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藍晶晶 黃彥
摘 要:隨著時代在不斷的發展,我國工業和經濟的發展影響到了自然生態平衡。由于缺乏生態環境類的專業人才,而且現代高校在培養人才、選材、教學等都有所欠缺,甚至已經嚴重影響環境生態學的建設問題。本文主要是圍繞著環境生態學課程建設中的問題進行的探究。
關鍵詞:環境生態學;課程教學;探究
環境生態學是一門滲透性比較強的學科,是生態學下面的一個分支,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能夠將生態學理論在人為干擾下將其進行干預,將生態系統能夠恢復平衡的專業學科。主要是研究和分析因外界因素在不同的環境下發生的生態系統變化的機制等,其主要目的就是恢復生態環境。
1 目前在環境生態學課程建設中所存在的問題
1.1 環境生態學選材的問題
現在,有很多高校在環境生態學教材選材上存在很多問題,選材內容與現代社會發展不符,其環境問題針對范圍內比較小,沒有能夠可以實用的教學案例,不適合現代環境專業的學生使用,還有的學校開啟了兩種類似的課程,導致課堂出現重復性,這樣非常不利于環境生態環境課程的開展。
1.2 教學課程重復性比較多
大部分高校在環境專業教學中開設了環境生態學和基本生態學的課程。在環境生態學課程一般都是集中在生態系統服務、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生物的動態、自然環境污染的評價與檢測等多個方面。從教學來說,這些課程的設計和安排內容重復性比較大,還會浪費很多教學時間,非常不利于高校學生學習環境生態內容。
1.3 環境生態學教學方式比較單一
目前,各大高校一般都是在課堂教學和多媒體教學,但是只使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在學習中難免會產生厭煩的心理,而且授課老師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比較傳統,沒有一定靈活性,導致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很多學生在課堂中都是表情麻木,思維和注意力已經飄向遠方了,這樣的教學方式非常不利于學生學習環境生態學。而且很多老師在教學中只是將學習內容和理念進行簡單的講解一下,并沒有根據實際案例來講解,也沒有給學生普及相關知識,使學生不能講老師所講的內容進行吸收和運用。
1.4 環境生態學課程在學期考核上存在問題
很多高校對于環境生態學考核一般都是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一般都是通過試卷進行的理論考核,所說這樣能夠測試出學生對生態環境學掌握的能力,但是卻忽視了環境生態學實際應用的能力,導致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根本不能將所學習的知識發揮出來。盡管大多數學校都是進行的閉卷考試,但是學生們所遞交的報告都很相似,根本就不能考驗出學生知識掌握地能力。
2 針對環境生態學課程建設所提出的措施
2.1 認真篩選教學并加以運行
希望各大高校能夠重視每一門專業,根據專業的特點再制定詳細的教學大綱。例如,在給教學中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和教學課堂中所要講解的內容。再者,一定要注意選材,選擇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教材,不能選擇前幾年甚至十年前的教材,這樣非常不利于學生的發展。還可以鼓勵本校老師自編教材,因為國外的教學案例范圍比較廣,能夠對各項數據或問題作出解釋,但是;理論基礎不夠強,而中國大多數教材內容都比較簡單,講述和分析問題不夠強。這樣本校老師能夠給學生講解最新的專業知識還能結合現代環境生態現狀。
2.2 更新教學方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在教學中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更新現代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其一,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只注重理論教學,應該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爭取做到以理論教學為基礎,以實踐教學為主,以此能夠提升環境生態學的教學效果。其二,根據專業的特點將其進行整合,加強學生對于環境生態的認知,從而提升教學效果。其三,要加強對學生的實踐教學,列舉教學案例,引導學生在案例中對該問題有一個更深的認知,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其四,老師在教學中重點講解案例,借助多媒體或相關資料為學生講解更多地專業知識,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
2.3 多種考核方式,進而評定學生的學習效果
如果將環境生態以試卷的方式就太過片面,不足以評價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因此,可以選擇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地方式進行考核。如,老師在進行理論檢測時,可以考核學生對于課本中重點知識和流程的掌握情況;在考核學生實踐能力時,應側重點觀察學生在試驗中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根據學生課上和課后完成作業的情況進行考核,以此來對學生的實踐和理論進行多方面的評價。
2.4 加強實驗課程,引導學生在課外學習
因環境生態學課程涉及的課題和理論知識比較多,因此,一定要加強實踐教學。老師可以根據某一課題的問題讓學生對該問題進行探究,并加以詳細地描述,以此使學生能夠對知識點有一個更深的認知。高校還可以進行校企合作,將學生引出課堂,使學生在實際應用中掌握更多地專業知識,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我國一直都在提倡大力發展經濟與環境共存戰略目標,并且還制定了很多相關政策,但是由于我國環境專業的人才有所欠缺,給我國的經濟與生態環境發展帶來了很多問題。因此,在日常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對于人才的培養、教學方法、教材選材等,以此能夠不斷提升教學質量,為國家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專業性人才。
參考文獻
[1]王輝,焦莎莎,朱書法,湯紅妍.“環境生態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J].廣州化工,2014年23期.
[2]王寧.《環境生態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安徽農學通報,2015年06期.
[3]楊麗麗,張建恒,于克鋒,霍元子.環境生態學教學改革實踐與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8年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