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守強
摘 要:近年來,移動通信網絡發展迅速,再加上智能終端的不斷成熟,使得移動網絡平臺的應用范圍愈來愈廣,逐漸滲透于各行各業當中。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大眾的閱讀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讀者可以借助閱讀APP訂閱自身感興趣的內容,并且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閱讀活動,讓閱讀變得更具個性化。在上述背景下,很多高校圖書館也開始嘗試發展移動服務,為讀者提供更大的便捷。基于此,本文對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應用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
1 圖書館移動服務概述
圖書館移動服務主要是指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以移動智能終端為基礎所開展的一系列線上、線下圖書館閱讀服務。從客觀角度來看,圖書館移動服務是傳統圖書館閱讀服務的革新,通過利用短信服務、移動網站服務以及移動APP服務能夠為讀者閱讀提供巨大便捷,在擴充閱讀內容、擴大閱讀范圍、提升閱讀品質的同時,能夠為用戶提供個性定制服務,使其獲得更好的服務體驗[1]。
2 圖書館移動服務主要內容
目前來看,圖書館移動服務主要涉及以下內容:1)信息服務。圖書館可將公告、活動通知、新書通報等借助移動互聯網向用戶推送,讓用戶在第一時間獲得圖書館最新消息。同時圖書館能夠借助移動互聯網向用戶提供館務信息,包括館藏、開館閉館時間等,方便用戶提前做好閱讀計劃[2]。2)資源導航服務。導航服務主要包括館藏查詢、數據庫導航、在線閱讀、在線影音、文獻下載等。在上述服務支持下,用戶通過網絡平臺便能夠獲得所需的電子資源,快速便捷,滿足碎片化閱讀需求。3)借閱服務。借閱服務主要包括圖書借閱、圖書預約、催還通知、館際互借等,這些服務均可線上完成。4)個性化推送。圖書館可為用戶提供個人訂閱、個性化信息推送、評論留言等服務。用戶借助APP可將自身感興趣的圖書收藏起來,并記錄閱讀進度、批注等。
3 現階段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存在的問題
目前部分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尚處于推廣普及階段,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部分環節上還是暴露了一些問題:1)服務理念相對傳統。一些高校圖書館雖然已開展了移動閱讀服務,但移動服務內容及方式較為單調,受傳統觀念影響較大。部分館員在移動服務開展期間缺乏主動服務意識,未能將用戶放到中心位置,注重用戶體驗。同時高校圖書館在人員、技術、資金配置方面存在不合理的情況,未能結合高校實際情況以及用戶實際需求制定針對性的服務,服務內容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服務效率以及服務質量均受到了影響[3]。2)個性化服務存在缺陷。一些高校圖書館在移動服務開展過程中,對于新技術應用不足,缺乏個性化定制,移動服務只是涉及借閱到期提醒、座位預約、新書提醒等,缺乏一些深層次的個性化功能,例如未能對用戶閱讀習慣數據進行整合分析;未能給予用戶個性化內容服務推送。與此同時,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未能與本校特色充分結合起來,移動服務依然以傳統文字文本為主,未能充分融入音視頻、圖片、直播等多媒體形式,尚不能滿足讀者個性化的需求。3)資源投入不足。高校圖書館要確保移動服務的效率及質量必然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財力以及物力資源。充足的資源投入才能保證圖書館軟硬件設施的完善。然而部分高校由于教育經費壓縮,再加上電子資源供應市場的價格波動,會給高校圖書館資源采購帶來一定負擔,影響整體服務質量。還有部分高校圖書館自身存在資源浪費的情況,部分閑置圖書資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另外,高校圖書館在移動服務方面缺乏專業性人才,存在人才瓶頸,對移動服務開展產生了一定程度阻礙。
4 完善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的相關建議
4.1 創新服務理念
高校圖書館要進一步完善移動服務,相關人員需要擺脫傳統理念束縛,創新服務理念。例如,在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開展過程中可融入“互聯網+”思維,利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對圖書館電子圖書信息資源進行深度加工,對相關資源進行整合分析,分類設置數據庫;又如,可借助二維碼推廣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用戶可通過掃碼方式獲得圖書館館藏信息或利用二維碼進行信息分享;再如,圖書館可引入AR或VR技術,構建虛擬化圖書館,這樣能夠為用戶提供多元化、嵌入式的可視化信息服務,更為形象地向用戶展示圖書館資源;另外,區域內高校圖書館可加強相互之間的合作,組建高校圖書館聯盟,實現區域內資源共享,進一步擴大高校圖書館資源覆蓋范圍,并減少資源重復建設,進一步提升資源利用率[4]。總而言之,高校圖書館要重視先進技術的利用,將現代互聯網技術、信息化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充分融入到移動服務當中,為廣大用戶提供可靠的服務。
4.2 拓寬推廣渠道
線上推廣方面,高校圖書館可在主頁上設置移動圖書館APP標題并附上鏈接、二維碼、下載指南以及操作指南等,或通過微信、微博等進行推送,便于用戶使用。線下方面,高校圖書館可與學生會、文學社等社團開展專項主題活動,吸引更多用戶投入到閱讀活動中,擴大高校圖書館的影響力。
4.3 推行個性化服務
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開展期間要充分融入個性化服務理念,化被動為主動,主動向用戶推送其需要的信息資源,提升用戶粘度,實現個性化內容定制。高校圖書館要充分利用APP功能,借助大數據技術對用戶閱讀行為習慣、需求偏好進行分析,根據其實際需求推送相關內容。例如,根據用戶歷史借閱、瀏覽、檢索等信息記錄判斷用戶閱讀傾向,從而為其主動推送其感興趣的圖書資源[5]。當高校圖書館要開展讀書會、閱讀沙龍、講座等活動時,也可向用戶以微信、短信等形式推送相關信息,引導用戶參與,從而將線上閱讀與線下活動結合起來,為用戶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體驗空間。
4.4 加大資源投入
高校要重視圖書館建設,特別是在圖書館移動服務方面應該加大資源投入,給予充足的人力、財力、物力支持。高校圖書館也要主動拓展資金來源,如爭取上級專項撥款、爭取學校傾斜力度等。同時要做好經費預算,對資金開支進行合理規劃,提升資源利用率,避免出現重復建設及資源浪費的情況。高校圖書館在獲得充足資金的前提下,要盡快更新軟硬件設備,可聘請專業機構合作開發移動圖書館平臺、定制移動APP等,進一步擴大移動服務的覆蓋范圍。另外,高校圖書館要注重專業人才培養,要制定長期人才培養計劃。在職人員除了要具備專業的圖書業務服務能力外,還要具備一定的信息化技術操作能力,以適應新形勢、新需求。高校圖書館可針對移動服務單獨設立技術服務部門,引入專業的信息技術人才,對現有人才隊伍進行擴充,將相關工作落實到位。
5 結語
現階段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還處于發展期,整個體系還不夠成熟。在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發展過程中,要創新服務理念,將被動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拓寬推廣渠道,推行個性化服務,并加大資源投入,不斷擴充移動服務資源及服務范圍,讓廣大讀者獲得優質、便捷的閱讀體驗。
參考文獻
[1]張偉民.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工作創新[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9(02):108-110.
[2]孫陽.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移動化服務探究[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8,34(04):59-60.
[3]孫勝良.移動信息服務在高校圖書館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傳播,2018,10(17):135-136.
[4]謝卓力.高校圖書館移動閱讀服務實踐研究——以廣東財經大學圖書館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8,38(07):42-44.
[5]高金花.高校移動圖書館服務模式探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13):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