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的初中英語教育重點指出應重視學生身心特征和接受能力,伴隨新式課程和基礎教育進程的不斷推進,教育工作者不懈探索更加科學和創新的教學方法,賞識教育應運而生,本文就“賞識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重的應用策略進行分析和探討。以期用更加貼近學生接受能力和學齡特點的形式引領學生探索知識。
【關鍵詞】賞識教育;初中英語;應用
【作者簡介】馬開勤,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第五初級中學。
新的時代條件下,學生對于初中英語學習表現出了新的需求。教育工作在注重學生語言技能和書本知識的同時,也應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以及學習激情,賞識教育作為一個新的教學概念,主旨是要教師全方位地了解學生,并發現學生的優點,進行鼓勵式教育,以此改變原有教學模式,提高學習積極性。
一、“賞識教育”概念及特點
賞識,即認識并欣賞,本文主要指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狀態,教育工作者只有擁有發現學生閃光點的眼睛和內心,才能真正實現“賞識教育”。愛和尊師是賞識教育的核心,每一位學生都是希望被關注的,并且希望教師和家長能夠看到自己的成就,賞識教育完全符合這一心理特征。
賞識教育的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賞識教育首先要注重因材施教。教育工作者對于自己的學生要有全面的了解和分析,要承認并認清個體之間的差異,然后具有層次性和針對性地施以賞識教育。比如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因為學習成績的壓力,使得他們自身也會忽略自己的優點和潛力,賞識教育可以緩解這一點,教師的肯定使得此類學生重獲自信,逐漸接受英語教學;而成績比較好的學生,賞識教育可以進一步鞏固他們的自信心,使得他們挑戰更高水平的知識。第二,賞識教育注重把握時機并付諸實踐。教育工作者要對每一名學生的狀況有敏銳的把握和洞察能力。不能一味地虛浮的稱贊,而是在學生真正有所進步,或者有所閃光時稱贊。比如優等生本身就對英語單詞的掌握能力較高,教師便不必以此作為賞識對象,而是應該注重他們英語素養和語言思維的進步;而后進生基礎較弱,在此方面有所收獲時,教師可予以贊賞和鼓勵。第三,賞識教育是面向每一名學生的,需要關注每一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二、“賞識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賞識教育”應注意因材施教。陶行知說過“培養人和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 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 澆水和培養教育, 這叫因材施教”。賞識教育也應如此,教師不可以一概而論、以偏概全地進行賞識,也不能忽略某部分學生。在進行賞識教育時,教師還應該對于學生的心理特征有所了解,羞澀內向的學生和外向活潑的學生對他們的賞識程度和方式應有所不同,對于學生心理層面的掌握也是現階段新課程教育對于教師提出的要求。
如對《When is your birthday?》進行教學時,可以鼓勵進行分組討論,或者教師建立情境對話。
2.“賞識教育”應準確把握時機。賞識教育要注重時機的把握,倘若沒有合適的時機,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如何設法激發學生的潛力。在學習《its raining!》一課時,教師設計了一個小游戲,即兩人一組合作,一名學生背對多媒體屏幕,另一名學生描述屏幕中出現的與天氣有關的詞匯,讓另一個學生猜測。因為游戲趣味性比較強,學生為了更好地游戲體驗,對于記憶單詞和理解詞匯的積極性更高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水平來進行分組。比如讓比較內向或者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充當猜詞一方,讓表現欲比較旺盛或者英語素養比較高的學生充當表達的一方,使得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參與感和成就感,也使得教師有評價的機會。
如若不然造成激勵不當,會使得學生失去對于教師的信任,不當的賞識非但不會得到學生的認同,反而還會使得學生對于教師感到失望,他們會認為這種現象的發生時教師的一種敷衍心態,實則并沒有真正把自己的行動和表現看在眼里。這種不妥當的激勵會使得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甚至產生自我懷疑。
3.“賞識教育”應建立評價機制。為了更好地應用賞識教育,教師可以建立科學公平的評分機制,這是推動教學效果的一大助力,教學評價機制要注重對學生的鼓勵和引導,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和進取心,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熱情。舉辦組間與組內的競爭互動,優勝者給予榮譽和獎勵。這也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當然,每一位學生都有亮光,教師的評價機制要多樣化,如此才能全面而深入地顧及到每一位學生。教師可以為每一位學生建立一個檔案袋,檔案袋里記錄每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課堂表現情況、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情況、以及家庭英語學期情況調查表等等,檔案袋可以一月更新或半月更新一次,這樣既方面教師對于學生細致入微地了解,又能對學生的評價有據可依。
此外,針對每個學生某個階段的學習,教師可以采取小組互評、教評、家長評價,師生互評等評價方式,這樣的評價方式結合檔案記錄可以使每個學生及其家長詳細了解學生某一階段的成績,當學生們看到自己積少成多地成就時,必定會從心底蒙生自豪感,以此為基礎,激發學生在課堂的表現欲和積極性,使得他們的檔案和評分更加優秀,形成良性循環,不斷進行自身的完善。
三、結束語
教師若能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擅用“賞識教育”,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可以使得每位學生的學習過程受到鼓勵、夸贊和尊重,減少學生因為沒有自信而對英語學習產生的畏懼心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初中英語課堂的活躍性,提高教學效率,保證課堂質量。
參考文獻:
[1]陳麗.賞識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英語教師, 2018,18(11):138-140.
[2]余菊芳.合理運用賞識教育 促進初中英語教學[J].教書育人,2017 (32):77.
[3]劉茜.談“賞識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資源,2018(10):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