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慧
摘要:復習是知識鞏固和知識系統化的過程,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過程,它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有人說:“平時數學教學是栽活一棵樹,那么,復習過程就是育好一片林”。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復習的重要性。復習課也是小學課堂教學重要課型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對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要不斷的挖掘學生的潛力,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最終促使小學數學復習課走向實效。
關鍵詞:學生主體性;歸納整理;多樣練習;提高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2-0145-01
新時代下的課堂教學不僅僅拘泥于新課的教學,“整理復習課怎么上?”也是值得討論和關注的一個問題。每到復習季,這總是讓教師“頭痛”的問題。為了實現新課程標準下的有效性教學,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復習課教學應該是每一位教師理解和掌握的課型。復習課上得好不好,關系到教學質量能否提高,學生素質能否加強。如何使數學復習課充滿活力增強有效性呢?在此我提出幾點初淺認識:
1.明確教學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常常焦急地看到:學生上了一節課,而知識毫無長進,跟沒學一樣,這是因為教師沒有提出明確的目標和步驟?!苯虒W目標是一堂課的靈魂,是整個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其基本要求是具有科學性、合理性,明確性,以及可檢測性。復習課更應該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而不是讓學生枯燥無味的對知識進行反復咀嚼簡單的重復機械的練習。復習課更應該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體現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投入其中。
2.培養學生歸納整理的能力
復習課的教學應當對知識進行縱向整理、橫向溝通,以便學生加深理解和記憶,靈活應用,綜合應用。疏理就是將已學過的知識點按一定的標準分類,實質就是將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的思維過程。任何事物都是由系統構成的,而系統都是有結構、分層次的。小學數學教材也是一個整體,各單元之間聯系緊密。復習時必須針對知識的重點、學習的難點、學生的弱點,由淺到深,層次分明地引導學生弄清知識間的縱橫向的聯系,前后溝通,觸類旁通。把從屬的知識“串成線”,把相鄰的知識“套成鏈”。每一個相對獨立的數學知識都是整個知識認知結構中的有機組成部分,不但在縱向上有共通性,而且在橫向上也有密切聯系。根據數學內容的邏輯性、嚴密性與系統性的特點,將平常所學孤立的、分散的知識串成線,連成片,結成網。這樣才能搞清楚知識的來龍去脈,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掌握概念間的內在聯系,以便記憶和運用,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概括的思維能力。
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對已學習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引導學生自己對以往所學單元知識進行知識點的分類與歸納,建立知識體系,使自己更加清楚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更加深入理解知識點。整理歸納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用列表格法,樹狀圖,思維導圖等,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整理,不局限于一種形式,激發了學生復習的興趣與主動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復習課堂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分組學習,以學生為“小老師”的形式展示并講解知識點的整理歸納,讓學生自己對復習的知識作出評價。小組合作交流,查缺補漏,從而使學生自己構建的知識體系不斷完善。
3.要充分體現“學為中心”的理念
復習課是在相對的時間里,完成整個知識的整理與回顧的任務;教師不能信手拈來,師生要加強溝通與對話,不能形成“學生練,老師講”的教學慣性,不能使課堂缺乏吸引力。所以復習課要思考以往出現最多的是什么問題,學生可能會遇到什么問題,會如何解決?要體現“學為中心”,問題的提出與解決要鼓勵學生完成,鼓勵學生提出質疑。要引領學生對復習的知識進行反思與提升。
4.練習多樣性,層層遞進,環環深入
復習課是所有學生的課堂,我們不能僅僅考慮學困生而盡量設置容易的題目,也不能只考慮優秀生而多設置艱深的問題。為了能兼顧學困生和優秀生,練習要有層次,基礎型、變式型、易錯型、提高型,要分清楚重難點,使得能達到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的要求。練習題要有新意,練習形式的多樣性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練習的設計要突出學生學。練習時不能全部推給學生,要分段展示給學生,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5.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復習習慣
從復習課這一角度分析,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復習習慣至關重要。學生的復習習慣需要教師的關注與培養:
5.1 會經常概括所學的內容。
即這一階段學些什么?它們與前面所學的知識有什么聯系?這是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當然,這種能力與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天、二天就會見分曉,它需要教師長期的滲透與培養。
5.2 會將自己的想法與同伴進行交流。
對每個成長中的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各種能力都存在局限性,所以在概括知識時可能會出現不合理、或者不完善的地方。雖然教師在復習時可以幫助他們概括,以求得合理與完善,但其收效都遠遠比不上從同伴間交流的過程中及時調整自己的不足之處,從中完善自我。因此,同伴間交流必不可少。
5.3 會根據所學的內容自己出題。
如果學生真正理解、掌握所學知識 ,那么他們就應該具備認識題型結構的能力,這也是他們常說的學生內化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對學生來說,能夠根據所學的內容出好題,他們需要認識每道不同形式的題的本質特點與聯系,這樣學生在出題的過程就會進一步去區分不同題型的差異,所以說,在課堂上,教師能把一些出題權交給學生,既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培養了他們進一步整理與復習的能力。
新時代背景下的數學復習課教學應當嘗試把主動權教給學生,根據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性,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和不同的教學方式,更好地讓學生理解掌握所學習過的知識,彌補以往學習知識的不足??傊?,復習課不是大雜燴,只有突出重點,對癥下藥,才能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提升數學素養,才能提高復習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龔友彬,帥永華.《教學課程研究(2013年)》[M].
[2] 卞鴻恩.《教育與實踐研究 小學版A(2014年)》[M].
[3] 李靜霞.《金色年華(下、2012年)》[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