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聽、說、讀、寫四個基本技能中,聽是最基礎的。因此聽力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有著重要的地位。本篇論文介紹了現在小學生英語聽力教學的情況,并分析了小學生英語聽力薄弱的原因,同時作者對如何提高小學生英語聽力能力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小學生;聽力能力;原因;策略
【作者簡介】許巧巧,寧波市寧海縣桃源中心小學。
聽、說、讀、寫是學習和運用語言必備的四項基本技能。聽、說、讀、寫這四項基本技能又以“聽”為首,可見“聽”是非常重要的。 “聽”是為下一步的“說”奠定基礎的。人們要想在人際交往中自如地運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意圖,“聽”是最關鍵的。在小學階段,學習英語一條基本原則是“聽說領先,讀寫跟上”。因為沒有了“聽”的輸入,何來“說”的產出,用英語交流也就無從談起。因此英語聽力對學習英語是十分重要的。每一個英語教師應在教學生學習英語時注重提高其聽力能力。
一、小學生英語聽力的現狀及影響其發展的原因
1.小學生英語聽力的現狀。隨著年級的增長,英語課本的詞匯量、文本和知識難度的逐步增大,絕大部分的教師和學生將重心放在了背單詞、學語法上。但事實上,正是這種對聽力教學的忽略才引發了當前小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較為薄弱的現狀。只要聽力語速稍微快點,很多學生就聽不懂,更開不了口。以我所在學校為例,我所教的五年級有9個班,平均每班50人左右,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存在著聽力障礙。他們認為全英文教學的英語課聽不懂。
2.影響小學生英語聽力發展的原因。
(1)短暫記憶弱,信息“要領”抓不住。對于句子當中出現的人物、地點、時間、交通方式、顏色等信息,學生是比較容易捕捉的,但倘若一句中出現多個信息,或出現多種時態,多個人物比較等,他們便會顯得緊張焦慮,不知所措。
(2)詞匯量不足,課外相關知識欠缺。課外知識是最難以面面俱到的。英語當中有時候同一個意思可以有好幾種不同的表達方式。或者幾個單詞組合,如:black tea, green hand, It rains cats and dogs. 我們就不能單純的以字面意思去解釋了。
(3)缺乏聽力技巧,傳授的方法“知而不用”。在英語試卷講評時,面對錯題,我經常會問聽問句選答句要注意什么呀?學生都會說聽關鍵詞,注意人稱、時態、特殊疑問句注意特殊疑問詞等。但是一到關鍵時候他們就毫無章法。在英語課堂中學生也是如此。即便是“知其然”,也未必能夠復述出“所以然”。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若不頻繁地強化學生的聽力技巧,發展下去的結果必然是學生“知而不用”,等于不知。
二、有效提高小學生英語聽力的途徑和方法
1.盡量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創造語言環境。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我們的學生學英語時聽力的主要來源就是在英語課堂上。在缺乏英語語言學習環境的基礎下,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課堂上多為學生創設語言環境,必須多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教師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可以給學生創建一種英語浸泡式的學習環境。學生要提高聽力技能,就得多聽多思,當學生聽得多了之后,在語感方面就會比較敏感,在語音和單詞的辨識方面,更為擅長。學生剛剛開始接觸英語時,對于英語是完全陌生的,因此會聽不懂教師的指令。教師不能因為這樣就不使用課堂用語。像Class begins. Sit down, plea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 Open the book. Turn to Page---. Listen to me! Read after the tape. Follow me, please!等等,這些簡單的課堂用語只要反復使用,時間一長,學生聽多了也就耳熟能詳了。只有在課堂中盡量避免用漢語講述或復述,遵循“由易到難、逐步深入,語速由慢到快”的原則,持之以恒地用英語授課,并借助豐富的體態語言,使學生逐步沉浸在英語的氛圍之中,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的習慣,通過課堂的不斷訓練,學生們的聽力水平才能不斷得到提高。
2.激發學生聽的興趣,促進聽力發展。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課程標準》中也提到,興趣能轉化為學習的動力,促進智力的發展,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激發出學生愛聽的興趣,才能提高他們的聽力能力。
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進行英語聽力教學時,應該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利用互聯網、課件、手機App點讀軟件等多種教學用具,為學生提供文本、錄音、圖片、視頻和動畫。鮮明的圖像、規范的讀音能夠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同時我們也當創設良好的學習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果。在當今互聯網時代,我們通過現代教學媒體,還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地道的英語影片、動畫片等,如《Puss in Boots》、《a Bugs Life》、《Home ?Alone》、《The Lion King》等。學生通過看感興趣的英文電影來學習英語,電影的情節能夠很快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不經意間鍛煉了聽力能力。一部好的電影,也不僅幫助學生學習英語,而且有助于他們學會友愛、親情、努力、善良以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教師也可以偶爾在課堂上教唱一些簡單的英文歌曲。例如,這學期我就教唱了一首《little love》。我原本以為學生英語沒學好,肯定得花很長時間才會學會這首歌曲,沒想到只花三節課學生就會唱了,連平時成績不怎么理想的孩子,學歌時也很認真。從這一件事可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知原汁原味的英語,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多種教學方式,培養聽力能力。
(1)聽仿結合,培養良好語感。提高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是提高他們聽力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我們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多跟讀錄音,多模仿標準的語音語調。其次,要多背誦單詞、對話以及其他一些比較常用的口語表達方式。只有語言感知能力提高,小學生的聽力能力才會真正提高。
(2)以讀促聽,提高聽力能力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還需要大量的語言輸入。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往往會忽視自我語音反饋方法,即朗讀。朗讀能使我們通過自我語音反饋,促進語音識別系統的發展和完善,朗讀還能通過加強語言的音、形的關系來實現語音識別系統和文字識別系統之間的轉化,從而提高我們的聽力水平。
(3)以說促聽,聽說同步提高。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僅僅依靠聽力訓練,而不練習說英語,英語教學就會顯得比較乏味,教學也會顯得比較機械,不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效果也會不明顯。因此我們日常教學要將聽力訓練和口語訓練結合在一起,做到聽說結合,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那么如何培養小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習慣呢?我采取的方法是利用課前 5 分鐘的 report。我根據學生們比較熟悉的人和事來進行話題的確定,并且給他們提供關鍵詞和句型,讓他們提前一天準備,依次輪流。只要做到長期堅持,小學生聽說能力就會逐步提高。
4.運用方法,進行聽力訓練。在大量積極主動的聽說基礎上,教師教會學生進行各種聽力訓練的方法,那么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就會事半功倍了。
(1)緊抓要點。即抓住主要內容和關鍵信息。教師要教會學生集中注意力于一些特定的信息詞, 要捕捉關鍵詞,搞清“who,where,when,what,why, how”等問題。“5w+h”這幾個關鍵問題是小學生非常熟悉的,而且必須掌握的。捕捉關鍵詞是聽力訓練中的一項重要技能。教師要指導學生糾正每個詞平均分配注意力的錯誤方法。教給學生邊聽邊簡單記錄的方法來鍛煉聽力。
(2)學會預測。預測就是對即對將要聽的材料的語句成分的預料和內容情節的期盼和估計,以及根據上下文對熟悉或者沒聽清部分進行猜測,也就是根據所聽材料進行推理、判斷,從而得出結論。比如,我們在做聽問句選答句時,先讀選項,例如:A Its Feb. 28th. B Its Tuesday. 讀完選項就可以預測接下來的問題可能是提問日期(date)或者是星期(what day)。學會預測是非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的。
(3)聽寫結合訓練。聽寫這一手段經常被用來訓練聽力。實踐證明它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從字母、單詞到句子、短文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聽寫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學生既可聽錄音寫,也可聽老師說的寫或同學互相聽寫。聽力的題型也是形式多樣,有聽選單詞,聽音判斷、聽音填空、聽音選擇、聽問句選答句等。我們的聽寫練習最好在鞏固課、復習課或綜合課的鞏固教學環節進行,這樣就不會影響上課的英語氣氛。同時我們也要限制聽寫時間,傳授檢查方法,掌握聽的效果,要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自檢的習慣。
雖然,在日常教學中,小學英語聽力教學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是學校、教師、家長對英語的重視程度的提升,這些問題都能夠得到解決。只要英語教師發揮主動意識,善于學習,善于總結,不斷嘗試先進的聽力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小學英語聽力的水平一定能夠得到大幅提升的。
參考文獻:
[1]戴英.淺談小學英語聽力教學的策略[J].南北橋,2017(4).
[2]沈云.小學英語聽力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