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艷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和經濟體在創業教育方面取得的寶貴經驗,提出我國在創業教育中應完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設置、建立創業教師終身學習機制、創新創業教育新型教育模式、推進創業教育分類實施模式。
關鍵詞:創業教育;高等院校;經驗借鑒;經驗啟示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6年浙江省教育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項課題:“校園文化對提升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實施路徑探究”(項目編號:Y20163512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高校要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把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課程納入高校必修課體系,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結合、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1]。近年來,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通過理論課程、課外實踐較高地提升了大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亟待突破的瓶頸問題。西方發達國家較早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并取得寶貴經驗,積極借鑒他們取得的經驗,對提高我國創業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1 創業教育的國際經驗及啟示
在踐行創業教育方面,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和經濟體進行了積極的實踐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
1.1 美國的創業教育及其經驗
美國是世界上公認最早開始創業教育的國家,源于1947年哈佛商學院Mace教授為一百多名工商管理碩士開設的《新創企業管理》課程[2]。隨后,隨著硅谷的高度發展及其對創業知識和創業人才需求的不斷提高,美國的創業教育不斷發展,斯坦福大學率先在MBA教育層面開設創業教育的相關課程,1968年百森商學院將創業教育的相關課程推廣應用到本科生層面;20世紀90年代,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以及創新對于經濟增長作用的不斷凸顯,美國的創業教育進入高速發展期,一方面美國的創業教育從本科層面推廣到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層面,另一方面美國幾乎所有的高等院校均將創業教育納入高等教育的課程體系中。
美國在創業教育方面的主要經驗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高度的創業教育覆蓋體系。美國的創業教育對象涵蓋了從小學、初高中初級教育階段,大學本、碩、博為一體的高等教育的全過程,特別是在基礎教育階段開展創業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提高創業能力,其價值更多地體現在創業意識的培育;第二,積極的創業資金支持政策。為了支持創業者實踐創業理念,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專門成立了“小企業創新研究計劃”[3],美國聯邦政府通過資助或者貸款的形式向創業者提供資金支持;第三,全面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經過多年的不斷發展,美國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已經系統化,美國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既包括管理學的一般理論性知識,更多地向學生傳授商業計劃書的編寫、公司融資技巧、公司設立和運作中的法律法規等實戰性課程,從而形成了全面的、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第四,優質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在美國的創業教育理念體系中,優質的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創業教育有效性和針對性的必要條件。因此,美國各大創業教育主體特別注重高層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一方面積極聘請在各大公司中享有盛譽的職業經理人到高校為學生提供創業指導,另一方面派遣高校教師到大企業中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能力。
1.2 日本的創業教育及其經驗
日本是世界知名的具有較高創新能力的發達國家,而高水平的創業教育對于培育日本的創新能力、提升日本的經濟實力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1995年,《科學技術基本法》的出臺標志著日本創業教育的開端;2000年日本實施的《教育公務員特例法》允許國立大學、科研院所科研人員進行兼職,從而為國立大學、科研院所科研人員參與和指導創業教育提供了可能。例如日本早稻田大學利用晚間授課的形式實施創業教育,以提高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為目標,提供全方位的創業課程內容教育,吸引了大量學生參與其中。目前,日本超過一半的高等院校都已將創業教育納入高等教育體系,在教育內容、教育形式、實施主體等方面極具特色。
日本在創業教育方面的主要經驗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教育內容多樣化。日本高校創業教育內容分為基礎知識型和社會實踐型兩個層面,在基礎知識型層面講授一般性的企業管理、資本運作、法律實物等創業領域相關知識,在社會實踐型層面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例如向學生講授商務禮儀、商務談判技巧,企業計劃的制作、創辦企業經驗者經驗談等教育內容;第二,教育主體多元化。日本高校的創業教育不僅依賴高校傳統的師資資源,更注重從投資銀行、會計師事務所、評估師事務所、律師等行業聘請行業精英到學校為學生授課;第三,教育模式靈活化。日本在創業教育中充分考慮了教育對象異質性和對創業教育需求的差異性,相應開發了企業家涵養型、創辦企業者專門教育型、創辦企業的技藝輔助專業型、經營技藝綜合練習型等四種培育模式[4],在滿足不同需求的基礎上也極大提高了創業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1.3 歐盟的創業教育及其經驗
歐盟各成員國高度重視創業教育,其教育理念為創業教育是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創業教育向教育對象提供創業的基本知識、培育創業的基本理念,對教育對象形成正確的商業思維方式,提升經營能力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例如,荷蘭為了加強創業教育的組織領導,建立了由政府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企業家等共同組成的協調創業與教育發展特別委員會,該委員會負責創業教育資源的整合、創業教育項目的推廣及創業教師的培訓、創業教材的開發等工作;又如,為了形成創業教育的長效機制,法國建立了創業計劃培訓中心,該中心向學生傳授法律合同、融資計劃、商業計劃等創業知識,也為實際進行創業的對象提供數月乃至一年的創業指導[5]。
歐盟在創業教育方面的主要經驗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始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創業教育。與美國高度的創業教育覆蓋體系相同,歐盟的創業教育也從小學、初中等基礎教育階段開始,例如蘇格蘭推出了從5歲開始的創業教育項目,特別是政府配套資金的支持使得每個學生均可在12歲前獲得兩次到企業見習的機會;第二,通過創業競賽提高學生創業能力。為了深化學生對創業的理解和認識,歐盟通過舉行創業大賽進行創業教育,例如奧地利通過舉行《商業計劃書》編寫競賽的形式提高學生吸引投資者的能力[6];第三,提供差異化特征的培訓模式。由于個體在學歷、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創業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不能一概而論,應體現個體差異性,歐盟在開展創業教育過程中充分考慮了教育對象的異質性,在培訓方式、培訓內容方面提供具有差異化特征的培訓模式;第四,完備的創業教育教師培訓體系。歐盟認為有效的創業教育必須建立在高層次的教師隊伍基礎上,例如意大利積極推動教師到企業接受特別培訓、與企業家面對面交流,從而深化教師對創業的理解和認識[7]。
2 借鑒國際經驗提升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的政策建議
借鑒國外發達國家高等院校在開展創業教育方面取得的寶貴經驗,我國高校應完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設置、建立創業教師終身學習機制、創新創業教育新型教育模式、推進創業教育分類實施模式:
2.1 完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設置
我國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一方面拘泥于基礎理論知識的教育,另一方面課程內容聚焦于經濟管理學的相關知識教學,導致課程體系缺乏全面性。為此,我們一方面應在企業管理學、經濟學、市場營銷學等基礎理論知識教育的基礎上,增加商務禮儀、商務談判等實踐操作知識的教學比重,另一方面應在經濟管理學科教學的基礎上強化創業心理學、商業計劃制定、風險投資學等相關知識的教學[8]。
2.2 建立創業教師終身學習機制
縱觀美國、日本等國家,教師的持續學習在創業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這也正是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的短板之一。因此,應建立創業教師終身學習機制,一方面高校可以與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大型企業進行教師培訓合作,通過教師在企業中的短期培訓和實踐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創業教育教師自主學習的評價機制,將評價結果與教師職級晉升和激勵機制相結合,從而形成教師自主學習的制度保障。
2.3 創新創業教育新型教育模式
在傳統課堂教育模式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和創新新型創業教育模式。首先,將創業課程體系建設和創業課程教育納入高校學分管理,進一步提升創業教育在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其次,在傳統的課堂式創業教育模式的基礎上,通過積極開展大學生創業大賽等形式豐富創業教育的模式;再次,傳統的課堂式創業教育,可以積極吸收優秀企業家、投資銀行業的高級管理人員為學生進行授課;最后,建立產學研教育聯盟,學校與企業建立人才實訓基地,在開展創業教育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9]。
2.4 推進創業教育分類實施模式
因教育對象在知識基礎、知識結構、培養目標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創業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不應一概而論,而應根據對象的具體情況實施分類教育。例如,在理工科學生創業教育中應側重經濟管理類知識的深化,而文科學生應側重工程技術知識的補充;又如,面向職業教育對象應更多地側重創業實踐性知識的教育;再如,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創業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也應體現出一定的差異性,例如在低年級強化創業基礎知識的灌輸,而在高年級強化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10]。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部.關于做好2019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s3265/201812/t20181205_362495.html.
[2]周棟良.創業教育國際比較分析[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1:126-129.
[3]趙淑梅.斯坦福大學的創業教育及其啟示[J].現代教育科學,2004,11:24-27.
[4][9]鄒亮王穎.中外高等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的比較研究[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3,08:141-143.
[5][6][7]倉平,謝旭紅,王立新.大學生創業教育和環境的國際比較研究[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3:236-239.
[8]張文鐵.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以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為例[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2,06:145-147.
[10]王紅雨,閆廣芬.師生認知視野下的高校創業課程體系:問題描述與改進策略[J].教育發展研究,2014,05: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