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慧敏
摘 要:本文通過縱觀我國2018年《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新浪政務微博發展統計數據,在概論影響力較強的政務微博發展現狀、總結政務微博內容傳播效果的基礎上,分析政務微博現存的主要發展瓶頸,并有針對性的提出優化政務微博內容傳播的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政務微博;價值觀影響
隨著我國互聯網的發展質量與水平不斷提升,新浪微博逐漸成為政治文化傳播的新渠道,“政務微博”作為大眾傳媒一種新型傳播形態,在社會中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一、我國新浪政務微博發展概況
(一)我國2018年新浪政務微博發展數據(見圖1)
圖1 政務機構微博數量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12月我國的新浪微博平臺用戶規模已達到35057萬,網民的使用率達42.3%,相較于2017年的使用率增長了1.4%。其中,經過新浪微博平臺認證的政務機構微博達到138253個。
(二)分省政務機構微博分布
以2018年12月為基準,我國省部級行政單位共開通政務機構微博179個,縣處級以下行政單位共開通超過12 萬個政務機構微博,開通了政務機構微博的各省(區、市)中河南省政務微博數量居于全國之首,位居其次的為廣東省、四川省,政務微博在地區分布、使用數量上已經具有一定規模。
(三)機構類政務微博領域構成
2018年我國機構類政務微博所涉及的領域包括黨委、政府、法院、檢察院等,其中,政府開設的政務微博數量居于首位,位居其次的是群團組織。政府開設的政務微博賬號內容輻射公安、外宣、基層組織、衛生健康和文化旅游等領域。在所選取的我國五個主要政務微博賬號中,“中國警方在線”賬號的粉絲數量排名首位,從關注領域來看,用戶對公安領域關注度最高。
二、新浪政務微博內容傳播效果分析
為深入對政務微博內容傳播效果認識和探究,本研究針對我國五大主要影響力政務微博賬號的粉絲群體隨機抽取50個樣本,采用深度訪談法對樣本展開政務微博內容影響程度調查,得到我國五大主要影響力政務微博內容影響程度表。
通過表3數據顯示,樣本中對自己所關注的政務微博內容傳播效果持正面肯定態度的共有44人(88%),超過半數的樣本肯定了政務微博的內容傳播效果。針對持肯定態度的樣本進行深入訪談,并對訪談結果進行歸類整理,可以了解到該部分樣本持肯定態度的具體理由。
1.政務微博引導受眾提高對社會事件的關注度。隨著互聯網娛樂類應用的繁榮發展與國內外信息交流難度逐漸降低,我國國民很難對國內社會實踐保持持續高漲的關注熱情。截止2018年12月,我國的新浪微博平臺用戶規模已達到35057萬,網民的使用率達42.3%,可見當下新浪微博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受眾獲取社會動態資訊的重要途徑,而在此過程中政務微博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運營團隊嚴謹卻不失幽默的運營風格和及時、高效的信息發布把重要社會事件與政策走向傳達給廣大受眾,增強了受眾與社會事件的黏性,為政務微博收集輿情民意提供可能。
2.喚起受眾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政務微博賬號在信息發布時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政府形象塑造、政策導向宣傳與輿論引導,讓受眾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接受信息傳遞。政務微博通過以弘揚社會正能量為導向的政務動態傳達,讓受眾切實感受到身邊榜樣的力量,喚起受眾對優秀品質的培養與加強意識,在社會重大事件中積極參與、充分表達,既能升華受眾對榜樣力量的敬畏之心,又能增強受眾以身作則的責任感。政務微博內容的感化將會影響更加廣泛的群眾基礎積極踐行先進楷模優秀品質。
3.加深受眾對地方政務工作的認同感。2018年,我國主要政務微博賬號在洞悉社情民意、政民互動、政務公開、辦事服務等領域均取有一定建樹,微直播、微社區、超話等新型信息分享模式讓政務微博在政務工作發布、宣傳工作動態與發布政策解讀時都能在形式上與時俱進,投受眾所好,保持具有規模的互動與影響范圍。在此過程中,“親民”將成為區別政務微博辦公模式與傳統政務辦公模式的重要特征,通過交互性強、及時有效的信息傳播途徑實現政府部門與群眾的聯系將大大減小政務傳播與滲透的難度,有利于地方政務工作的推進。
三、我國新浪政務微博發展瓶頸分析
1.政務微博運營質量仍有進步空間。微博內容的嚴謹與規范程度與微博賬號運營人員個人綜合能力與素質成正比。縱觀受眾對主要政務微博賬號的評價不難發現,政務微博發布的同時在內容有用性、表述嚴謹性和信息即時性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內容質量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2.政務微博內容發布偏向局限。我國主要政務微博賬號發布的內容傾向社會主流思想價值觀的宣揚與報道,對惡劣事件跟進與傳播的比例較小,并總體趨于缺乏活力的輿論環境之中。在信息傳達的局限日漸減小的今天,簡單地傳達政績新聞、綱領文件與正面的社會要聞,缺乏與受眾的有效溝通,長期將導致受眾對微博內容真實性與可靠性產生懷疑,并會逐漸失去關注興趣。
3.部分政務微博功能定位模糊。以“成都地鐵”政務微博為例,其所屬領域是交通運輸。雖然微博內容中#微反饋#部分的受眾問答、#建設動態#部分的新聞資訊都讓該政務微博賬號“業如其名”,但不定期出現的美食做法分享、方言討論及“脫單”錦鯉等微博內容讓受眾對賬號定位與功能產生混亂。
四、優化政務微博內容傳播效果的建議與對策
政務微博的自身定位、運營水平、信息模塊等都和內容傳播效果息息相關。政務微博要想從深度、廣度和力度上優化內容傳播效果,突破現有模式下的發展瓶頸,必須要從增強社會信息敏感度、嚴格把控信息內容質量、加強運營團隊素質與能力建設等多方面齊發力,深刻把握當代受眾拓展表達自身利益訴求和對公共事務建言獻策的渠道需求,政務微博才能實現借勢發展。
參考文獻:
[1]毛曉飛.政務微博對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傳播引導作用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6,7(24):286.
[2]龔培河. 自媒體助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化教育的四個關鍵點[A]. 江蘇省第八屆學術大會學會專場論文哲學社會類論文匯編[C].江蘇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14:7.
[3]姜秀敏,陳華燕.我國政務微博的實踐模式及發展路徑[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01):64-69.
[4]畢秋敏,曾志勇.優秀政務微博應用特征研究[J].商業經濟,2012(12):54-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