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娜 梁子聰 姜艷

摘要:目的? 探討ICU護士對ICU獲得性衰弱的認知狀況,為科室開展相關知識培訓,制定科室決策提供依據。方法? 采用自制的護士ICU獲得性衰弱知信行問卷,對我院97名ICU護士進行現場調查,分析ICU護士對ICUAW相關知識、信念、行為的情況。結果? 共發放問卷97份,回收有效問卷93份,有效率回收率為95.87%。ICU護士對ICUAW認知總分為(71.08±10.77)分,優良率為66.67%;3個維度得分比較,由高到低依次為信念、行為、知識。不同年齡、不同崗位類型、不同學歷層次、不同ICU工齡的護士知識、信念、行為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性別、不同結婚狀況的護士知識、信念、行為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低學歷、低年資年輕 ICU護士及ICU 護理管理者對ICUAW相關知識缺乏,應加強對ICUAW的重視及對ICU護士ICUAW相關知識的培訓,從而減少ICUAW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ICU獲得性衰弱;認知;護士
中圖分類號:R192.6?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12.047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12-0144-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gnitive status of ICU nurses' acquired weakness in ICU, and to provide relevant knowledge training for the department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decision-making in department. Methods? A self-made nurse ICU was used to obtain a questionnaire on sexual weakness and knowledge. A questionnaire was conducted on 97 ICU nurses in our hospital to analyze the knowledge, beliefs and behaviors of ICUW among ICU nurses. Results? A total of 97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93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The effective recovery rate was 95.87%. ICU nurses had a total score of ICUAW (71.08±10.77), and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66.67%. The scores of the three dimensions were higher, lower, followed by belief, behavior, and knowledge. The differences in knowledge, beliefs, and behavioral scores of nurses of different ages, different job types, different academic levels, and different ICU working year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mparison of nurses' knowledge, beliefs, and behavior scores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and different marriage statuses,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Low-educated, low-age young ICU nurses and ICU care managers lack knowledge about ICUAW. They should strengthen the emphasis on ICUAW and the training of ICUW-related knowledge in ICU nurses, thereby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ICUAW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ICU acquired weakness;Cognition;Nurse
ICU獲得性衰弱(ICU acquired weakness,ICUAW)是患者入住ICU期間排除原發疾病所致的神經及肌肉病變,特征表現為四肢肌肉和呼吸肌肉無力[1]。有研究表明[2],約40%的重癥患者會發生ICUAW,其中機械通氣者約為25%,膿毒血癥者可高達50%~100%;而ICUAW患者出院后死亡率高達41%,幸存者軀體功能明顯降低,極大地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若早期發現并恰當干預,可降低ICUAW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3-6]。患者ICU住院期間,護士作為治療護理措施的主要執行者,其知信行情況與干預措施的落實密切相關。然而,ICU護士對ICUAW認知不足,往往導致其干預措施難以執行[7]。本研究主要探討ICU護士對ICU獲得性衰弱的認知狀況,為科室開展相關知識培訓,制定科室決策提供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7年10月~12月在青島大學附屬醫院ICU工作的97名護士作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①有護士執業資格證書并注冊在院;②ICU工作時間≥3個月。排除標準:①外出進修護士;②規培輪轉護士;③調查期間非在崗護士;④拒絕參與研究者。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 經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并結合此次研究目的自行設計《護士ICU獲得性衰弱知信行問卷》,本問卷經過7名臨床醫療、護理專家反復評閱和修訂而成。問卷分為3部分:①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婚姻、崗位類別、學歷和ICU工齡;②ICUAW知識學習情況:包括學習途徑、學習時間及學習方式;③ICUAW相關知識、信念、行為情況:知識部分包括相關概念、評估及判斷、危險因素、干預措施4個方面,由10個判斷題和15個選擇題組成(每題1分,滿分25分);信念部分共9題,采用Link五級分類計分法(由肯定到否定分5級,依次記5、4、3、2、1分,滿分45分);行為部分共8題,采用Link五級分類計分法(由肯定到否定分5級,依次記5、4、3、2、1分,滿分40分)。問卷結果分為優、良、差3個等級(優:≥85分;差:≤60分;良:標準分介于兩者之間)。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本調查問卷重測信度為0.83,內容效度為0.81。
1.2.2調查方法? 每個護理單元由1名經過專業培訓的調查員統一講解調研的目的和問卷填寫的注意事項,研究對象獨立完成問卷,調查員當場收回調查問卷。
1.3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雙人雙份錄入Excel數據庫,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字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資料? 共發放問卷97份,回收有效問卷93份,有效率回收率為95.87%。共納入93名護士,其中男性17名(18.28%)、女性76名(81.72%);年齡19~47歲,平均年齡(24.15±1.36)歲;ICU工作年限6個月~25年,平均工作年限(7.10±1.12)年;管理崗位2名(2.15%),臨床91名(97.85%);已婚31名(33.3%),未婚62名(66.7%);專科20名(21.51%)、本科69名(74.19%)、碩士4名(4.30%)。
2.2 ICUAW知識學習情況? 66.67%(62/93)表示學習途徑主要是參學術講座或會議,50.54%(47/93)表示最近一次學習時間間隔3個月以上,75.27%(70/93)認為最理想的學習方式是網絡視頻學習。
2.3 ICUAW知識、信念、行為調查結果? ICU護士對ICUAW認知總分為(71.08±10.77)分,總優良率為66.67%。3個維度得分比較,由高到低依次為信念、行為、知識,見表1。
2.4一般資料中護士得分比較? 不同年齡、不同崗位類型、不同學歷層次、不同ICU工齡的護士知識、信念、行為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性別、不同結婚狀況的護士知識、信念、行為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3.1護士ICUAW知識獲取的情況? 本研究調查發現,66.67%的護士表示學習途徑主要是參學術講座或會議,表明ICU對護士ICUAW知識的獲取途徑比較單一,其原因可能是研究對象大多數屬于低年資、低學歷,而且絕大部分處于臨床一線,參加講座和會議的機會少,限制了其知識的獲取。另外,50.54%的護士表示最近一次學習時間間隔3個月以上,說明護士學習主動性不高或者缺乏進修學習時間,知識更新速度慢。有75.27%的護士認為最理想的學習方式是網絡視頻學習,說明護士外出交流學習意愿不高。知識的獲取是行為改變的基礎,要提高護士的認知必須強化相應知識的學習。醫院管理應結合ICU護士臨床工作特點,為其提供科室授課、現場指導、視頻教程和學術會議等多種形式的學習途徑,學習后采取多形式、靈活的考核方式,保證學習的質量。
3.2護士對ICUAW認知的現狀? 知信行理論模式是目前用來解釋個人知識和信念怎樣影響健康行為最常見的模式,已廣泛用于護理健康教育、護理管理、護理繼續教育和護理實習生的教學實踐中[8]。其中“知”是對相關知識的認識和理解、“信”是積極的態度和正確的信念、“行”是行為,該理論認為知識是信念和行為的基礎,信念和行為是獲取知識的動力。本調查結果顯示,護士知識部分平均標準分為(62.31±8.47)分,優良率僅為62.37%,其原因可能為護士忙于日常工作,對前沿知識缺乏了解,臨床新知識、新理念接受不及時相關。護士信念部分平均標準分為(80.25±11.27)分,優良率為83.87%,處于良好水平,表明護士工作具有愛心和善意,具有積極的信念和態度以幫助患者減輕痛苦,但是缺乏專業引導,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護士行為部分平均標準分為(72.52±9.57)分,優良率為69.89%,仍處于較低水平。總體來講,我院護士態度較為積極,但是ICUAW知識嚴重不足,行為仍有待提高,這與國內相關研究結果基本一致[9]。改變這種現狀的關鍵點在于發揚ICU護士的積極信念,加強ICUAW相關知識培訓,增加專業知識學習途徑,同時結合科室實際制定相應的操作指導規范,進一步優化護士行為。
3.3影響ICU護士ICUAW認知結果的相關因素? 本研究中不同年齡、不同崗位類型、不同學歷層次、不同ICU工齡的護士知識、信念、行為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性別、不同結婚狀況的護士知識、信念、行為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學歷越高、工作年限及從事ICU工作越長的護士認知結果越好,臨床崗位護士的認知優于管理崗位護士,結論基本與董大偉等[9]調查結果基本一致,其原因可能為低學歷、低年資年輕ICU護士基礎理論知識薄弱,ICU專業知識基礎薄弱,外出學習機會較少有關。另外,護理管理者對ICUAW重視程度不高,可能導致科室培訓決策制定和人員外出學習安排不合理。因此,ICU護理管理者應加強對ICUAW的重視,增加對低學歷或低年資ICU護士的培訓,增加各類型學習途徑,培養護士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其擴展理論知識范圍,提高專業實踐能力水平。由ICU醫生、康復醫生、心理咨詢師和護理人員共同參與的多學科管理團隊是未來發展趨勢。ICUAW的管理貫穿疾病發展的始終,應涉及到ABCDEF干預方案[10]、ICU轉院和轉科時做好過渡性指導、出院后ICU后門診、心理服務等全程、無縫隙的服務項目管理,從而減少ICUAW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低學歷、低年資年輕ICU護士及ICU護理管理者對ICUAW相關知識缺乏,是導致ICUAW的主要因素,醫院管理部門應根據護理人員的需要,提供多樣式的培訓項目,以增強護理人員知識水平,促進信念、行為的提高。
參考文獻:
[1]Abdelmalik PA,Rakocevic G.Propofol as a Risk Factor for ICU-Acquired Weakness in Septic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J].Can J Neurol Sci,2017,44(3):1.
[2]倪瑩瑩,王首紅,宋為群,等.神經重癥康復中國專家共識(上)[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8,33(1):7-14.
[3]Wieske L,Dettling-Ihnenfeldt DS,Verhamme C,et al.Impact of ICU-acquired weakness on post-ICU physical functioning:a follow-up study[J].Critical Care,2015,19(1):196.
[4]吳雨晨,丁楠楠,姜變通,等.ICU獲得性肌無力患者功能評估的系統評價[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2018,30(12):1154-1160.
[5]Jolley SE,Bunnell AE,Hough CL.ICU-Acquired Weakness[J].Chest,2016,150(5):1129-1140.
[6]Hermans G,Van MH,Clerckx B,et al.Acute outcomes and 1-year mortality of 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 weakness.A cohort study and propensity-matched analysis[J].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4,190(4):410-20.
[7]馮金華,田永明,聶孟珍,等.某院253名ICU護士對ICU獲得性衰弱認知情況現狀分析[J].護理學報,2015,22(17):43-47.
[8]李維瑜,劉靜,余桂華,等.知信行理論模式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現狀與展望[J].護理學雜志,2015,30(6):107-110.
[9]董大偉,馮波,段艷麗,等.南京市4所三級醫院ICU護士對ICU獲得性衰弱認知度的調查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10):723-725.
[10]李苗苗,羅健,謝霖,等.預防ICU獲得性譫妄和獲得性衰弱的集束化策略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8,53(3):358-362.
收稿日期:2019-3-4;修回日期:2019-3-14
編輯/杜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