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松 時巧翠
摘 要 理化檢驗廣泛應用于公安工作中,本文以浙江警察學院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學生為例,闡述了以科研項目驅動的理化檢驗課程教學改革,旨在為探討公安院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提供相應的依據。
關鍵詞 科研驅動 公安院校 理化檢驗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6.045
An Analysis of Research-driven Teaching Reform
for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spection
——A Case Study of Zhejiang Police College
QIAN Song, SHI Qiaocui
(The Crimi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Zhejiang Police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
Abstract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spection is widely used in police works, Taking the undergraduates in major of crimi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Zhejiang Police College as example, the new approaches of teaching reform about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spection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driving were introduced,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specific guidance for exploring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mode in police colleges.
Keywords research-driven; Police college;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spection;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科研與教學作為高等教育的兩項主要職能,科研驅動式教學模式對促進高等教育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可以激發學生研究興趣從而提升創新能力,有利于實現教師的教學與科研的有機結合。[1,2]理化檢驗廣泛應用于公安技術的各項工作中,在一些重特大案件的偵查和物證鑒定中更是具有關鍵性的作用。[3]理化檢驗是刑事科學技術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也是犯罪現場勘查能力的重要一環,因此理化檢驗課程的教學水平直接關乎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從2017年我們以科研項目為先導對理化課程的進行教學改革,培養學生成為適應公安行業需要的創新型卓越警務人才。
1 教改前理化檢驗課程存在的問題
1.1 教師隊伍的數量和結構不合理
在2017年之前,理化專業教師數量少,五年內僅有3名教師分別帶教過理化檢驗課程;學科背景較窄且不穩定,教師學科背景均為化學專業,其中具有博士學位僅1名。教師之間難以建立科研教學團隊,導致學科總體科研創新能力不強,學術水平不高。不能與時俱進,掌握最新刑事科學技術發展前沿的動態。此外專任教師還要定期進行訪學、掛職鍛煉。經常還需要帶隊負責各種重要集會、大型安保等,這些行政事務性活動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
1.2 部分教學內容陳舊,缺少新穎度
教學內容重難點不夠突出,重點部分講解不足,難點部分教的不透。理化檢驗的內容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總論、毒物分析、毒品分析及微量物證分析,共計48課時。教改前毒物分析課時占比最大,但是在公安實際的案例中,投毒、中毒類案件非常少見,而毒品分析與微量物證在許多刑事案件的偵查和訴訟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課時占比沒有體現出來。實驗實訓次數偏多,且多為驗證性實驗,科研創新性不足,與警務工作聯系也不夠緊密。
1.3 教學互動不夠,學生缺乏學習自主性
課堂教學以講授為主,教學語言比較樸實,課件制作不夠精煉,文字占據了大量篇幅,部分課堂播放視頻偏多,教師對板書也不夠重視,間接影響了學生的課堂筆記。課堂教學互動少,教師沒有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學生在課外的預習或復習的比例都不高,缺乏學習自主性。除此之外,畢業班的學生對理化檢驗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經過半年的實習后,單純以基層公安工作需求為導向,存在重實務經驗而輕理論研究的傾向。
2 以科研驅動理化課程的教學改革
2.1 調整教師隊伍,優化師資結構
為了加強一流學科建設,2017年學校啟動浙江省重點實驗室建設,刑事科學技術系依托實驗室平臺引進各類專業教師,成立理化教研組,由7名教師組成,全部擁有博士學位,其中高級職稱以上4名,學科專業涉及化學、生物及醫藥學類。與教改前相比,新的課程組教師具有數量多,學歷高,年齡輕等特點,并且學科背景更寬,人才結構更加合理。教師普遍具有較高的科學素養和科研能力,近2年內主持承擔了國家重大專項課題4項,省部級課題3項。發表論文14篇,其中SCI收錄12篇,授權發明專利5項(表1)。穩定的教師隊伍是刑事科學建設的人才保障,其科研成果為也理化教學改革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支撐。
2.2 以科研為先導,調整更新教學內容
課程組立足公安工作實戰,以刑事技術問題為導向,并以毒品技術防控為突破,對相關課程設置進行了重大調整,首先根據學校最新版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理化檢驗教學大綱,在總課時不變的前提下,增加理論課程,精簡實驗實訓。理論課中毒品篇增加了新型毒品及禁毒防控研究的內容(3學時),微量物證篇增加了爆炸物化學等內容(3學時)。實驗實訓的減少6學時,但整體內容更加精煉且更加貼近各市縣局理化檢驗的實際工作,并且讓學生提前進入實驗室,學習相關儀器的基本操作,包括液相質譜分析,氣相質譜分析,掃描電子顯微鏡及紅外光譜分析等。[4]其次將最新的科研動態和學科科研思維融合到課程的教學中,密切關注國內外理化研究的最新進展,適時更新教材教案,保持教學內容與時俱進,同時將課題組的相關研究成果及時的引入到教學中,做好科研對教學的服務(表2)。除此之外,認真指導學生積極申報并參與各類科創項目,培養學生對科研的興趣,加深對理化檢驗課程的理解。
2.3 以學生為中心,轉變教學方式
從2016年開始,連續三年對我校刑事科學技術專業的學生進行教學問卷調研并根據結果反饋進行改進。首先轉變教學方式,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一方面繼續保持良好的師德師風,認真制作課件,精心組織教學,維護課堂秩序,認真書寫板書,核查學生筆記。另一方面,做好教學互動,教學語言更加幽默生動,加強問答環節,活躍課堂氣氛。其次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延長課堂教學時間。在一些教學重難點問題上設置任務,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分工協作自主解決問題并進行演說報告。指導學生通過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更加系統地學習理化課程(表3)。此外在課程結束后,繼續鼓勵學生在畢業設計時考慮理化方面的選題,將所學專業知識學以致用,促進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
3 結語
刑事科學技術是我校重點建設專業,2012年被評為省級重點學科。為了進一步推進一流學科建設,學校大力引進青年教師,以刑事科學技術系為主體組建了浙江省毒品防控技術重點實驗室。理化組教師依托實驗室平臺,以毒物毒品研究為突破口,以科研創新為驅動,對理化課程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探索。
毒品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國際性的大問題,是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2017年中國吸毒人數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18%,全國破獲毒品刑事案件14余萬起,繳獲各類毒品89.2萬噸,毒品濫用問題總體仍呈蔓延之勢,毒品種類、濫用結構發生新變化。[5]理化檢驗課程中涉及毒物毒品的內容約占2/3,因此將實驗室在研的相關項目引入到教學中是一種嶄新的嘗試。
經過2年多的教學改革,理化檢驗課程的教學質量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方面以科研創新為驅動,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授課技能都有所提高,教學評價達到優秀,教學業績排名大幅上升,教學效果顯著。另一方面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調動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意識以及自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明顯提高,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6]此外,教學改革反過來又支持科研工作的開展,先后有近1/4的學生參與實驗室各類項目中,并在實驗室的日常運轉和維護發揮了積極作用。這次教學改革實踐說明科研驅動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創新能力,促進教學與科研的有機結合,加強師生的良性互動,實現教學相長的目的。最后我們也要注意避免科研脫離公安實踐,科研與教學失衡等問題,繼續深入推進科研驅動式教學改革,提升公安高等教育水平。
*通信作者:錢松
【項目基金】浙江省基礎公益研究計劃項目(No. LY19H28003),浙江警察學院教改課題(20170109)
參考文獻
[1] 褚祺.科研驅動式教學對提升高校教師教學水平的路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7.
[2] 鄭尚植.科研驅動式教學模式實踐探析[J].石家莊學院報,2016.18(02):132-136.
[3] 金建中.刑事科學技術理化檢驗鑒定工作面臨的新情況及發展趨勢[J].甘肅警察職業學院學報,2013.11(02):55-56.
[4] 徐昕怡,許華玉,靳桂民,等.各國藥典理化檢驗方法通則(附錄)概況分析[J].中國藥學雜志,2018.53(15):1323-1332.
[5] 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2017中國毒品形勢報告[R].北京,2017.
[6] 劉淑芳,王淑娥,郭冬梅.以學生為中心的衛生理化檢驗實驗教學改革[J].基礎醫學教育,2019.21(02):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