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瑩瑩
摘要:小學階段是逐漸形成學生對生活和價值觀的看法的時期,德育教育要從小抓起,要貫穿在教育的始終。小學教師需要在學習的特定背景下為學生制定適當的教育策略,以便學生可以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從本文介紹的幾個方面入手,客觀地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多角度,多方面進行德育工作,以期在學校全面實施德育工作,為學生的一生品德素質打下堅實的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育;開展
在基礎知識的教學過程中,道德、智力和美德的教學離不開學生,德育對學生的未來發展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在小學德育中存在很多問題,教師僅針對課堂的道德內容進行口語教育,學生的學習效率相對較低。
1 新時代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中國的獨生子女人數正在增加。父母的教育環境以及從小生活的環境,學生都更容易形成自由的人格,在成長過程中缺乏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并且缺乏明確的正確感。小學階段是塑造學生個性的重要時期,只有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并繼續加強道德教育,才能在學習和成長的積極健康的方向上正確地教育和發展學生。因此,在基礎教育階段,不僅知識教育而且思想教育也起著重要作用。此外,學校明確了德育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提高了小學生對思想道德的重要性,使小學生形成對與錯的見解,正確認識以及健康成長。
2 開展多元化的德育活動,培養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
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是一個漫長的教育過程,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動手活動在現實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因此,為了有效地進行德育工作,教師作為小學最前沿的教育工作者,以教室和班級為主體,結合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開展學生體驗豐富多彩的活動。需要向學生介紹并感受德育的美麗,然后獲得更好的知識和啟示。這豐富了學生的經驗,發展了學生的思想,使學生能夠投入德育活動,為在校園內建立精神文明做出了貢獻,思想領域的目的可以以一種看不見的方式影響學生的內心,并使學生產生一種良好的身心和精神狀態,進而改善學生的生活。例如,在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時,利用升儀式、國慶日等活動發展了中國近代史和社會主義,特別是近40年來改革開放取得的驕人成就,可以介紹給學生,可以激勵學生愛國愛黨。在培養學生以培養集體主義精神時,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植樹節、地球日和愛鳥周等活動。鼓勵學生參加環境保護活動、樹立環保意識、保護地球、保護房屋、保持生態平衡,并努力做到這一點。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時,在學校入口處致歡迎詞,讓一些師生系著緞帶,并向每個師生微笑并表示歡迎可以是學校人之間的和諧關系。
3 定制合理的德育教學目標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文化知識水平有限。道德、理智、美德的獨特概念尚未完全形成,識別生活中事物的能力仍處于無知階段。因此,教師需要對基礎和身體發育的規律有深刻的理解,并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及時了解學生對德育的思考,并在文化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巧妙地教導學生進行德育。這使學生能夠嚴格遵守并支持老師提供的有關道德準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獨立的良好思維習慣。示例:如果老師向低年級學生講授道德素質,向學生簡單講解相關的理論知識,則學生會發現所學的道德知識很無聊,學生應有適當的教學目標,以使學生能夠操作某些行為守則并在遇到垃圾時主動撿拾。經過長期培訓,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并最終鼓勵自己更好地學習文化知識。
4 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
伴隨社會的快速發展,多媒體信息技術漸漸走進了教師的教學過程。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信息設備向學生展示視覺和直觀的學習內容。這種教學方法只能在口頭上消除傳統的教師語言,供學生解釋當前的知識狀態并引進新的多媒體信息技術設備。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老師的圖像顯示上,最終提高了老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在小學學習過程中的能力以及道德素質。
例如,如果老師解釋了關于老師的道德知識和對老師的尊重,請使用多媒體教育設備為學生播放古代的關于禮貌的故事,或努力制作相關的視頻材料,學生可以在學習時觀看視頻。在此過程中,可以受到啟發,并自然地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這樣,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學生,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教學壓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
愛是教育的真正含義,德育是教育的本質。一個擁有高品德的老師才能教育高品德的學生,因此德育教育對于教師和學生同樣重要。小學教育者需要從現實中站出來,參照上述方法運用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策略,逐步滲透德育,尋求更有效的方法,擴大學生參與德育活動的范圍。德育永遠伴隨著學生以及將教師的全部愛心融入德育中,教師要有效地進行德育的實踐探索,為小學德育教育創造更廣闊的天空。
參考文獻
[1]劉沛.分析和何在小學階段有效開展德育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4):176.
[2]唐景勐.探究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開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7):9.
[3]周宏樞.談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開展[J].中國農村教育,2019(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