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 褚旭麗 吳玲玲

[摘 要] 目的 探討延續性護理干預對早產兒合并單純房間隔缺損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在我院出生的合并房間隔缺損的早產兒46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患兒出生的順序進行編號,奇數為觀察組,偶數為對照組,每組23例。對照組采用普通護理干預模式,觀察組采用延續性護理干預模式,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兒在身高、體質量及患兒家長滿意度方面均高于對照組的患兒,再入院率低于對照組患兒。結論 延續性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房間隔缺損早產兒的生存質量,減少再入院率,提高親屬滿意度,為房間隔缺損患兒的進一步康復提供有利條件。
[關鍵詞] 延續性護理;早產兒;房間隔缺損
中圖分類號:R541.1;R473.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816X(2019)03-0281-02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9.03.028
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大提高了早產兒的生存率,但早產后遺癥,如一些功能閉合的延遲、心理發育的遲緩,出院后易持續生病等情況仍頻繁發生[1]。房間隔缺損在早產的嬰幼兒中經常發生,但部分具有自然愈合的趨勢[2]。本癥由于存在心房水平血液的左向右分流,右心房右心室除接受腔靜脈回流外,還接受左房分流的血液,致使右心容量負荷過重,故在疾病后期可以出現右心衰竭,出現頸靜脈充盈、肝腫大、水腫等表現,但不同的內外因素對患兒的影響,會使患兒出現不同的結局。現就我院早產合并單純房間隔缺損的患兒進行延續性護理干預,目的是為了探究延續性護理在實際應用當中的效果及對患兒生存質量的影響,為房間隔缺損患兒進一步診治提供有利條件?,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到2018年4月在我院出生的合并房間隔缺損的早產兒46例,根據患兒出生的順序進行編號,奇數為觀察組,偶數為對照組。觀察組23例早產兒中男嬰占56.52%,女嬰占43.48%,出生胎齡為(32.62±2.34)周,出生體質量為(1593.41±578.12)g。對照組23例早產兒中男嬰占52.17%,女嬰占47.83%,出生胎齡為(32.52±2.35)周,出生體重為(1598.84±489.23)g。早產主要原因為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壓、胎盤早剝等。觀察組出院前體質量為(2374.31±752.32)g,身高(43.82±1.35)cm。對照組出院前體質量為(2331.45±683.63)g,身高(43.51±1.47)cm。出院前兩組患兒心功能均正常,心臟射血分數大于50%。在早產原因、出生胎齡、性別及出生體重等方面均無統計學差異。入組標準:所有新生嬰兒的胎齡<37周,出生時的體質量<2000g,除房間隔缺損外無其他合并癥。本研究已獲得湖州市中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出院前兩組患兒家長均獲得常規健康教育,包括如何進行沐浴、撫觸、皮膚護理,臍部護理、眼、口腔護理,喂養、奶具如何消毒等。對照組出院后僅按時常規門診隨訪。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延續性護理,以微信、電話交流及上門隨訪的形式進行。科室安排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進行回訪、指導,每兩周一次,回訪時間6個月。具體內容包括:(1)飲食指導:提倡母乳喂養,指導家長及時識別母乳不足的表現,必要時添加配方奶,及時添加輔食,根據患兒自身情況指導家長給予補充必要的維生素等,指導家長學會觀察大小便情況,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并調整飲食。(2)病情觀察及預防:指導家長學會觀察患兒的面色、神志、哭聲的變化,及時評估。教會家長常見病如:肺炎、胃腸炎、尿布疹、病毒疹、佝僂病、貧血等疾病的防護技巧,遵醫囑按時用藥。(3)合理的休息與運動:多曬太陽,避免過度哭吵,適當運動,防止勞累過度,增加機體消耗。(4)早教指導:根據患兒的矯正胎齡進行不同的早教,如抓物、翻身、聽兒歌,促進心智發展。(5)對患兒家長給予心理輔導,及時解答家長提出的疑問,與家長多交流,使其克服養育壓力及負面情緒。
1.3 觀察指標:本次研究主要對兩組護理前后早產兒的發育狀況(身高、體質量),再入院率及家屬的滿意度進行觀察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8.0版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應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早產兒在隨訪的過程中,觀察組1例,對照組2例因房間隔分流量過大,經上級醫院實施房間隔修補術,余未出現明顯并發癥。經過統計分析,兩組患兒的身高、體質量兩項指標在1月、3月齡時無顯著性差異,在第6月齡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早產兒出生6個月中的再住院率及親屬滿意率情況比較,觀察組再次住院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的存活率也得到相應提升,而患兒出院后仍然面臨多種問題影響其體格發育以及神經發育,也增加患兒母親內心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3,4]。相關研究表明,相對于短暫的住院治療是無法完全滿足改善早產兒健康狀況的需求,而長期家庭延續護理更為重要[5,6]。房間隔缺損會導致嬰幼兒出現反復的呼吸道感染,生長發育緩慢、消瘦等表現,情況嚴重甚至會出現心力衰竭。但自覺癥狀輕微者可密切觀察、護理,適時可在學齡前進行手術。如出現右心進行性增大者,可考慮手術;肺動脈高壓仍有左向右分流者,應爭取手術;逆向分流者,是手術的禁忌證。本研究中觀察組1例,對照組2例因房間隔分流量過大實施房間隔修補術。積極鼓勵父母參與早產兒的院外護理及親子互動,將有助于提高早產兒的生理及智能方面的發育[7]。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兒在延續性護理干預前后,身高和體重均高于對照組,說明實施延續性護理能夠對早產兒的生長發育提供幫助。此外,還發現通過延續性護理干預的早產兒再次入院率低于對照組,這與其它研究結果相一致[8]。房間隔缺損的早產兒由于其右心負荷較重,延續性護理可以及時幫助家長盡量讓孩子保持安靜、避免劇烈哭吵活動;在患兒出現生長發育落后時,及時指導家長就醫,母乳不足時及時添加配方奶,為生長發育提供足夠的能量,改善早產兒的身體健康狀況,從而減少其它各類疾病的發生,減少了早產兒家庭的經濟負擔。
本研究亦對兩組早產兒家屬對于護理管理中的滿意度情況進行比較,發現家屬對于觀察組中護理管理的服務態度、業務水平及素養均高于對照組。有研究表明延續性護理能夠積極改善早產兒母親的情緒與行為,有利于向母親角色的轉變[9]。對于減緩目前的醫患矛盾亦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Gasparini R, Champagne M, Stephany A, et al. Policy to practice: increased family presence and the impact Oil patient arid family centered care adoption[J]. J Nurs Adm,2015,45(1):28.
[2]管琰,楊磊,錢建清,等.影響新生兒Ⅱ型房間隔缺損自然愈合危險因素的臨床研究[J].中華臨床醫師(電子版)雜志,2016,10( 15):2232-2235.
[3]顧建偉,史婧奕,范巧玲,等.延續護理在極低出生體重兒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2):107-112.
[4]方嬌嬌,張嵐,殷秀,等.延續性護理模式對早產兒母親育兒認知與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8):938-943.
[5]何瑞玲,朱群英,王藝遐,等.以家庭為中心護理模式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生活質量的影響[J].西南國防醫藥,2018,28(4):388-389.
[6]Smith J, Swallow V, Coyne I. Involving parents in managing their childS longterm condition-a concept synthesis of family centered care and partnership in care[J]. J Pediatr Nurs,2015,30(1):143.
[7]劉桂華,錢小芳,歐萍,等.延續性護理干預對極低及超低出生體重早產兒生長發育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6):697-702.
[8]楊占華,周飛燕.出院后護理干預對極低體質量兒生長發育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23):2969-2970.
[9]錢小芳,劉桂華,歐萍,等.延續性護理對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母親心里影響的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5,4(12):246-250.
(收稿日期:2018-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