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滿意
摘 要:班主任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新時代的教育與學生特點對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輕松地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得講究方法。
關鍵詞:班主任;方法;班級管理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如何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下邊談一下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重視培養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支團結向上的班干部隊伍是班級建設的關鍵,因此我非常重視培養班干部。通過民主選舉出一批品學兼優、有責任心的學生,教給他們管理的方法,放手讓他們干。如剛到譚氏中學我接手的班級,紀律差,成績差,這種情況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頭,從事班主任工作好幾年,這種局面還是第一次碰到,但是我沒有泄氣,通過民主選舉出五名班干部,給他們明確分工,落實責任,指導他們處理班級的日常事務。如我校開展的提前讀,開學初很多學生不自覺讀書,必須等我到了或領導來才開聲,否則他們都會沉默。為了提高讀書的質量,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我委派班干部輪流領讀,在他們的帶領下,逐漸聽到同學們瑯瑯的讀書聲。值得一提的是,原來我們班的學習氣氛比較差,為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班干部可謂絞盡腦汁,最后他們建議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選出一位成績較好的做組長,小組之間比賽,這樣既激發他們的競爭意識,挖掘他們的潛力,又可以開展互助活動,這樣既營造了班級濃厚的學習氛圍,又增進了同學的情誼。在他們的帶領下,其他同學也奮發向上,集體的榮譽感加強了,“班榮我榮”的理念在學生心目中扎下了根。有時我要外出學習或開會,班干部也能把班管理得有條不紊,真正地體現了學生的自我管理。
二、制定班級公約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班也有班規。雖然有《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中學生守則》,但是沒有具體化,所以班級應該制定適合自己班情的規則制度,我們班就把它叫做班級公約。班級公約的制定應注意以下幾點:(1)讓學生參與進來。師生一起討論班級公約的細則,激勵每一位班級成員參加,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這樣完成以后,學生會比較自覺地遵守制定出來的規章制度。(2)獎罰分明。學生做得好的就做適當的獎勵,可以公開表揚或者買些禮品獎勵他們,讓學生明白,只要自己做得好,就會得到別人的肯定;做得不好的,按照規定處罰。(3)要堅決執行。既然已經制定就要矢志不移地執行下去,絕不能手軟,否則班級公約就會形同虛設,那么它的效果就沒有了。我們班是由班干部執行,我監督。執行班規時提醒班干既要注重靈活機動,又要以嚴明為基調,照章辦事,絕不能徇私。經過一段時間的驗證,班級公約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同學們都能按規做人、做事,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班級公約也要進行修改與彌補。
三、要充分利用好班會
班會是班主任教育學生重要的德育陣地之一,班會對于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振奮學生的進取心,是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的。班會要確定一個主題,講深刻,講透徹,講到學生的心坎上,要通過班會,把正確的思想灌輸到學生的頭腦中,指導學生做人、學習、生活。所以在不同的階段有針對性開展各種主題班會。如《邁好中學第一步》《珍愛生命》《我的未來不是夢》等主題班會,這些主題班會從主題的醞釀到確定,從形式的設計到實施,都是發動學生主動參與的,從而極大地調動學生主體的能動性,增強學生自我完善、自我要求、自我進取的愿望,從而達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四、做學生的榜樣
榜樣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的示范、崇高的師德是最具魅力的教育,老師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一舉一動,每時每刻都在影響學生,甚至影響學生的一生。班主任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比較多,使他們有很多機會從不同的方面去認識你、了解你。至于學生是否接受你,則取決于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學生不接受你的為人,就不會接受你的教育管理。這正如古人所說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作為班主任,就要時刻注意言行舉止,通過自己的以身作則來影響學生。
五、多溝通
著名的藥物學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我們做班主任的習慣于發現學生出現問題才去教育,這樣往往加大了工作的難度,因而應把工作放在平時,防患于未然,我覺得可以多溝通。第一對象是學生,平時常去教室、宿舍看看,特別我們是寄宿學校,和學生多接觸,利用各種機會和他們閑聊,溝通多了,就能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動表現,及時解決他們的思想困惑,糾正其不良行為。第二對象是科任老師,從各科老師那里,了解學生的情況,掌握學生的新變化,聽取各科老師的建議,探討育人的方略,形成教育合力。第三對象是學生家長,通過微信、電訪、校訊通等,了解學生在家里的情況,做到全面了解學生,從而及時洞悉學生的動態,找到幫助學生進步的最有效途徑。溝通從心開始,良好的溝通使我們的工作事半功倍。
當然,當一個成功班主任的秘訣還有很多,“路漫漫其修遠兮”,在這條路上我會繼續探求適合自己的方法,讓自己輕松地管理好班級。
參考文獻:
[1]趙靜.論“班主任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8.
[2]陳佩枝.淺談如何更好地開展班主任工作[J].新課程(小學),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