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爍
摘 要:網絡零售業在新零售的背景下快速發展,傳統零售業受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等的沖擊,人們的消費習慣由以前的實體店購買變為現在的網絡購買,這阻礙了傳統零售業的發展,降低了傳統零售業的銷售和利潤。本論文對新零售時代傳統零售企業的商業模式禁言了深入的探究,就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新零售 ?傳統零售業 ?消費習慣 ?商業模式
新零售是指線上和線下移動商務與物流相結合的模式進行物品的銷售,阿里巴巴、京東和蘇寧所采取的新的商業銷售模式加快了傳統零售業的轉型升級,促進了企業的跨界發展。新零售打破了實體零售企業與電子商務企業之間的差距,重新建立了實體零售企業與電子商務企業之間的關系。
一、新零售與傳統零售之間的關系
未來零售業發展的主要方向是新零售,新零售注重用戶體驗,注重與利益相關者共同創造價值和長期合作;傳統零售業則更注重企業的效率和自身利益的獲取。在新零售的背景下,我們可以整合線上、線下和移動渠道來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及時快速滿足消費者的特定需求;而傳統零售業主要是從供應商買進,向消費者賣出,利用的是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的策略,這種模式利潤微薄。在新零售的背景下,企業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等的應用來提高客戶的消費體驗和客戶滿意度,改善商業決策;傳統零售業獲取利潤的方式是通過與客戶面對面的交易進行的,主要利用實體店進行銷售。
二、新零售時代的商業模式
(一)全渠道模式
傳統零售企業進行商品的銷售或服務的提供是通過在實體店鋪和服務網點進行銷售進行的,銷售渠道單一。全渠道模式是借助線上和線下移動商務等方式拓展零售企業的營銷渠道。全渠道布局,不是單獨的布局線上或線下,而是將線上與線下的營銷渠道進行融合達到優化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目的。
(二)體驗式消費模式
在現今這個流時代,體驗式消費迅速發展,它被應用于各種零售業中,但是成功機率的卻很小,主要原因是大多數零售企業并未徹底摒棄傳統的零售,沒有改變銷售的思維和模式,無法提供合適的消費體驗。體驗消費對消費者的參與、體驗和感受更為關注,對空間和環境的要求更高。
(三)平臺戰略模式
關注新零售領域的人包括購買物品的消費者、為企業服務的內部員工和產業鏈上下游的商業伙伴。多方利益人為了實現互利共贏會在同一個平臺上進行廣泛的合作,在不斷改善互聯網環境的情況下實現多方的共同發展和健康發展。企業變成了與消費者及市場聯系緊密的開放企業。
三、傳統零售企業商業模式的創新
(一)在顧客的價值主張方面進行創新
商業模式創新的基礎是零售企業價值主張的創新。為了提供滿足顧客需求的商品或服務,必須明確顧客的價值主張,必須加強與顧客的溝通,了解并滿足顧客多樣的獨特需求。零售企業不僅要為顧客提供一個良好的購物環境,還要注重顧客的體驗價值,調整店鋪的布局和設計,為顧客的消費提供便利。
(二)在資源整合方面進行創新。
通過傳統零售企業的人力、財力、物力的整合來實現商業模式創新。傳統的實體零售商可以通過平臺快速開展個人和組織的網上業務,憑借出色的數據能力準確定位客戶,通過整合資源和自身的定位,或者建立屬于自己的網站,借助特殊品類開展垂直電子商務業務,采取差異化戰略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商業銷售模式。
(三)對經營過程進行創新
企業應當利用大數據、虛擬現實、物聯網、移動支付等重新構建商業價值體系。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需要對企業的經營過程進行創新,利用現今的先進的技術開展重點業務活動,管理合作伙伴關系,分析客戶數據,對顧客進行精準的定位,快速收集關于顧客的信息。要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需要改變包括企業內部、供應商、品牌所有者和客戶等在內的組織的結構,塑造一個扁平網絡化的組織結構。
(四)對盈利模式進行創新
盈利模式是零售業的核心,我國零售企業現行的盈利模式有商品毛利和后臺毛利兩種。一些企業的商品盈利能力弱,企業利潤較低,這些企業可以利用智能技術在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的情況下改變單一的銷售模式,提升企業形象。只有改變了盈利模式,才能徹底改變零售企業發展的現狀。
四、結束語
新零售時代人們的消費習慣的改變要求零售企業必須對自己的商業模式進行創新,零售企業需要建立新的商業模式打破實體零售企業與電子商務企業之間的差距,重新建立實體零售企業與電子商務企業之間的關系,促進傳統零售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坤,相峰.“新零售”的理論架構與研究范式[J].中國流通經濟,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