閭松林
【摘要】眾所周知,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一直是政府和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而大學生就業指導能夠為學生指明就業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學生的就業也大有裨益。文章分析了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性,并根據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兩者實現有效融合的途徑。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指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大學生的就業問題變得日益嚴峻。新形勢下,各大高校都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進行了改進和優化,雖然取得了不小的效果,但是還有明顯的不足之處。如何更好地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業指導工作中,是高校需要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性
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可以提高學生的素質,滿足社會的需求。因為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并且正在全力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這種背景下,各行各業都需要大批高素質的人才,尤其是隨著產業結構不斷升級,科學技術不斷創新,社會對于人才的素質和能力有了更嚴格的要求。高校對大學生進行就業指導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身的價值,并且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同時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學生能夠跟上時代的腳步,適應日新月異的變化趨勢。高校將兩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可以更科學地制訂教學計劃和方案,讓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的培養和提升,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并且順利進入社會,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另外,高校將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可以更好地利用和發揮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以便為大學生的就業提供依據和指明方向。長久以來,我國大學生在就業方面存在很多困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學生沒有正確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功利心太強,一味追求高薪的職位和舒適的環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身的發展。通過將二者進行融合,可以讓學生正確對待就業問題,并且選擇那些能夠發揮自身價值的崗位,不斷提高個人能力。
二、目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
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指導的性質和地位有很大的差異,而且隸屬于不同的部門,二者按照各自的職能進行區分。思想政治教育圍繞學生的品德和政治理想展開,而就業指導是為學生的就業服務,主要負責學生的職業規劃。因為就業指導沒有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自身適應社會的能力很弱,并且對自己所學的專業缺乏足夠深刻的認識,在就業選擇上常常陷入被動局面,甚至受到虛假信息的誘導和欺騙,進而錯失機會,造成不小的遺憾和損失。
(一)功能缺失
因為大學生以及就業指導方面的工作人員都比較注重就業的機會和崗位,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導作用,而且就業指導的內容局限于簡歷制作、應聘技巧以及面試流程等方面,并沒有上升到大學生的思想層面。同時,就業指導方面的工作人員沒有從大局出發,沒有為學生理清就業的思路,導致就業質量較低,而且形成局部效應,無法打破思想僵局,使得就業指導的作用無法真正發揮。另外,很多高校都是在大學四年級才開始設立就業指導課程,這種臨時應付的辦法完全起不到指導的作用,而且還會打亂學生的職業規劃,容易讓學生感到困惑。
(二)手段不當
目前,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手段單一,并沒有從實踐層面和思想層面進行有效的結合,在提供指導方面也浮于表面,沒有深入研究和調查。一些高校教師覺得就業指導工作意義不大,而且學生的就業途徑多種多樣,沒有必要進行統一的管理和規劃。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使得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無法形成凝聚力,學生在面對就業問題時也無法獲得思想方面的指導。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目標也不夠明確和具體,而且過于注重就業率,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
(三)系統片面
因為我國的國情比較特殊,在一段時間內,大學生畢業后統一由國家負責分配工作,這使得我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起步較晚,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系統。特別是在就業指導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方面,連續性不強,而且在具體的就業問題上,一些主流觀念會影響學生的就業選擇,學生的價值觀會受到沖擊,思想政治教育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而且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
三、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途徑
(一)以就業指導為前提,展開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以就業指導為前提,可以將理論與實踐統一結合在一起,這樣能夠豐富教育內容,而且讓教育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并且根據社會的需求和行業的特點制定具體的教學實施方案,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樂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具體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做起。
第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認真分析國家的政策方針以及法律法規,結合時事熱點新聞,幫助學生理解和分析政治局勢與就業指導的關系,并且在符合經濟發展的前提下,對國家的政策進行解讀,同時讓學生合理選擇就業方向,而教師需要保證學生的就業選擇符合國家的發展方向,并且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一致。將學生的就業與國家的發展聯系在一起,可以提高學生對就業指導的認識,并且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樹立為社會和他人服務的理想。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大一部分內容與時事政治有關,所以在進行時事政治方面知識的講解時,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就業角度出發,引導學生更好地認識世界,并從實際出發,結合時代發展的趨勢,讓學生跟隨我國經濟發展的腳步,合理進行職業規劃。學生在認清時代變化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特點,可以更好地預測和判斷就業市場的競爭情況,從而在應聘中占得先機??梢哉f,時事政治是就業市場的一個縮影,并且與大學生的就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必須要重視這一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發掘時事政治的內涵和價值。
第三,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需要幫助他們樹立高尚的理想和目標,讓每一名學生都清楚地知道自己人生奮斗的方向,避免學生渾渾噩噩地度過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光。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樹立短期的目標和長期的目標,讓學生按部就班地去完成,這樣既避免了理想的空泛,又能夠讓學生體會收獲的喜悅。目前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后沒有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工作,鑒于這種情況,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需要適當擴展和豐富教學內容,鼓勵學生全面發展,做到因材施教。另外,教師不能給學生太大的壓力,應該幫助學生學會從容面對社會上的風浪,以更好地成長[2]。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根本,實現就業指導
就業指導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根本,可以在提升大學生專業技能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更好地利用和發揮自己的優勢,并且從正確的角度去看待就業問題。近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上出現了一些不正之風,不利于大學生的身心健康,一些大學生在就業時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甚至誤入歧途,前功盡棄。比如一些大學生畢業之后從事違法犯罪活動,走私毒品、結黨營私或者挪用公款,這些都是由于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沒有貫穿于就業指導中。鑒于此,就業指導必須要重視學生身心和思想方面的問題,就業的目的是實現人的自由發展,而健康的身體、高尚的心靈以及純潔的思想是大學生順利就業,實現更好發展的有力保障。就業市場的競爭是殘酷的,不可能每一名大學生都順利實現就業,也不可能每一名大學生都找到理想的工作,當就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困難面前,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牢記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比如在就業過程中,一些學生在簡歷上作弊,甚至制作一些假證書,這類做法意味著學生在就業時功利心很強,并且不擇手段地進行競爭,容易破壞就業市場的公平,擾亂就業市場的秩序。
一些學生家境優渥,畢業之后到家族企業上班,也有一些學生依靠關系進入政府部門工作,剩下大部分的學生則在私企就業和創業之間猶豫不決。比如近幾年國家鼓勵和號召大學生創業,并且給予了一定的政策優惠和資金補助,而很多學生沒有經過實際調查就盲目進行創業,結果損失慘重,白白浪費了就業時間和機會。所以,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應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就業和創業之間的關系,幫助他們實現更好的發展。另外,很多大學生在選擇單位時,根據薪酬的多少衡量公司的好壞以及職位的高低,甚至會產生盲目攀比的心理,這樣不利于學生充分認識崗位的責任,也使他們無法在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一些大學生經常跳槽,不僅影響了自身的信譽,而且失去了競爭的優勢。所以高校就業指導工作需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讓學生干一行愛一行,在工作中奉獻自己。
四、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將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就業水平,并且有效緩解就業壓力,這樣更有利于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人才??梢哉f,將二者有機地融合,讓大學生實現了學以致用,并且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滿足了社會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洪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融合的策略分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8(09):98-99.
[2]劉志偉.高校就業指導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科教導刊,2018(3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