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紅濤

【摘 要】 目的:探究中西醫結合療法在心絞痛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抽選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4月收治的78例心絞痛患者資料,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9例。對照組予以西醫治療。觀察組予以中西醫結合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西醫結合療法能夠有效提高心絞痛的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康復,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大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心絞痛;中西醫結合;治療
【中圖分類號】R17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250-01
心絞痛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暫時的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以發作性胸痛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屬中醫“胸痹(心痛)”范疇。現抽選我院收治的78例心絞痛患者資料作為研究對象,以探究中西醫結合療法在心絞痛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選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4月收治的78例心絞痛患者資料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29例,年齡54~76歲,平均年齡(69.4±1.5)歲,主要癥狀表現為陣發性的前胸壓榨疼痛或憋悶感,常發生于勞力負荷增加時,持續數分鐘,休息后消失。將78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9例。兩組患者以上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西醫治療。觀察組予以中西醫結合治療,具體如下。
1.2.1 西醫治療
1.2.1.1 穩定型心絞痛
(1)一般治療:積極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相關疾病。長期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d或噻氯匹定250~500mg/d,避免誘發因素[1]。
(2)發作期治療:給予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或硝酸異山梨酯(消心痛)5~10mg,舌下含化。亦可同時考慮給予鎮靜藥。
(3)緩解期治療:使用作用持久的抗心絞痛藥物,單用、交替或聯合應用B受體阻滯劑、硝酸酯制劑、鈣通道阻滯藥、曲美他嗪。
1.2.1.2 不穩定型心絞痛
(1)一般治療:臥床1~3日,24小時心電監測,必要時吸氧,煩躁、劇痛者給予嗎啡5~10mg皮下注射,重復檢測心肌壞死標記物。
(2)緩解疼痛:含化或噴霧吸入硝酸酯類,每隔5分鐘1次,共用3次,后再用硝酸甘油或消心痛5~lO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靜脈滴注,以lOug/min開始,直至癥狀緩解或出現血壓下降。
(3)病情穩定后,應繼續強調抗凝及降脂治療,以促使斑塊穩定,緩解期的進一步檢查和長期治療方案同穩定型心絞痛。
1.2.2 中醫治療
1.2.2.1 辨證施治
(1)氣滯血瘀:心胸疼痛較劇,如刺如絞,痛有定處,胸悶如窒,或入夜更甚,或因情志不暢而引發。舌質紫暗或淤斑,苔薄白,脈弦或有歇止。
①治法:行氣化瘀。
②方藥:血府逐瘀湯加減。當歸10~12g,干地黃10~15g,桃仁12g,紅花10g,赤芍10~12g,炒柴胡6g,桔梗6g,枳殼6g,牛膝10~15g,川芎6~9g,炙甘草3g。
(2)痰瘀交阻:胸悶如塞,心胸隱痛,甚或絞痛陣作。舌紫暗或有淤點淤斑,苔白膩,脈細或結代。
①治法:化痰活血。
②方藥: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瓜蔞15~30g,制半夏6~10g,薤白10~12g,桃仁6~12g,紅花6~9g,川芎6~12g,干地黃9~15g,當歸9~12g。
(3)氣陰兩虛:頭暈目眩,胸悶胸痛、時作時止,心悸氣短,倦怠懶言,面色少華,遇勞則甚。舌偏紅有齒印,脈細弱無力或有結代。
①治法:益氣養陰。
②方藥:生脈散合人參養榮湯加減。炙黃芪15g,黨參12g,白術12g,茯苓12g,熟地黃12g,白芍15g,當歸10g,麥冬10g,遠志6g,陳皮10g,甘草6g。
1.2.2.2 中成藥治療
(1)復方丹參滴丸每服10粒,每日3次,亦可痛時隨即口含,用于氣滯血瘀之心絞痛。
(2)冠心蘇合丸每服1粒,每日3次,用于痰瘀阻滯之心絞痛。
(3)舒冠片每服5片,每日3次,用于氣陰兩虛之心絞痛。
2 觀察指標及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顯效率、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心絞痛多發生于40歲以上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勞累、情緒激動、飽食、受寒、急性循環衰竭等為常見誘因。西醫治療的目的在于抗心肌缺血,改善冠狀動脈供血供氧狀況以滿足心肌需求[2]。中醫治療多以行氣活血、化痰通絡為主。中西醫結合治療可充分發揮中醫、西醫各自優勢,彌補劣勢,標本兼治。
本研究中兩組心絞痛患者經治療后,觀察組中,顯效27例,有效10例,治療顯效率為69.2%,治療總有效率為94.9%;對照組中,顯效16例,有效11例,治療顯效率為41.0%,治療總有效率為69.2%。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能夠有效提高心絞痛的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康復,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大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曹守沛,顧寧,宋耀鴻.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46例臨床研究[J].江蘇中醫藥,2016,(3):37-39.
[2] 張玉芬.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研究[J].醫藥前沿,2015,(23):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