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蘭 賴芨宇 易紫妮


摘要:在保障性住房的發展過程中,由于中低收入群體規?;幼〉娜后w利益訴求和矛盾的循壞積累,部分保障房社區就已經出現周邊犯罪事件頻發,與周邊商品房社區修建“柏林墻”等不和諧現象[1]?,F將保障性住房項目的社會風險分為經濟、環境、社會、文化四類,通過專家打分,運用層次分析法對社會風險進行評估。最后通過重慶市保障房案例進行實證分析,以此展開對保障房社會風險的相關研究。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ffordable housing, due to the group interests of large and medium-income groups living in large-scale residential interests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contradictions, some of the housing communities have experienced disharmony, such as,frequent incidents of surrounding crimes, the construction of "Berlin" with surrounding commercial housing communities, and so on[1]. The social risks of affordable housing projects are now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economic,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cultural risk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xperts, the social risk is assessed by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inally, through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ase of Chongqing's affordable housing, the related research on social risk of affordable housing is launched.
關鍵詞:保障性住房;層次分析法;社會風險
Key words: affordable housing;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social risk
中圖分類號:F293.35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08-0001-03
0 ?引言
住房與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息息相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商品房的不斷發展確實解決了大部分居民住的問題,但因為市場監管不到位,一些炒房者借此契機瘋狂炒樓,導致房價一路飆升。一些外來務工的農民以及剛畢業的大學生面對如此高昂的房價只能望而卻步,以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為目的的保障性住房就成為了低收入者的重要選擇。近年來,在政府和市場的共同努力下,保障房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但在運行過程中仍然出現了許多社會問題,帶來了一定的社會風險,識別這些風險對保障性住房的持續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1 ?保障性住房項目的社會風險識別和分析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為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標準、限定價格或租金的住房,由經濟適應房、廉租房、限價房和公共租賃房共同構成了中國保障房體系。保障性住房有別于完全由市場形成價格的商品性住房,它的經濟性和適用性導致它在后期運營方面具有更大的難度性?,F將影響保障性住房項目的社會風險因素分為四類:經濟、環境、社會、文化。
1.1 經濟因素
經濟對一個行業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筑工程的復雜性就決定了每一個保障性住房項目都需要消耗巨大的資金。與普通的商品房相比,保障房在居民購買的時候具有經濟性和適用性,這也是保障房最大的一個優勢。但在后期的運營中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其主要體現在社會治理成本和居民生活成本。
①社會治理成本。保障房住房社區大多聚集著文化水平以及收入都較低的人群,人員構成的復雜性可能會影響整個城市的穩定性。為了維持社區的治安,需要加大對整個社區的監管力度,保安人員和監控設備的配備都必須得到保證,這無疑會加大在社區治理方面的成本。
②居民生活成本。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地址大多遠離市區,交通不便、周邊生活設施配套不完善。交通費用的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
1.2 環境因素
金山銀山都不如綠水青山。隨著經濟的大力發展,我國的環境污染日益加劇,嚴重威脅了我國城鎮居民的生活健康,甚至在將來嚴重制約我國經濟的合理發展。保障房社區的居住密度跟普通商品房相比較大,在空氣質量、水資源、噪聲和生態環境影響方面都會更不利。
①空氣質量。人口密度大是造成空氣質量下降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特別是在一些冬冷夏熱的城市,夏天需要空調制冷,冬天需要暖氣取暖,對城市的空氣質量都會造成很大的負擔。
②水資源影響。水是生命之源,可以說沒有水是沒辦法生存的,人口的急劇增加可能會使水資源受到污染,也有可能引起水資源短缺,這些都可能會造成社會沖突。
③噪聲影響。在保障房的建設以及社區人口不斷的涌入過程中,所產生的大量噪音會給小區居民帶來很大的困擾。輕者來說會影響大家的休息和生活,重者來說還可能會危害到身體健康,這都對社會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④生態環境影響。保障房的建設和流動人口的增加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周邊的生態環境,引起周邊居民的不滿,進而引發社會風險。
1.3 社會因素
保障性住房項目的建設、運營各個環節都會帶來很多社會問題,主要包括社會治安情況、社會公平狀況、居民融合度、社會階層分化程度。
①社會治安情況。保障房小區的居民很大一部分人群都是靠做苦力生活,枯燥乏味的工作容易使人變得暴躁不安,由此導致的沖突、糾紛使治安方面的情況不是很理想。
②社會公平狀況。保障房本著公平的原則出發,但可能做不到絕對的公平。比如有的小區地理位置好一些,交通比較便利,有的建設地址會相對偏僻一些。
③居民融合度。由于保障性住房的性質與商品性住房有所不同,一些原本符合條件的住戶可能會因為后來購買了商品房而退出保障房社區,大量的流動性就對居民之間的融合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④社會階層分化程度。隨著時間的推移,保障房社區與周邊的商品房小區在各方面的差距可能會不斷加大,這無疑會導致社會的階層分化,引發社會沖突,形成社會風險。
1.4 文化因素
文化帶來的影響通常沒有經濟那么顯而易見,它更多的是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思想影響著大眾,具體的表現在風俗習慣差異度、文化教育差異度和原居住區文化破壞度三個方面。
①風俗習慣差異度。來自不同地區居民的風俗習慣有所不同,這種習慣上的不同會影響到各自的生活,從而造成社會沖突。
②文化教育差異度。一般來說,保障房保障對象的文化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勢必會與周邊居民在生活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和矛盾,這些都可能會引發社會風險。
③原居住區文化破壞度。流動人口的涌入勢必會破壞原居住區的文化,引起周邊居民的不滿,進而可能引發社會風險。
2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保障性住房社會風險評估
2.1 建立層次結構模型
本文以保障性住房發展較好的重慶市為例,評價分析在該城市建設保障性住房的社會風險。依據前文的風險因素分析以及評價的目標,本文構建了三層結構模型(圖1),首層標層,中間層是一級影響因素,最后一層是各一級影響因素包含的次級影響因素。
2.2 各因素權重分析
根據風險層次結構模型創建保障房社會風險評價打分表,邀請22位長期從事保障房建設工作的專家依據自己的工作經驗,按照比率標度方法對各因素進行打分。因素數量大于3的元素組成的矩陣不存在一致性的問題,只需要對數量至少等于3的單層元素組成的矩陣排序并進行一致性檢驗[3]。如果各單層都能夠具有較好的一致性,方可確定各因素相對總目標的權重,同時總排序具有滿意的一致性,得到各因素的權重分布表(表1)。
2.3 評價指標分級
為了使結果更加可靠,在定性評價的基礎上還應繼續量化處理,具體的做法就是參照專家分級的規則方法,根據各指標的好壞程度進行分級,得到的分級結果如表2所示。
2.4 評價指標值的確定
查閱重慶市最近幾年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租金售價、運營情況等涉及評價指標的相關資料,對照指標分級表確定重慶市保障性住房社會風險指標的分值(表3)。
2.5 保障性住房項目風險綜合評價
根據表1和表3,利用公式Z=Wi*Vi,算出重慶市保障性住房社會風險綜合評價值為70.146。根據表2得出在重慶市建設保障性住房的社會綜合風險較低,滿足建設要求。
3 ?結語
①根據建設保障性住房項目的社會風險問題,提出從經濟、環境、社會和文化四個方面建立保障性住房的社會風險體系,結合層次分析法分析與評估,得到風險分級結果。②根據重慶市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與運營的實際情況,采用層次分析法進行實例分析,得出風險評價的結果,有利于保障性住房長期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林曉艷.社會資本視域下大型保障房社區社會風險形成機理及其消弭 [J].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02):148-153.
[2]韓娛.公租房項目社會風險的前攝性定量評價研究[D].東南大學,2016:5-20.
[3]薛紅肖,王琦.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海外礦業投資風險評價[J].中國礦業,2018,27(06):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