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微微


【摘要】 目的:探討對小兒患者分別實施喉罩全麻通氣以及氣管插管麻醉后獲得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本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34例小兒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抽簽法分組后明確各組麻醉方法;對照組(17例):選擇氣管插管麻醉方法完成;觀察組(17例):選擇喉罩全麻通氣方法完成;對比麻醉效果。結果:在麻醉誘導前以及喉罩置入前,兩組小兒患者在MAP水平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在喉罩置入后以及麻醉拔出后,同對照組小兒患者MAP水平比較,觀察組患兒明顯降低(P<0.05);同對照組小兒患者麻醉安全性(52.94%)對比,觀察組患兒總并發癥發生率(11.76%)明顯降低(P<0.05)。結論:臨床針對患兒在實施麻醉工作期間,同氣管插管麻醉比較,喉罩全麻通氣的實施,對于患兒MAP水平改善以及麻醉安全指數提高,效果理想,可對小兒整體治療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礎。
【關鍵詞】 喉罩全麻通氣;氣管插管;小兒臨床麻醉;應用價值
對于小兒患者而言,因為表現出較差的認知功能以及較為敏感的內分泌系統,從而在手術期間研究有效方式完成麻醉工作意義顯著[1]。筆者選擇本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34例小兒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針對小兒患者明確最佳麻醉方法,從而說明同氣管插管比較,喉罩全麻通氣應用可行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34例小兒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抽簽法分組后明確各組麻醉方法;對照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齡為1~10歲,平均年齡為(3.25±0.23)歲;觀察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齡為3~11歲,平均年齡為(3.29±0.29)歲。觀察對比兩組小兒患者性別、年齡,最終發現均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于入組后的兩組小兒患者,抽簽法分組后明確各組麻醉方法;對照組:選擇氣管插管麻醉方法完成;觀察組:選擇喉罩全麻通氣方法完成;對照組具體為:在進行麻醉前,對于禁食的意義,醫務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告知,選擇0.02mg/kg阿托品于術前30min對患兒肌肉注射[2]。于進入手術室后,針對小兒依次展開靜脈通道建立以及麻醉誘導操作,針對患兒保持5min的面罩吸氧,并且準備氣管導管進行放置,做好呼吸機連接以及對應參數設置工作,具體手術期間,選擇丙泊酚以及瑞芬太尼藥物對患兒泵注治療,并且準備維庫溴銨藥物間斷性加入,以對麻醉深度進行保持,完成手術后,將藥物應用停止[3]。
觀察組具體為:采用同對照組患兒相同的術前準備方法,針對患兒保持5min的面罩吸氧后,準備喉罩進行放置,具體麻醉期間,對于患兒生命體征,醫務人員需要認真觀察,采用同對照組患兒相同的麻醉維持方法,完成手術后,將藥物應用停止[4]。
1.3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小兒患者MAP水平以及麻醉安全性(胃脹氣、咽部不適、誤吸以及喉痙攣)。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對兩組小兒患者麻醉結果展開數據分析,計量資料(MAP水平)采用 形式對應展開t檢驗,計數資料(麻醉安全性)采用[n(%)]對應展開χ2檢驗,最終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MAP水平對比
在麻醉誘導前以及喉罩置入前,兩組小兒患者在MAP水平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在喉罩置入后以及麻醉拔出后,同對照組小兒患者MAP水平比較,觀察組患兒明顯降低(P<0.05)。見表1。
2.2麻醉安全性對比
同對照組小兒患者麻醉安全性(52.94%)對比,觀察組患兒總并發癥發生率(11.76%)明顯降低(P<0.05)。見表2。
3討論
臨床對于小兒患者在探討麻醉方案期間,以全麻為主。對其實施氣管插管麻醉,呈現出安全性高、固定可靠、封閉性以及通氣功能較好的特點,但是此種方式在實施期間,往往會表現出氣道黏膜粘連的現象,并且在拔出期間,會呈現出損傷患兒黏膜的現象,進而對應表現出聲門水腫等系列癥狀。此外對患兒血流動動力學會產生影響,使其蘇醒時間有所延長[5]。
在此種情形下,喉罩全麻通氣方法的采用,效果顯著,并且呈現出無創傷、便捷操作以及較小機體刺激等系列優點,其在具體操作期間,不會使患兒的聲門以及氣道受到對應影響,能夠將患兒蘇醒時間有效提高,可以將患兒出現喉痙攣以及氣道痙攣的概率明顯降低。此外,喉罩通氣的實施,對患兒血流動力學的穩定可以進行保持,對于術后咽喉疼痛以及咳嗽等系列并發癥能夠加以避免。
觀察本次研究結果,在麻醉誘導前以及喉罩置入前,兩組小兒患者在MAP水平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在喉罩置入后以及麻醉拔出后,同對照組小兒患者MAP水平比較,觀察組患兒明顯降低(P<0.05);同對照組小兒患者麻醉安全性(52.94%)對比,觀察組患兒總并發癥發生率(11.76%)明顯降低(P<0.05),可進一步說明喉罩全麻通氣應用可行性。
綜上所述,臨床針對患兒在實施麻醉工作期間,同氣管插管麻醉比較,喉罩全麻通氣的實施,對于患兒MAP水平改善以及麻醉安全指數提高,效果確切,可對小兒整體治療效果的提升,做出保障。
參考文獻
[1] 馮寶瑩.嬰兒麻醉中喉罩麻醉與氣管插管麻醉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59):79,81.
[2] 楊圣強,陳勇,張鵬飛,等.喉罩吸入七氟烷全麻在小兒經尿道鈥激光膀胱碎石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45):122-123,125.
[3] 楊晨,商磊,王學成.氣管插管和喉罩全麻在小兒麻醉中的應用[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8,24(02):118-120.
[4] 孫建文.小兒臨床麻醉中喉罩全麻通氣和氣管插管的應用效果[J].中國農村衛生,2018,15(04):15,17.
[5] 于澤.喉罩通氣在全身麻醉小兒患者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8,24(0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