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孟
【摘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對職業技術方面的培養也越來越重視,而對技工來說,擁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發揮更大的工作價值。所以,技工學校要培養學生鍛煉身體的習慣,激發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文章分析了技工學校學生的體育鍛煉現狀,也對如何進行改進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對策。
【關鍵詞】技工學校;學生;自覺參見;體育鍛煉;常態
一、技工學校學生體育鍛煉的現狀
(一)缺乏鍛煉,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
在當今這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社會,存在讓人眼花繚亂的各種社交、娛樂方式,將人們的生活緊緊地與互聯網綁在一起。以前,學生之間的社交活動是一起打籃球或者踢足球等,而現在,學生之間更多的社交活動是相約聚在一起打網絡游戲或者聊微信、QQ等,基本很少一起開展體育活動。而技校學生則更關注專業技能課的學習,課余時間基本都在宿舍度過,課外鍛煉的時間每天不足1小時,是名副其實的宅男宅女[1]。長此以往,很多學生變成了“低頭族”和“久坐族”。據相關統計,學生群體罹患頸椎病和腰關節病的概率正在逐年上升,而且久坐不運動也導致了肥胖、高血壓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很多學生還沒畢業開始工作,就已經在學校積累了一身病癥,甚至連基本的體育測試都不達標,這樣怎么能勝任以后繁重的工作任務[2]?
(二)學校對體育鍛煉不重視
很多技工學校只考慮就業率,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方面不聞不問。學校里除了基本的田徑場和籃球場,其余的鍛煉場地一概沒有,對體育器材的投資也較為吝嗇,很多學生因無法找到自己喜歡的體育活動,從而對體育活動漸漸失去興趣。技校也很少舉行相關的體育活動,舉辦的活動也都是和專業技能相關的競賽,這使得技校學生對體育鍛煉基本沒了興趣。學校對體育鍛煉方面限制太多,導致體育活動無法在學生群體中開展。
(三)教師水平偏低,引導不到位
在我國的很多技校當中,體育老師的職業水平基本都不高,基本學歷都為專科,擁有本科學歷的體育老師寥寥無幾。而在這批教師隊伍中,擁有體育職稱的老師更是少之又少。沒有專業的師資團隊注定無法形成有效的教學模式,很多老師年齡都比較小,缺乏體育教學的經驗,在教學中經常會出現應付的情況,無法給學生帶來體育活動的刺激感和愉悅感,對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培養也就沒有太大的作用。
(四)學習任務重,沒有充裕的課外時間
技校基本都是專科,3年制,學生在學校基本學習兩年后就會進入工作單位實習。學校課程安排得滿滿的,學生基本沒有屬于自己的課余時間,也就無法進行相應的體育鍛煉。而且較少的時間進行一定程度的體育鍛煉會使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產生不適的感覺,所以能堅持下來的更是寥寥無幾。
二、技校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時就提出了“全民健身、建設祖國”的口號,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全國人民的身體素質。技工學校為我國輸送了一批又一批技術高、身體棒的技術人員,他們活躍在我國建設的第一線,是我國發展中貢獻最大的一批人。而在近幾年,一些從技校畢業的學生雖然學到了專業的技能和知識,但是身體素質卻垂直下降,往往工作沒幾天身體就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毛病,有的年紀輕輕已經患上了高血壓。我們必須對這個問題高度重視起來,使學生在技校里不僅能學到專業的知識和技能,而且能擁有強健的體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切都是建立在擁有健康的身體的基礎上的。
三、培養技工學校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方法
(一)開展各種體育宣傳和體育活動
學校應該對體育活動進行大力的宣傳,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體育鍛煉。鼓勵學生成立各種有關體育活動的社團,給予場地和資金的支持。定期在學校內舉行一些體育活動的競賽,鼓勵學生參與進去,評選出優秀的學生并給予獎勵。在食堂里可以多轉播一些體育賽事來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讓更多的學生自發地參與進去。宣揚體育鍛煉帶給學生的好處,讓學生明白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逐漸在學生群體中形成一股潮流。學生都是群體性的,只要活動足夠有趣,就能帶動更多的學生參與進去,在保證學生安全性的前提上,活動方式要采取靈活多變的形式,以適應當代學生的思維和興趣。
(二)擴大體育場地,增加體育器材
在學校內可以適當地利用閑置土地來開發新的體育場地,如建設排球場或者網球場等,讓學生可以選擇的體育活動變得多樣化,體育鍛煉器材也不要只拘泥于以前的單雙杠等,要增加學生更為喜歡的體育鍛煉器材,可以參考健身房內的一些健身器材,以此讓學生鍛煉身體的方式更為多樣化。器材上要有明確的使用說明,讓學生都可以科學健康地鍛煉身體。操場的跑道也應該換成適宜跑步的塑膠跑道,原有的渣滓、水泥盡量都換掉,足球場可以鋪設假草皮,這樣易于打理而且美觀。給學生營造一個完整配套的鍛煉場地會更容易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促進學生在體育鍛煉上長期、持續地發展,有利于培養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
(三)提高專業教師的體育教學水平
對體育教師進行集體培訓,可以邀請比較有經驗的體育教師舉辦教學講座,主要談論如何帶動學生在課后自覺地參與體育鍛煉,并讓體育教師聚在一起相互討論分析。在課堂上多講述體育鍛煉帶給身體的各項好處,經常引進并學習先進的教學模式,多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滿足學生的各項實際需求,針對學生性別的不同,采用科學的體育鍛煉方式。另外,對于體育教師應該給予合理的待遇,制定一套嚴格的獎懲制度,激發體育教師授課的激情和認真的工作態度。體育教師作為學生在體育鍛煉方面的指導人員,必須把握好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態度,使學生由被動化主動,自覺地參加體育鍛煉,這才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覺悟。
(四)留出寬裕的時間給學生進行體育鍛煉
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每個星期至少保證要有7個小時的自主時間,還應鼓勵學生走出宿舍,到室外進行體育鍛煉。糾正學生到技校只是學習技能、其他事情都不正經的思想,而學校各個體育場地的開放時間應該適當延長,以適應不同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時間。另外,在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場地附近一定要做好學生的安全保護措施,最好有教師進行定期巡視,在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出現意外時,能得到及時的處理,也要對學生做一些安全救護的培訓,以應對突發狀況。
四、總結
教育的本質不光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會對待人生的態度,要讓學生在技工學校不光要學會工作的技能,也要鍛煉出一個強健的體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中離不開教師的教導和幫助。學校要運用科學有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培養學生對體育鍛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能夠自覺、自愿地去參加體育鍛煉,并讓學生明白,只有擁有良好的身體狀態才能更好地迎接日后繁雜的工作。這樣才能為我國培養出更多的全面發展的人才,讓學生為國家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馮金華,胡傳慶.學生假期體育鍛煉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6(01):10-11,26.
[2]杜伊濤.青少年體育鍛煉行為習慣養成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