[4] 周婭.各盡所能協作配合——英語課堂上師生互動討論有效策略運用之談[J].英語廣場,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