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穎 王冠娟
摘 要:在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中,學生管理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應用型本科院校更要重視社會職場的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應用型教育管理。以往的“家長式”學生管理模式已經很難管理好當今的大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根據應用型本科生特點實行“12345”學生管理模式,做好在校生學生管理。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學生管理
2014年,教育部明確提出,要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引導一批本科院校想應用技術類高校轉型。應用型本科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實踐能力強和綜合素質的人才。應用型本科的發展,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近些年,一大批應用型本科院校隨之產生,越來越的應用型人才運營而生。學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重視采取有效的策略,制定“12345”學生管理工作模式,因地制宜,實現應用型本科學生管理。
1 堅持一個中心,樹立全面育人觀
堅持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工作中心,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與有效性。一是加強思想引領,引導學生始終堅持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的高度統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二是在以人為本的理念指導下開展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能夠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即能夠達到開發人才的潛力這一目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2 把握兩大“關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
2.1 做好新生接待和入學教育工作,把好大學入口關
新生教育是學生進入大學后的第一課,幫助學生樹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理念,明確大學四年奮斗目標。讓學生在低年級對自己有明確的自我定位,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學習。在高年級有利于避免就業迷茫。
2.2 做好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把好大學出口關
1)加強對畢業生的管理:實行輔導員與教師雙管理制度,規范畢業設計過程監控,多渠道關注畢業生中“重點人員”和“特殊人員”,及時了解掌握這些學生的動態,現階段均在可控范圍內,確保大四學生離校前安全穩定。
2)以考研為抓手,全面促進學風建設:針對部分學習較為優秀的學生大三期間通過考研動員、座談會,下寢室、進班級引導學生,廣泛了解考研學生的有關問題并及時提供幫助,營造濃厚的考研氛圍。
3)做好畢業生文明離校工作:完善學生的預警系統,加強監控,做好突發事件的預案,耐心細致做好畢業生離校服務工作,確保了畢業離校工作的安全、文明和有序。
3 守住三條主線,努力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校園
一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為長線,是建設和諧校園的根本點。堅持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根本,注重誠信教育。深入課堂、寢室,通過級隊會、班干部例會召開誠信教育主題會、簽訂考試誠信承諾書,通報反面案例等方式扎實做好學生誠信教育工作,營造考試作弊可恥的良好道德氛圍,所帶學生四年未有考試違紀處分。
二是以學風建設為主線,是建設和諧校園的切入點。建立優良學風班評比活動,以學風促班風。固定和隨機考勤方式相結合增加學生到課率,推廣無手機課堂,舉辦學霸寢室評比等活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另一方面,樹立優秀典型,以優帶差,實現整體成績上升。
三是以安全穩定工作為底線,是建設和諧校園的基本點。安全無小事,事事需留心。安全教育常態化,假前假后離返校登記制度化,定期組織學生參加安全講座。另一方面,強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消除安全隱患,班級干部及時反饋表現異常學生,及時關心,密切關注。
4 密切關注四類群體學生,維護校園安全穩定
1)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充分發揮調動班干部的模范、橋梁作用,主動工作意識,借助學生干部組織策劃、帶頭參加課外文體、科技活動。
2)加強心理問題學生管控。及時更新心理問題學生信息,做好心理問題學生管控,定期談話,密切關注。與學生家長保持長線聯系,經常講學生在校的情況及時反映給學生家長,實現學校和家長齊抓共管的局面,確保心理問題學生在校的安全問穩定。
3)密切關注學困生,消除學風建設死角。建立學困生檔案,定期談話,組織一幫一輔導,定期做好家訪工作,以多種形式與家長溝通,努力形成學校、家庭教育合理,促進學困生的轉化。
4)關愛貧困生,認真篩查貧困生檔案。避免“假貧困”學生,對于符合貧困認定條件的學生做到一生一冊,在獎、助學金評定過程中對于貧困生有所側重。
5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五進入”長效機制
進課堂,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效果;進公寓,經常深入宿舍與學生加強交流,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進網絡,建立班級微信群、QQ群,微博,搶占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進實踐,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外實踐活動之中;進思想;以院團委學生會為組織,扎實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王子鳴,高興成,管淑波.“學長制”在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管理中的發展模式及作用研究[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8,(1).158-161;
[2]霍永,張景鋒,吳姣.新升本的本科應用型院校加強學生管理工作探索[J].人才資源開發,2016,(12).16-17;
[3]魏洪素,劉洋,肖輝.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探討[J].人商業經濟,2014,(6).125-127;
[4]蔣毅堅,張樹剛.“受大眾化”高等教育階段地方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思考與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0,(12).
[5]汪先平.應用型本科轉型背景下學生管理工作初探[J].錦州一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8).94-96.
作者簡介
劉慧穎(1987-),碩士研究生,專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王冠娟(1986-),碩士研究生,專業:應用化學,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