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振州
摘 要 信息化時代,快速發展的網絡科技具有二重性,其高速在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同時,又帶來了許多新問題、新麻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輔導員應該理智分析網絡帶來的挑戰,改進工作方法,創新工作理念和思路,加強新形勢下大學生在網絡環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通過對網絡時代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網絡科技的快速發展對高效心理健康教育所產生的影響,探索在網絡時代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工作新思路與新路徑。
關鍵詞 網絡時代 大學生心理健康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6.074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twork Era
GE Zhenzhou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116)
Abstrac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has duality. Its high speed not onl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but also brings many new problems and troubles.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ors and counselors should rationally analyze the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network, improve working methods, innovate working ideas and ideas, and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n the network er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on efficien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explores new ideas and new way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network era.
Keywords network era;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coping strategies
當前,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和發展,人們日常工作、生活和學習中都會頻繁接觸到網絡。身處于網絡傳播與發展較密集的環境中,大學生們無疑成為網絡中最活躍的群體。對于價值觀尚在成型的大學生來說,網絡中部分不負責任的言論信息會直接影響他們的認知能力和水平,對其身心健康發展與行為模式產生較大影響。對此,作為大學生們重要的引路人,高校要對網絡時代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變化以及所產生的影響有準確的認知,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減少網絡帶給大學生的負面影響,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維護和促進作用。
1 網絡時代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
在網絡科技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們的負面心理狀況主要有如下的特點:
(1)信息量大、深入性低。網絡能夠提供豐富、廣泛、即時的信息,使得當代大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掌握世界各地的各種信息,[1]網絡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提供了充足的養分,成為了大學生開拓視野、了解時政形勢的新媒介,然而,種類繁多的信息內容使得學生們每日能夠獲取的信息量飛速增長,這導致大量的閱讀時間被娛樂化信息占據,同時,大學生在閱讀的深入性上大幅降低,只是浮光掠影、走馬觀花,更談不上對獲取信息的思考和審辨,造成了對信息的批判性低、接受性高,從而產生認知偏差。
(2)網絡依賴、缺乏創新。強大的網絡平臺大大提高了信息的搜索效率,解決了傳統查閱資料、獲取信息過程中的諸多不便。網絡搜索高效、便捷的特點,以及其強大的信息篩選功能,也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改變著大學生的思維模式,使得大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上逐漸產生了網絡依賴的行為習慣和心理狀態。對網絡的過分依賴會局限大學生的思維,抑制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會將學生禁錮在固有的思維模式中,使得大學生缺乏實踐精神和創造力。
(3)耗時較長、利用率低。如今,高校學生們身處于物質充沛、生活豐富多樣的時代,他們是接觸和體驗新鮮事物的排頭兵和主力軍,這無疑對他們相較于其他群體能夠更快速地適應網絡時代的新環境。大學生每天耗費在網絡上的時間很多,他們習慣了時時刻刻被電腦和手機包圍的生活,但是,長時間進行網絡信息的瀏覽,卻主要以無目的性的瀏覽為主,這使大學生對網絡信息的篩選和接收缺乏針對性和集中性,從而使學習和工作的效率下降。
(4)網絡表達強、人際溝通弱。QQ、微信、博客、微博、貼吧等網絡平臺為當今大學生提供了信息分享和交流的渠道。然而,網絡社交平臺更多的是記錄和表達某一時間的情緒狀態,缺乏人與人之間在現實生活中溝通交流的情緒互動以及快速思考與反應的能力,不能構成完整的人際交流關系。這會導致大學生們的溝通能力趨于降低,同學間交往過程中頻繁產生矛盾和沖突的問題也隨之而來,更嚴重的會使學生形成焦躁、自閉的性格。面對生活中面臨的種種問題,部分大學生又會返回到網絡的世界中尋求安慰,這致使學生逐漸遠離現實生活中與他人的交流,對學業和生活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2 網絡時代下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
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新環境新形勢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出現了新的特點。傅榮[2]認為網絡心理教育包括網上心理培養、網上心理訓練、網上心理輔導、網上心理咨詢、網上心理測驗、網上心理診斷、網上心理治療等。魏榮[3]指出,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運用網絡技術及相關功能,以多種方式幫助來訪者解決心理問題,提高其心理素質水平的過程”。這些界定把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理解為網上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網絡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工具或媒體。
網絡時代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輔導員充分發揮網絡平臺的作用,通過多種方式積極采取措施,幫助大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分析和解決大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面臨的各項問題,引導大學生進行自我認知、自我重塑。在網絡時代下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多元化
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其教育模式會受到諸多限制,并且教育效果受外界因素影響很大。而在當今的網絡時代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得到了極大地拓展,大學生可以利用網絡在線學習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獲取世界各地優秀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4]這打破了傳統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大大提升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此外,網絡能實時的記錄并保存交流和學習的內容,方便進行回顧和總結,進而可以促進自身的成長發展。
2.2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交互化
傳統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缺乏主動性和針對性,大學生更多的是聽講,而非主動地學習,這導致對部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了表面文章,難以解決他們當前面對的現實問題。網絡時代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依托可靠有效的互聯網平臺,實現了點面的結合,它將全世界各地的教育資源進行了整合,并切實拓寬了教育途徑。此外,網絡時代下的新型教育模式可以打消大學生的心理顧慮,保護個人隱私,從而有效地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通過微信、微博、QQ空間等網絡平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及時掌握大學生的心理動態,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和交流。這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大學生在新形勢下構建起一種全新的關系,在這種關系結構中,大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起到幫助和引導的作用,培養當代大學生敢于表達和自查自愈的能力。
2.3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效率的最大化
依托網絡尤其是新媒體平臺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極大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首先,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受限于時間、空間,接觸到的學生有限,具有一定局限性。而受益于網絡的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夠線上線下相結合,在同一時間為多名大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其次,網絡中匯聚有來自全世界的文化知識,可以讓大學生根據個人的愛好自主的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從而實現自我教育,突出了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大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實際需求,構建師生互動、朋輩支持的網絡平臺。這種以大學生個人為核心的網絡平臺填補了以往心理健康教育的空白,也極大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
3 網絡時代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體策略
3.1 創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從根本上來看,網絡的出現打破時空局限,使隨時隨地、隨時隨刻開展工作成為可能。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情勢所需,更是必然之勢。因此,要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在固有的傳統模式之上有效利用網絡資源,將新時期的發展和變化與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結合,取長補短,共同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長足發展。
3.2 構建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在實際的實踐中進行整體布局,推行系統化的教育工作體系,建立網絡時代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5-6]也是當今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需要把網絡平臺作為活動主陣地,與時俱進開展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高校需要主動打破時間和空間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積極設立網絡精品課程,為學生提供個性、自主的學習空間,讓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學習,進而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行為。其次,相關部門應盡快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網站,并在此基礎上搭建網絡化系統。再者,要進一步制定相關法律規定,營造良好網絡風氣。
3.3 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自主、互助網絡體系
新形勢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論指導和大學生自主學習、互相幫助意識同等重要。網絡可以開闊視野,擴充當代大學生的知識儲備,是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相應的,大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知識也由過去的被動接受變成如今的主動探索。為此,高校需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強化隊伍建設,指導大學生心理自助中心活動開展,構建大學生自主心理健康教育網絡系統,充分培養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能力,[7-8]提高大學生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調節能力。
4 總結
21世紀是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在網絡時代的大背景之下,我們要著眼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切實有效的網絡心理教育工作,積極探索新時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與時俱進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優化心理健康教育環境,引導大學生提升思辨能力和自我調控能力,使他們在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時能夠不斷地完善自己,有效地選擇對自己的成長、成才有用的信息,努力成為新世紀中大有作為的新一代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效靖.網絡發展對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影響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6.2(5):138-138.
[2] 傅榮.網絡教育、網絡心理教育與青少年心理健康[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1(4):48-50.
[3] 魏榮,魏婧.高校網絡化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瓊州學院學報,2004.11(4):25-26.
[4] 羅琴.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立體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J].考試周刊,2012(50):158-160.
[5] 周媛媛.基于網絡平臺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機遇與挑戰[J].時代教育,2016(9):113-113.
[6] 袁孝珺.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實困局與多重突圍[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4):56-57.
[7] 王欣.大學生心理社團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2012.
[8] 黃國輝.淺談高校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模式[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6(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