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占貴
摘 要: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以親切感。首先,應該緊密聯系生活,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興趣;其次,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課堂互動練習;再次,必須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給予學生正確的評價;最后,不拘泥于教法,教學方法多樣化。
關鍵詞:英語;小學生;興趣;課堂評價;教學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英語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激勵學生不斷處于活躍的學習狀態之中,使學生覺得學習英語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讓學生有主動參與實踐的動力,并在學習生活中始終保持興趣,以期在英語學習中有所建樹。
一、應該緊密聯系生活,引發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興趣
小學生年齡小,好動,愛追求新穎有趣的東西,上課時教師要緊密聯系生活,讓學生有興趣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
比如,學習簡單的買賣對話。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出示一幅餐廳的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知道這是餐廳;教師拿出準備好的食物圖片,貼到黑板上,然后再在相應的食物旁邊貼上每樣食物的價格;教師扮演餐廳老板,讓學生扮演顧客。“Im hungry. 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some( ).”這些句子,完全可以運用在創設的情景中,當然最主要的是讓“顧客”問“老板”多少錢?讓“顧客”用“How much is this?How much is it?How much are they?”詢問價錢,“老板”做回答。食物圖片應準備多一些,能讓學生根據個人喜好,有選擇的余地,從而被吸引,覺得親切有趣,更加樂于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
通過緊密聯系生活,給學生以親切感,創設情景,對小學生來說是很有趣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多聯系生活,通過大家熟悉的場景,來學習英語,增強英語課堂的趣味性,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課堂互動練習
學生的學習要靠自己,老師只是個領路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培養學生,讓他們自己成長,而不是替他們成長。
學習是不斷修正錯誤的過程,是刺激與反應的聯接。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Lets talk等對話練習時,最多聽2至3遍標準的錄音之后,教師就要范讀。引導學生讀熟后,分角色,學生自己找伙伴,教師參與其中,經過練習,然后選出幾名學生組成臨時小組,多選幾組,進行對話練習。其他同學仔細聽,讓學生去發現錯誤,這個過程中,學生誤讀之處,教師要及時糾正,反復引讀,學會的學生也可領讀。待生練畢,發現的錯誤大多也都會糾正過來。
在平常的英語教學中,學習對話,不能開始就讓學生完全聽錄音。英語學習,是由慢到快,再到準確的過程,開始就給予快節奏的錄音,會破壞英語課堂的親切感,學生覺得太難,喪失學習興趣。開始教師要去領讀,多練習鞏固,最后用錄音來輔助練習,以學生的認知為主體,讓他們發現自己的錯誤,不斷得到修正,在練習中,慢慢去提高英語水平。
三、給予學生正確的評價
巴甫洛夫提出了習得性無助這個說法。就是說如果我們經常對一個學生說出“你不行,你太差,你不聰明”等負面評價,久而久之,這個學生就真的難以進步了,因為他被評價給限制了,已經習得性無助,就算遇到很簡單的問題,他也會覺得自己水平太差,不行,不夠聰明而放棄。并且這種習得性無助會隨著自己長大,帶入自己以后的生活中,面對人生難題時,容易成為平庸低能和無措的人。在英語教學中,由于英語語言的特殊性,學生容易忘記,因而,賞識學生,毫不吝嗇地適時贊美學生,能夠讓學生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四、不拘泥于教法,教學方法多樣
好的課堂應該是開放的,而不是教師教什么就是什么,對于英語的學習,更是要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教師可以聯系生活,敢于拓展,塑造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
比如在講bird在樹上和apple在樹上,用介詞in和on,那么什么時候用in,什么時候用on,這個對于小學生來說就比較容易混淆,但是通過我的講解,學生可能終身都不會忘記。on的第一個字母是“o”,多像一個圓圓的蘋果,所以蘋果“在樹上”就是“on the tree”,鳥“在樹上”就是“in the tree”。到此還沒有結束,因為在樹上的不可能只有蘋果和鳥,那么這個時候學生起碼知道鳥和蘋果誰用哪個介詞,有了這個基礎,就可以進一步講蘋果是樹上長出來的,而鳥呢是外來的。所以凡外來的東西,在樹上統統用“in”,而非外來的就用“on”。
信息化時代的今天,傳統的教學方法必須結合互聯網多媒體,才能讓課堂更具活力,更富趣味性,才能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文字、圖像、聲音三者,最容易讓人接受的就是圖像,其次是聲音,最后是文字。英語作為語言學科是抽象的,在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的語言采用插圖、聲音來輔助學習,并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習一些英文歌曲,即視、即聽的教學,一定會讓學生覺得英語課堂很親切。
總之,要讓小學生保持學習英語的新鮮感,教師在課外要多鉆研教材,多了解學生,因材施教,學生不同、學情不同,教學策略就要隨之調整。課前充分準備,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使得我們的課堂讓學生感到親切,才能讓學生保持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才能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