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融合是“互聯網+教育”的時代要求,是學生個體綜合素質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初中英語學科和信息技術學科的自身發展的需要。本文就從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融合教學出發,從多個環節進行了有效融合分析。
【關鍵詞】初中英語;信息技術;課程融合
【作者簡介】李天影,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二十三中學。
一、問題提出的理論與現實背景
1.學生的實際需求。現如今的初中生是伴隨著智能互聯網時代長大的一代。互聯網、信息技術與他們而言,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教育是消極逃避還是積極引導,這代孩子已經暴露在網絡世界當中。所以我們有太多太多需要教給這孩子們的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然而,只將信息技術獨立地只是作為一門學科來傳授,無論從學生興趣上還是從學習效果上,都會大打折扣。相反,如果將信息技術,將互聯網思維這些理念作為具體學科教學的資源和媒介,在具體的學科教學活動和學習任務中融合信息技術,才可以真正達到互利共贏,融匯貫通的學習效果。
2.“互聯網+”的社會現實背景。從當前社會環境來看,在我國政策引導和互聯網經濟的催生下,“互聯網+教育”逐漸深度融合,傳統的一間教室,一個老師和一群學生在新的網絡環境下逐步變成一個終端,一個網,千萬的學生自由挑選千萬的優質課程和優質的教師資源。這給課堂教學也帶來了很大的變革與沖擊。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打破傳統教學的時間空間限制,利于學生自主把握學習節奏進行個性化的因材施教,利于促進教育均衡,打破因為地理因素限制導致的學習資源不均等。海量的,地道的英語教學素材都可以通過網絡便捷獲取。人機交互,多屏交互等互動方式讓課堂的交流方式變得更加豐富和靈活多樣。
3.英語學科和信息技術的融合需求。英語學科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其本質和功能應該是交流。從教學大綱的要求上看,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著眼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而不僅僅是著眼于應試能力和成績的提高。信息技術的引入能從課程資源的改變,教學方式的改變,交互方式的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評價方式的改變等各個層面促進英語學科教學目標的達成。信息技術與英初中英語學科的有機融合,能使各種教學資源、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經過整理、組合,在整體優化的基礎上產生聚集效應,從而促進傳統教學模式的根本變革,同時促進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與教學模式的變革,達到培養初中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標。
二、課程資源有效融合策略分析
1.課前準備環節。做好課前準備是教好一堂英語課的關鍵。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英語教師課前準備是否充分,直接關系到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英語教師在備課環節應該結合本單元的話題和核心知識點,在網絡上篩選難度適合,話題貼近生活,熱度比較高,材料比較地道新穎,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素材,首先對教材內容進行融合。實現用教材教學而非教教材。并且在此過程中,給學生布置一些預習任務,讓利用互聯網資源參與到集體備課的過程中來。這個過程是一個定向的網絡信息收集作業。可以借機達到學科的預習效果和學生的信息查找融合能力的培養,還可以預先好組別和不同主題,讓學生實現小組內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培養合作能力。此外,利用學生找來的素材組織教學更加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上課環節。在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融合的課堂上容易出現兩個極端,第一種是把信息技術僅僅停留在PPT和白板代替傳統黑板,電腦代替收音機的階段。沒有實現信息技術對教與學以及課堂交互方式的深度影響。第二種是不顧英語教學的實際需求,為了炫技而使用各種的多媒體手段,結果導致手段和內容無關,學生的注意力嚴重分散,老師忙于操作無暇教學的尷尬局面。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和教學活動時就應該明確目標。
例如:導入環節,可利用網絡在線游戲軟件Kahoot進行一個在線小調查游戲來引入話題并復習學過的句型。我們教師事先在網絡平臺上設計好問題界面,學生通過我們提供的游戲碼通過手機或者平板登錄并且進行在線答題,我們的大屏幕可以實時顯示學生的答題動態和結果反饋。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感,也可以立即獲得所有學生的反饋信息供大家交流。電教技術的使用可以增大交互活動的廣泛性,讓反饋更加及時,游戲式的活動界面也可以讓學生更加感興趣。與傳統的調查題引入相比,這樣的方式可以讓統計更精確直觀,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全班學生參與,游戲化的氛圍也可以讓學生更加感興趣。但是實際操作中同樣會出現弊端,第一是學生需要有手機或者是平板的硬件保障,教室需要網絡覆蓋,操作過程也許會因為學生太興奮而超過預定教學時間。教師應注意這類弊端的出現。
又如:復習環節,可利用“頭腦風暴”對句型做一個歸納和總結。通過第一個環節的在線測試學生已經接觸到了常用的一些問句。通過全班范圍內的進一步交流和補充,讓同學們可以更加明確哪些特殊疑問句或者是一般疑問句可以用來詢問朋友的情況,為后面的對話活動做鋪墊;使用學生自己的素材他們的學習熱情會更加高,可以極大程度地提高他們學習的效率,讓他們以英語為載體,以英語作業為契機,從多方面提高信息素養和溝通交流的意識。
三、課程資源融合教學的反思
通過課堂的打磨過程以及在區內聽課研課的過程中,接觸到很多優秀的英語學科和信息技術融合的課程。但是英語學科和信息技術的課程資源融合,不再是單純的使用教材,而是選擇性地用網絡素材來充實教材,也會使用到音頻,視頻,甚至是一些學生制作的多媒體素材來實現課程資源的融合。當然,世上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是完美的,同樣信息技術也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適合跟學科進行結合。它只是在恰當的時候可以給師生提供多一種不同的選擇。
參考文獻:
[1]平和光,杜亞麗.“互聯網+教育”:機遇、挑戰與對策[J].現代教育管理,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