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俊熠
摘 要:本文對邛窯的裝飾技法進行了初步的認識并對其文創產品探討,了解邛窯的背景文化、現代設計中的應用。通過資料收集法,歷史文獻于個人研究案例等方法,認識邛窯產品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由于歷史原因,邛窯在百年前并沒有太多的人知道,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邛窯遺址發現才逐漸的被人發現,以邛窯的裝飾技法出發,在這個基礎上,探索邛窯在現代產品的應用并思考如何轉化和運用到文創產品中,創造出真正的有意義的邛窯新產品,從而使更多人認識到邛窯。
關鍵詞:邛窯;裝飾紋樣;文創產品;現代設計;創新
中國的瓷器有很多種類型,根據地域也分為很多種,“川窯”顧名思義就是四川、重慶兩地古代陶瓷窯口的統稱,川窯古陶又分為黑瓷、青瓷和白瓷,分布在四川境內。四川青瓷窯系為代表的是以成都邛崍市為中心產地的邛窯瓷。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邛窯遺址的挖掘與發現而漸漸地被人們認知、專研、珍藏。邛窯也是古代四川地區最大的民窯體系,產品的類別十分多樣涉及到生活、生產等各個方面。
對于現代社會來說,邛窯的價值意義還沒有完全挖掘出來,這其中有各種原因包括現代科技的進步、現代產品的多樣性以及很多人并不了解邛窯瓷器,所以思考邛窯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運用并最大的突出其意義與價值是很重要的。隨著社會發展,文創產品成為現下市場設計的流行趨勢之一,消費者對產品的追求不僅是實用性,文化內涵也是其考慮的重要因素。邛窯中獨特的裝飾紋樣與文創產品的結合能保留其文化內涵,同時也可以在現代生活中運用,人們可以通過文創產品來更多的認識邛窯瓷器。
一、邛窯裝飾技法的初步認識
邛窯有著很豐富的歷史,它燒于東晉時期,經歷了8個多世紀的輝煌,這么長久的輝煌歷史不僅在四川乃至全國都是燒制時間較長的,且分布范圍也十分廣泛涉及到的產品品種豐富多彩,日常生活相關的產品一一涉及。富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氣息。
(一)邛窯的裝飾工藝
邛窯大多屬于民間產品,民間產品品種豐富,包括碗碟、盤、壺、瓶、杯、盤等等生活用器,其裝飾技法上也豐富多彩,一般分為造型層面的裝飾與泥胎層面的裝飾,造型層面的裝飾主要指造型變化多樣,運用多種工藝對其造型進行變化,在造型的變化上也逐步滿足了人的需求。泥胎層面的裝飾分為彩繪裝飾和釉料裝飾,獨特的上釉方式、創新的彩繪技法等豐富了邛窯的裝飾技法,使得邛窯在造型與裝飾性上變得更具藝術性。
(二)邛窯裝飾紋樣的表達
陶瓷紋飾是陶瓷器皿上裝飾花紋的總稱。裝飾紋樣不僅僅只出現在陶瓷中,還出現在各個產品之中,我們把紋樣看作是一種文化。在邛窯裝飾紋樣中,每個紋樣都具有一定的意義,邛窯的裝飾紋樣分為:胎裝飾、釉裝飾和彩裝飾。
1.胎裝飾的紋樣
胎裝飾的紋樣主要包括植物紋、動物紋、人像紋、神異紋、幾類紋以及獨具四川特色的裝飾紋樣。植物紋中最常見的是蓮花紋,還有菊花紋、梅花紋等等植物紋飾,植物紋給人帶來無限生機的感覺。動物紋中魚紋和蝴蝶紋比較多,魚紋象征著年年有余,蝴蝶紋能夠營造出花間飛舞的景象,除此之外還有雞、羊、龜等。人物紋以胡人、幼童、女性形象為主。在邛窯器皿中胎裝飾一直都是主要的裝飾手法之一,胎裝飾出現的時間較早,具有一定的時代性,胎裝飾與其他紋樣相互吸收容納發展成了獨特的裝飾紋樣。
2.釉裝飾的紋樣
釉裝飾突破了單色到多色的發展,使得陶瓷進入彩陶時代。彩陶的起源一般人會認為在初唐開始、盛于中晚唐。長沙的銅官窯是彩陶的起源地,可調查發現長沙窯在釉色的選擇上已經有紅色的運用,但之前只有青、白瓷的單色瓷器,也就是說銅官窯并不是彩陶的起源地。青瓷用青釉上色,白瓷用白釉上色,邛窯是最早對陶進行彩繪裝飾的窯址,早在隋代,邛窯便發明了高溫或低溫一次燒成。前期是用綠、黑、褐三彩,再后來變為黃、綠、褐、藍等多種色彩為基調,這就是邛窯瓷器中具有典型意義的“邛三彩”,邛三彩是屬于高低溫釉下彩,“邛三彩”有瓷胎也有陶胎,它是用銅、鐵、錳、鈷為著色劑進行繪畫或點染,以高溫或低溫一次燒成。釉的裝飾以邛三彩為代表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3.彩裝飾的紋樣
彩裝飾的紋樣即為彩繪,邛窯的彩繪經歷了由單一的褐色轉變為褐、綠雙色,褐、綠、黑三色再到黃、綠、褐、藍、紅等顏色豐富多彩的過程,彩繪紋樣選擇比較簡單的圖形進行彩繪,主要有蘭草紋、卷草紋、花朵紋、搖錢樹紋等。彩裝飾對整個瓷器裝飾有著重大的貢獻。彩裝飾本身就具有創新性。
二、邛窯陶瓷與文創產品應用的探討
文化創意產品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流行,文化創意產品之所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是因為他不是一個簡單的商品,而是賦予產品文化在其中,從而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從邛窯陶瓷的文化內涵出發賦予產品更多的意義,與此同時也達到了其商業價值。邛窯在這方面做的還不夠,把邛窯陶瓷的元素加入到現代更多的產品中,對其進行創新的結合,讓人們在其中認識到邛窯。
(一)作為產品的邛窯陶瓷
邛窯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背景,在邛窯的陶瓷中多以日常的生活用品為主,但是邛窯本身就一個產品,古代的人們也需要將其作為一個有價值的東西而運用,邛窯的大量的娛樂用器滿足了古代沒有娛樂用品的人們,邛窯也制作出古代娛樂的人們的面貌的人物瓷塑,蹴鞠是唐代時期流行的游戲,將一系類人們踢蹴鞠的動態做成邛窯瓷塑,這些瓷塑看起形象生動,形態動作很逼真。邛窯通過高超的技藝將踢蹴鞠中的動態撲捉出再呈現出來不論是當時還是現在都是十分有趣的。在這其中邛窯瓷塑作為產品形象生動的展現了唐朝流行的蹴鞠游戲的動態。類似的展現其游戲過程的瓷塑還有很多,其題材都來源于現實的生活中,展現了當時生活的狀態。這對于當時來說就算做一種文化產品。
(二)邛窯陶瓷與文化創意產品
文化創意產品指的是文化作為創作元素,產品本身具有文化在其中。文創產品需要設計師將傳統文化轉換成符合時代審美的視覺符號,在保證產品使用價值的同時,賦予其精神意義,并把文化創意的內容呈現出來。邛窯陶瓷中的彩繪瓷開創了中國彩繪瓷的先鋒,邛窯文化中彩繪瓷的創造是很必不可少的部分,不論是工藝上技法上都十分具有特色,邛窯中的彩繪花草生動粗狂、氣韻流動,具有寫意之意。邛窯為中國陶瓷做出了極大貢獻,為了展現邛窯的歷史與發展以及其中的獨特,把邛窯中的藝術性、審美情趣、工藝特點與產品結合起來就很重要了。
三、邛窯在現代設計中的創新
邛窯是一種文化。如何讓文化活起來?如何讓邛窯進入現代人的生活中,這需要我們對邛窯進行創新,把它的文化蘊涵將其產品和諧的結合。
古代的邛窯,有“省油燈、三彩盤、雙流壺”等日常生活的用具,更有著“胡人騎獅、十二生肖陶俑”等兒童玩具陶器。總之,處在幾百上千年前,邛窯早就開始了“創新”。陶在現代社會中普遍運用,表明陶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來說是成功的,但是絕大多數的人分不清這種陶是哪個時代哪個窯所產出的,所以要做到普及其中的文化尤其的重要。
(一)邛窯裝飾紋樣的創新
將邛窯裝飾紋樣作為創新點出發,邛窯裝飾紋樣豐富多彩,以彩繪中的蘭草紋樣為例,蘭草有三片和五片、六片不等,葉中伸出一只花莖,頂上再有幾多花瓣,用筆上可以看出很輕盈,寥寥幾筆卻很生動形象,在一些瓶子的外觀上有一些獨特的紋樣,看似于中國漢字“春”字。我們可以發現古代的裝飾紋飾在一個固有形態的基礎上變形,重組從而形成了新的圖形元素,并且得以運用到產品中,使得產品元素更為豐富,這樣的創新需要我們應用到現代的產品中。
所以我在邛窯產品中提取出蘭草紋的紋樣,對其進行分割重組變形等造型上的改變,運用到現代的日用產品中,從而得到了邛窯裝飾元素與現代產品的結合,從中提高對邛窯的普及及宣傳,打造出屬于邛窯的文創產品。
(二)邛窯裝飾造型的創新
造型對于一個器皿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造型決定著陶瓷器物的基本形態,對于邛窯瓷器來說造型不僅要反映出功能也要有本身的文化氣韻。在邛窯留下的傳統色彩、裝飾技法等基礎上,打破“陶藝”造型的限制,打破原本邛窯的格局,我們會發現不同的東西會激發出不用的火花,如紅酒與邛窯的運用,把紅酒蓋的地方用生動有趣的邛窯瓷器代替,借助紅酒產品一可以推銷紅酒、二可以借助邛窯的資源衍生出各種富有創造意義的文創產品增加其趣味性。
四、結語
邛窯的裝飾紋樣要不斷的弘揚發展與創新,才能被廣大人民所認知,成為邛窯的獨特藝術語言,但是邛窯裝飾藝術在現代陶藝的發展中很艱難被人認知,人們很少關注邛窯更不會關注其邛窯的裝飾藝術。所以在現代社會中利用邛窯中的裝飾紋樣與文創產品結合增加人們對邛窯的了解,并增加其商業價值。邛窯與文創產品的結合會帶動雙方的發展。而我們需要讓邛窯的歷史文化傳承與時代審美完美呈現,把更多傳統文化傳承下去是很重要的。讓更多的人了解邛窯。同時把邛窯與現代產品結合產出新的文創產品也是未來我們希望看到的。
參考文獻:
[1]干曦禮.淺談邛窯的三個特點[J].文史雜志,2018(01):86-89.
[2]李玥洋.論邛窯裝飾技法在現代陶藝中的運用[D].四川美術學院,2017.
[3]顧娟,孫琦.淺談創意思維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8(22):63-64
[4]何平揚.“邛三彩”探索[J].上海工藝美術,2005(02):98-99.
[5]詹穎.邛窯器物設計的審美文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