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榮 林琳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最近五年我國企業海外并購的數量顯著增加,然而并購中存在的諸多風險會導致海外并購失敗。文章通過運用SWOT分析法分析我國企業海外并購中混合并購方式下存在的劣勢和威脅,提出了基于SWOT矩陣的SO、WO、ST、WT四種解決對策,并對三胞集團并購Dendreon進行案例分析。
關鍵詞:SWOT分析法;海外并購;混合并購;風險
海外并購成為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擴大企業規模、分散經營風險的重要途徑。隨著我國經濟的穩步發展和“一帶一路”的提出,近五年我國企業海外并購的數量明顯增加,如表1所示,自2013~2017年,我國企業海外并購的比例增加了300%,雖然2017年較2016年有下降趨勢,但從整體觀察,我國企業的海外并購數量仍然呈現上升趨勢。根據麥肯錫的統計數據,盡管我國企業的海外并購數量在過去的五年中有所增加,但是有67%的并購案以失敗告終,也就是說,只有30%的企業海外并購取得成功。我國企業海外并購面臨的諸多不確定因素以及其帶來的風險是導致海外并購案件失敗的主要原因。
一、海外并購的含義及并購類型
海外并購是指通過某些渠道和支付方式購買另一國家的某一企業的部分或全部股份。企業的合并收購主要有三種類型,即橫向并購、縱向并購和混合并購。橫向并購是競爭關系企業之間的合并,如聯想收購IBM;縱向并購是產業鏈中上游和下游企業之間的合并,如中糧集團收購澳大利亞糖廠Tully;混合并購是不相關企業之間的合并,如三胞集團并購美國生物醫藥Dendreon。三種并購類型及其特點見表2。
二、運用SWOT分析法分析企業海外并購風險
1971年,安得魯斯在企業戰略概念中提出了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分析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自身優勢(S)、劣勢(W)和外部的機會(O)、威脅(T)。SWOT分析法最初應用于企業的戰略發展,后來應用于分析競爭對手、市場定位和個人職業規劃。
從SWOT分析法的角度看企業海外并購中存在的風險,主要有企業自身的風險(劣勢)和企業外部面臨的風險(威脅)。
(一)并購的劣勢(W)
1. 財務風險
企業可以采用支付現金、增發股票、發行債券或者三種方式的組合支付并購對價,無論采用何種方式支付并購對價都會存在風險。并購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企業往往又不會留有很多的閑置資金,所以企業在并購時通常會通過增發股票或發行債券來進行并購,但是在增發股票和發行債券的同時,也會改變企業內部的資本結構,增加資本成本,影響公司的財務杠桿和經營杠桿,并增加運營風險。
2. 資源整合風險
企業完成并購以后會存在資源整和風險,主要有管理資源、人力資源、文化資源、技術資源的整合,并購企業所處的國家環境不同,管理模式、內部控制機制、人力資源結構、企業文化以及生產經營模式也有所不同,即使進行橫向并購,兩國企業之間的產品定位也會不同。企業并購以后,要整合企業文化。企業文化體現著發展理念和社會責任,同時也體現著內部員工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如果不了解被并購企業的企業文化,就無法使雙方的企業文化融合的很好。企業文化可能會存在沖突,這影響企業未來的發展。在人力資源方面,如果并購以后企業不能及時制定合理的人力資源的管理制度,不能很好的利用獎懲制度發現和培養人才,會影響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從而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并購是為了取得新的生產技術和新的市場,然而企業并購以后如果對生產技術沒有很好的吸收融合,往往會導致產品質量下降,顧客滿意度下降,市場份額下降,甚至會失去整個產品銷售市場。
(二)并購的威脅(T)
1. 政策風險
政策風險是指企業在海外并購時,國家發布的并購政策的不同而引起的并購風險。因為政策風險不可預見,企業不能及時了解被并購企業所在國家的政治局勢和有關并購的政策,所以企業無法去衡量別國政策風險。政策風險一旦發生,對毫無準備的企業會造成重大的財務損失。例如2011年,中石化以24.5億美元收購西方石油公司的阿根廷子公司,中石化曾經預言,此次并購會給企業帶來巨額收入,但是,在并購完成后不久,阿根廷取消了有關石油企業的政府補貼,正是由于政策的突變,中石化將面臨多支出1.84萬美元的資金,遭遇財務危機,影響當地的項目,損失很大,因此政策風險是企業不能忽視的重大風險。
2. 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未來價格的不確定性引起企業財務危機問題的風險。企業根據市場情況對被并購企業進行價值評估,然而市場的不確定性和企業公開信息不全面性會導致被評估的企業價值并不能真實反應其真正的價值,隨著市場的變化,即使并購時評估的價格與真實價值相符,但是并購之后也會存在很多變故,很容易導致企業反收購情況的發生。
三、運用SWOT矩陣提出企業海外并購對策
將SWOT分析法的四個因素構造成矩陣,即SWOT矩陣,如表3所示。通過SWOT矩陣可以根據企業的優勢、劣勢以及外部的機會和威脅找到有助于自身發展的戰略。基于SWOT矩陣中的四種戰略,提出四種企業未來發展的對策。
(一)SO對策
SO對策就是利用有利條件,有計劃的進行并購。企業在并購前,要做詳細的調查,尋找適合本企業的目標企業,并了解目標企業的文化、人力資源等資源結構,有助于并購后的資源整合;了解外在的機會,如政治政策是否支持相關行業的企業并購;同時還要看本企業的財務狀況,應該在最有利的資本結構下進行并購。企業找到自身的優勢和外在的機會以后,要制定包括資源整合在內的詳細的并購計劃,同時企業還應該準備應急方案,盡量減少因不可預見或無法估量的風險造成的損害。
(二)WO對策
WO對策要求企業改進現有劣勢,利用外部的機會進行海外并購。企業內部的劣勢可以尋找合適的方法改進,或者采用合適的方法規避企業的劣勢。如果企業存在財務缺陷,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組合支付并購對價;如果企業的劣勢是對目標企業價值評估不準確,企業可以要求相關價值評估機構進行評估,盡可能的控制并購成本;在資源整合方面,要做好市場調查,制定詳細的資源整合方案,以達到企業未來穩步發展的目標。
(三)ST對策
ST對策要求企業遵循市場機制并購,避免市場以及政治風險,在尋找并購目標企業時,要謹慎選擇目標企業,獲取目標企業足夠的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之后,再選擇要并購的目標企業。在獲取信息方面,可以建立信息共享平臺,通過平臺做到信息資源共享,包括企業的管理層、職工、企業文化和企業所處國家的政策和法律信息。利用共享平臺可以幫助企業尋找最合適的目標企業并完成并購。
(四)WT對策
WT對策要求企業在決定并購前,充分了解企業自身的經營信息、財務信息等,對外部的風險要進行評估,通過調查分析決定企業目前的狀況是否可以并購,以及未來是否會達到企業預期的目標。
四、案例分析——三胞集團跨界并購生物醫藥
(一)案例介紹
2017年1月10日,三胞集團并購美國生物醫藥公司Dendreon,并持有Dendreon100%股權,三胞集團是一家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涉及金融投資、商貿流通、信息服務等多個領域。Dendreon是生物醫藥界的知名企業,其核心產品是Provenge,是目前唯一被美國批準用于治療腫瘤的藥物,也是目前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唯一細胞免疫治療藥物。三胞集團并購Dendreon屬于跨界并購,是并購類型中的混合并購。
(二)SWOT因素分析
1. 優勢
三胞集團2017年財務報告顯示,三胞集團2016年實現凈利潤44687.6萬元人民幣,可以為海外并購提供較多的資金支持,同時,三胞集團包括三胞金融、三胞消費和三胞健康,涉及房地產、科技制造、健康養老、投資等多個領域,產業多元化是三胞集團的另一個內部優勢。此外,三胞集團曾收購英國House of Frase和以色列Natali,說明三胞集團在對海外企業的經營模式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并購后的資源整合。
2. 劣勢
企業國際化程度低,跨國競爭的競爭能力弱。聯合國跨國公司與投資司用跨國化指數來評價企業國際化程度,即跨國化指數越高,國際化程度就越高。
根據相關數據,2017年中國100多跨國公司的平均跨國指數為14.85%,這與世界上跨國公司的跨國競爭指數有較大差距,企業內部的跨國競爭能力決定企業并購以后在海外市場的經營發展,所以企業應該提高跨國競爭能力。
3. 機會
外部的機會主要有政策機會、經濟機會。“一帶一路”倡議是企業的政策機遇,“一帶一路”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主張“走出去”和“引進來”,鼓勵跨國企業的融合。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我國企業海外并購提供了政策機會,是企業海外并購的新拐點。人民幣國際化和世界經濟的逐步改善為企業海外并購提供了宏觀的經濟支持。2017年6月1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宣布正式加入國際人用藥品注冊技術協調會,這也為企業的核心產品Provenge在國內的審評與上市銷售帶來機會。
4. 威脅
到目前為止,國內關于海外投資的法律要求還沒有明確規定,所以企業海外并購仍面臨法律風險,同時關于海外并購的審批流程繁瑣,存在多層管理問題,很多時候海外并購的失敗都是由于審批流程的繁瑣而錯過了最佳并購時機。
(三)發展對策
從對三胞集團四個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三胞集團的內在優勢及外在的機會顯而易見,只要三胞集團的劣勢得到改善并避免外部威脅,就可以很好的完成并購,并且集團的未來發展可采用增長性戰略。
對于企業內部的劣勢,三胞集團可以提高跨國競爭能力,提高海外營業收入、海外資產、海外員工等指標提高集團的跨國競爭能力。
對于外部的威脅,三胞集團可以遵循市場機制和現有的相關法律進行并購,避免法律風險;對于審批流程繁瑣給企業帶來的威脅,企業可以提前做出備用方案,防患于未然。
參考文獻:
[1]楊繼平,白倩.阿里巴巴并購Lazada的SWOT分析及戰略選擇[J].經濟視角, 2017(05).
[2]周露露.農業企業海外并購的問題研究——以中糧集團為例[J].財經界(學術版),2017(20).
[3]王巖.基于SWOT視角的企業并購分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1).
[4]陳澤,侯俊東,肖人彬.中國企業海外并購風險形成因素的層次結構:基于ISM模型[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