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改英


摘要:工業制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生產設備在企業固定資產投入中占很大的比例,如何在資源既定的條件下,合理配置企業資源,實現更優的投入產出比,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焊接材料制造企業A甲車間擴產設備投入為例,在資源既定條件下,分析人工操作水平、核算方式、產能量化等影響因素,建立設備投入的經濟效益投入產出分析模型,定量測算生產設備的投入產出效益以及精確測算產銷平衡投資決策建議,為企業生產設備科學投資、改善運營管理提供決策參考。
關鍵詞:制造企業;生產設備;經濟效益;投資決策
一、產品需求預測
市場銷售部門根據國家所制定的民用采暖行業發展政策性指導文件及企業在行業中所占市場份額,預計市場需求50噸焊材(其中甲焊材30噸,乙焊材20噸)。生產部門現有產能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需購置4臺新設備,預計購入金額為12萬元。
二、確定車間人工變動影響因素的最優產能配置
在生產過程中企業需要投入多種要素,主要包含生產設備、廠房等固定投入要素和原材料、車間員工等變動投入要素。為了實現最大化的生產價值,需要企業制定生產中的最優投入要素組合,即合理配置資源。短期條件下,某一生產要素固定不變,最優產量水平和變動投入要素的最優使用量出現在邊際產量收益等于邊際要求成本的地方。
三、生產設備投資成本基礎數據準備
生產設備成本是指從設備購置引進直至后期折舊報廢處置的整個過程中圍繞該設備正常運行所必須發生的各項費用的總和,主要由以下幾部分構成:
(一)生產設備折舊費用,采用原值直線法計算,即生產設備原值/設備標準使用年限。
(二)車間員工及輔助管理費用,包括設備操作人員以及輔助管理人員的工資、津貼、獎金福利、差旅費、電話費、辦公費用等。
(三)輔料消耗及維修工裝費用,包括生產過程中實際消耗的輔助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生產設備維護、維修費用以及工裝配件。
(四)房屋使用及修繕費用及水電氣費用,包括廠房使用費用和維護費,生產車間耗用的水電氣費用。
為了保證生產設備投資效益分析的可靠性,本文全面考慮生產設備成本核算的各個方面,即生產設備投資成本=設備購置成本+運轉成本。
四、生產設備的經濟效益分析方法
對于生產設備投資分析而言,合理的經濟效益評價方法是準確獲取生產設備投資成本核算的關鍵和基礎。目前,常用的生產設備經濟效益分析評價方法有投資回收期法和投資收益率法以及盈虧平衡法,具體形式如下:
投資回收期法=生產設備投資總額÷生產設備年凈利潤(1)
投資收益率法=(生產設備年凈利潤÷生產設備投入總額)×100%(2)
盈虧平衡法=銷售量×(銷售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0(3)
其中生產設備年凈利潤是指該生產設備全年相關業務收入總額減去運轉成本后的凈值。
前兩種方法雖然計算方法不同,但其本質是相同的,都是通過分析在總成本核算模式下的投資總額與年凈利潤之間關系進行設備投資經濟效益評價。而第三種方法能夠幫助企業找到最佳資本機構配比,防止企業過度投資導致資源浪費或投資不足尚失盈利的市場機會,本文采用盈虧平衡法分析焊材生產設備投資經濟效益分析,具體計算過程如下:
(一)基本資料(見表1、表2、表3)
(二)投資決策數據分析
(1)參照一般車間員工的直接人工費
直接人工費:(應付職工薪酬不包含公司承擔的社會保險費及公積金)12萬元/年/人,55T/月
平均單位產量人工費=0.2元/kg
計算如下:
單位人工費及管理費用=0.2×3×(1+ 16%)=0.7元/kg
單位生產設備折舊費=0.7/13%×47% =2.5元/kg
單位輔料及維修費用=0.7/13%×10% =0.5元/kg
單位房屋折舊及維護費=0.7/13%× 20%=1.1元/kg
單位水電費=0.7/13%×10%=0.5元/kg
(新設備單位折舊費=120000/12/5= 2000元/月)
甲車間第四道工序變動加工費=5.3元/kg
甲車間變動加工費合計=16.8×60%+ 50.4×40%=30.2元/kg
甲車間固定加工費合計=3.6+1.0+2.5 =7.1元/kg
(2)銷售價格評估:
預計甲乙焊材銷售價格=50元/kg (不含稅41.7元/kg)
數據分析一:每月保本銷售量,要求利潤指標為10%
單位銷售量= (7.1+41.7*10%)/(41.7-30.2)=0.98kg
在確保每月銷售達到50T,最低銷售量為37.1T
數據分析二:直接人工總成本
(1)若達到銷售訂單:50T/月/10臺/4人,總人工費=4-4.1萬/月
(2)若達到預測產能:60T/月/10臺/4人,總人工費=4.3-4.4萬/月
A、若達到銷量50T,且目標利潤為10%,max人工總額= 50600/1.1=4.6萬/月);
B、年終獎勵按照公司實際利潤水平,重新計算獎金比例。
五、結論
通過焊材生產設備投資經濟效益分析模型,對某焊接材料制造企業A甲車間焊材生產設備進行購置前的可行性論證分析,獲取到影響生產設備經濟效益的關鍵要素。比較設備投入使用后的效益追蹤結果表明,成本效益分析法的應用,可以降低企業生產設備投資中的盲目性,提高生產設備使用效率,為企業生產設備購置提供科學依據,有利于提高企業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冬璆.全成本模式下單臺設備購置效益分析模型[J].財會學習,2018 (29):167-168.
[2]段艷秋.生產設備投資的多目標優化決策方法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 (5):38-39.
[3]蔣翔,周愛珍,黃來燕,et al.醫院全成本核算模式下大型醫療設備經濟效益分析[J].財會學習,2016 (18):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