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宇 許卓
摘 要:我黨在高校最基層的組織即為高校學生黨支部,高校學生黨支部是我黨在高校實施管理工作從而實現思想育人的基礎。全球化的發展使外語專業成為熱門學科,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外語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外語專業學生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外國語言文化,這必然導致外語專業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與其他專業大有不同。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國內教育正呈現國際化發展,在這一背景下,積極思考并探索外語專業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創新點,創建“自我學習型”黨組織,對各大高校培養外語類復合型人才非常重要。本文從我國高校外語專業學生黨支部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外語專業學生黨支部的特殊點、建設“自我學習型”黨支部的緊迫性,同時還結合了各大高校外語專業、各大外國語大學學生黨支部建設中的一些先進做法和經驗,有針對性地提出有效開展外語專業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的創新思路。
關鍵詞:高校外語專業學生黨支部;學習型;創新
我黨在高等院校內部設立的最基礎層級的組織架構即為高校學生黨支部,高校學生黨支部是高校專門針對大學生群體開展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礎陣地。高校外語專業學生黨支部是高校黨支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效地開展外語專業學生黨支部工作對于落實高校黨支部總體指導方針、培養外語專業學生優秀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按照國際化發展的要求和目標對外語專業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工作進行創新至關重要。
一、外語專業學生黨支部的特殊點
和其他專業相比,外語專業具有顯著特征:學生在學習外語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外國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對比不同國家的管理機制、風俗習慣、文化底蘊、歷史沿革的過程中,尤其涉及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卓越發展、日本等國家蓄意否定歷史行為時,可能產生政治迷失、信仰缺失等心理問題。這些顯著特征使得外語專業學生黨支部的工作開展具有如下特殊性:
第一,在學習外語時,不同的思維模式會沖擊學生的心理,使得學生的在道德觀念、科學觀念、法制觀念、處世哲學方面有失偏頗;世界各國社會文化的多樣性也導致學生在思想上出現叛逆,一味盲目地學習西方國家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思想,從而使學生產生消極情緒,最終使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難度加大。
第二,外語專業學生黨支部建設缺乏創新,無法體現外語特色。現如今,我國外語專業黨支部開展的活動大多與其他專業無異,僅有幾所高校開展與外語有關的支部活動,這使得“自我學習型”支部建設無法付諸實施,學生的思想困惑無法得以解決。
二、建設“自我學習型”外語專業學生黨支部的緊迫性
“學習型組織”這一企業管理概念,由美國學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項修煉》這一著作中提出,于20世紀80年代映入人們的眼簾,其含義為企業在面臨變化多端、難以預測的外部環境時,應致力于建立精明干練、終身學習、高度團結、可持續發展的組織,以維持市場競爭力。其核心理念為創新與成長,即對知識和學習方法的創新、組織和團隊成員的成長。對學生思想的進行教育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環節,創建“自我學習型”外語專業學生黨支部,對于完成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各專業黨支部都致力于培養外語學子良好的政治素養和崇高的道德品質,鑒于外語專業學生黨支部的特殊性,外語學子需成為在思想和知識領域均能滿足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建立“自我學習型”外語專業學生黨支部在實現這一目標方面至關重要;其次,“自我學習型”外語專業學生黨支部的創建能勉勵學生黨員,使其養成終身學習的自我意識,使其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顯著提高,促進其政治理論學習與專業知識學習的結合和提升,從而實現黨支部和個人共同可持續發展。
三、有效開展外語專業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的創新思路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國家興旺發達的靈魂和動力。也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最為深刻的民族精神。“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而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理應走在創新創造前列。”建設并創新“自我學習型” 外語專業學生黨支部,筆者認為,應將外語專業學習和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將中國傳統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將社會實踐和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
第一,將外語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國際化進程的推進對外語專業復合應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培養國際意識、掌握語言知識和語言運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因此,黨建工作應將這些新的要求付諸實施。
在黨建工作中,“黨課”形式雖古老,但仍有創新空間。首先,可將黨課融入形勢報告。上文提到“培養國際意識”是對外語專業人才的新要求,研讀形勢報告是培養國際意識的一大方法。支部可組織黨員參加形勢政策報告會,把握國內國際形勢,結合報告內容談體會,并嘗試將報告譯為專業語言,再與官方譯文對比,在學習國際形勢的同時,提高專業水平;其次,可將黨課融入競賽。例如,以黨課主題的英文演講比賽、辯論賽、征文等競賽不僅可以使支部成員學習黨課,更可以鍛煉英語表達能力。
第二,將中國傳統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中國傳統文化豐富且歷史悠久,毋庸置疑,這一特點也成為了我國向海外傳播獨特文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為主題的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曾強調,中華兒女應認真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使其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動力。有鑒于此,高校外語專業學生黨支部建設應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使學生學習的語言成為溝通中國文化和外國文化的橋梁。
以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學生黨支部為例,其在支部建設過程中注重引導全體黨員牢記責任,傳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搭建跨文化交流的橋梁。該支部通過微視頻、多語種德文網站等多種形式向中外德語學習愛好者傳播中華文化、展現中國韻味。
1.傳統文化典籍微視頻。該支部曾于2017年開展《中國典籍》讀書活動,在此基礎上對經典篇章創作多語種的微視頻近40個,其中涉及《老子》、《莊子》,《論語》等。創作過程中,支部學生不僅展示了所學專業的扎實功底,用德語或英語講述典籍中的故事;
2.文化訪談。該黨支部曾開展中華傳統文化傳承活動,在活動中著力提升大學生黨員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強文化自信,并鼓勵學生身體力行,做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建設者和踐行者。該支部于2017年秋季開展了以“尋訪德語系文化記憶”為主題的采訪老黨員活動,探訪老黨員、老干部對中國共產黨的文化與歷史記憶,尋找他們身邊的故事。該支部學生還將對老黨員的采訪稿件翻譯成德文版采訪紀要發表在德語網站上。
第三,將社會實踐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黨員體會國情、體驗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窗口;是幫助大學生黨員樹立自我意識的平臺;是大學生黨員應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樞紐。社會實踐對于外語專業學生來說是也是必不可少的,但社會實踐形式可進行創新。
首先,黨支部可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志愿者服務活動,不僅限于支教、助學等活動,還可延伸至大型會議現場的志愿者,以語言服務為特色,立足志愿精神,切實做好實踐先鋒行動,做合格黨員。如在大連和天津舉辦的達沃斯論壇、在浙江烏鎮舉行的互聯網大會、在浙江杭州舉行的G20峰會等等。如浙江工商大學外國語學院曾組織支部學生擔任2016年在杭州舉辦的G20峰會志愿者、2017年在烏鎮舉辦的第四屆互聯網大會,在為黨服務的過程中積累專業知識。
其次,外語專業學生黨支部可組織學生自愿成立志愿者社會團體,并在其內部成立黨支部。如南昌航空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黨支部曾于2017年4月成立網絡媒體平臺 “Voice of US” ——“外院之聲”外文廣播站,給外語專業學生提供了一個了解國際新聞和全球化的窗口,也為非外語專業但熱愛外語的廣大學生提供了練習外語聽力和口語的平臺。該廣播站的特點為廣播內容與紅色文化相結合,廣播內容包含中國紅色文化賞析,愛國主義人物簡介,發揚主旋律,推進廣大同學的思想道德建設;并且開設十九大專題播報,在黨的十九大召開期間將會議內容以外語播報的形式持續報道數周,通過外語交流的形式幫助廣大學生熟悉十九大精神和宗旨。
參考文獻:
[1]中軍.淺談新形勢下加強和創新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思路[D].江西:江西陶瓷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2]趙薇,雷明珍.外語專業學習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實踐和思考[J].成功(教育),2013.01.08.
[3]學習型組織[EB/OL].MBA智庫百科.
[4]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第十三次集體學習[EB/OL].中華文明網.
[5]中國青年的國際表達——全球化視野下外語專業學生的使命與責任[EB/OL].支部風采,第二屆全國高校“兩學一做”支部風采展示活動,2017.11.29,上海市.
[6]架起語言橋梁,講好中國故事——外國語學院學生第二十四支部[EB/OL].支部風采,第二屆全國高校“兩學一做”支部風采展示活動,2017.11.29,浙江省.
[7]傳承紅色基因,弘揚井岡精神,不忘初心,青春筑夢[EB/OL].支部風采,第二屆全國高校“兩學一做”支部風采展示活動,2017.11.30,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