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征
摘要:構建英語開放式教學課堂對于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英語開放式教學課堂的引入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方式,讓教師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手段面向全體學生,有利于深化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與素養(yǎng),使其收獲高效的學習體驗與效果。
關鍵詞:開放課堂;英語教學;策略
教師想要構建高效的開放式教學課堂,需要突破思維的限制以及教材的束縛,從學生的實際以及教學整體的結構研究出發(fā),創(chuàng)新出更適合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方案與策略,保證學生的良好發(fā)展前景。
一、教學目標與方案的開放
英語教學目標的制定是英語高效課程開展的重中之重,教師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才能夠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展開高效教學探究。所以進行開放式教學課堂的構建,教師需要從教學目標入手進行分析與探討,研究出更適合整體學生發(fā)展的教學目標與方案,保證教學質量的均衡性發(fā)展。教學目標的開放性要求教師能夠根據(jù)整體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開放性的目標設定。這項舉措需要教師提前做好工作,從多個方面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基礎知識能力,關注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在因材施教的分層教學模式探究中實行開放性教學目標的制定。
這樣的教學目標符合各個等級學生自身的發(fā)展,為學困生制定較為簡單的教學目標及教學方案,這種方式不會挫傷他們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建立他們對于英語學習的信心。而對于中等生教學目標的制定,要符合其能力發(fā)展,扎實學習基礎,滿足其能力需要。對于優(yōu)等生的教學目標制定,教師應當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其基礎能力知識穩(wěn)固的情況下向著更為深入且綜合的探究方向發(fā)展。這樣的開放性教學目標制定形成了較為明顯的等級分層,符合每個等級學生的階段性發(fā)展需要,保證教師所制定的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的協(xié)調性,關注學生個體發(fā)展,提升整體的綜合性教學質量與效果。
二、教學內容與資源的開放
教師想要構建高效的開放式教學課堂,不僅要突破現(xiàn)有教學結構的限制,還要突破教材的限制為學生提供開放性的教學內容與資源,拓寬學生的認知視野,并加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全面性思考與理解,推動學生的全面性發(fā)展。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內容中,教師只專注于對教材的鉆研,讓學生針對教材中所體現(xiàn)的教學內容、教學思想以及主要教學知識點展開加強新的記憶與鞏固。這種方式會嚴重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學習內容較為單一且枯燥,致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學習效果不佳。根據(jù)這樣的教學現(xiàn)象,教師應當從教學內容與資源的開放式教學模式探究入手,為學生尋求更為新穎且符合其能力發(fā)展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進行吸收與采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并深化學生的文化知識涵養(yǎng),加強學習效果。
比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為學生拓寬教學內容與資源,教師可以針對某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從互聯(lián)網(wǎng)收集更多相關的資源,然后以圖片或者影像資料的方式進行展現(xiàn)。這樣的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資源能夠豐富教學課堂的教學內容,同時這種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展現(xiàn)方式還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學習到更多的趣味性內容,加強對教材內容的全面性認知與理解。教學內容的開放性除了體現(xiàn)在課堂教材內容的拓展方面,教師還可以通過課外的途徑積極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優(yōu)質的教學內容與資源。比如教師可以向學生征求意見,積極訂閱一些英文的報刊或者雜志,豐富學生的英語課業(yè)文化生活。同時,教師還可以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去往校內圖書館開展閱讀活動,讓學生閱讀到更多具有教育意義的英文名著或者書籍,比如《Bleak House》、《Wuthering Heights》、《To the Lighthouse》這些書籍,書籍種類的選取需要依據(jù)學生的實際能力而定。這樣的綜合性開放途徑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認知,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化涵養(yǎng),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中吸收重要教學思想,綜合性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能力水平。
三、教學過程與模式的開放
教師可以將開放性的教學思想應用于教學過程與模式的構建中,營造開放性的教學氛圍,為學生的良好發(fā)展提供便利條件。開放式的教學過程與模式要求教師能夠將教學的主動權放置于學生手中,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為學生的自主發(fā)展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契機,營造開放式的教學課堂深化學生的各項能力,使其收獲高效的學習體驗與效果。
根據(jù)開放課堂的教學要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教學途徑與手段豐富課堂的整體結構,助力學生的有效學習。比如教師可以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模式,讓整個教學過程都依靠學生的自主探究來進行,學生針對教學內容展開充分的交流與探討,彼此之間吸收他人的意見和看法,收獲高效的學習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比如依照教材主要內容展開課本劇的表演,讓學生通過角色的扮演進行英語的交流與對話,在對話中深化自身的語言能力,并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技巧水平。在這樣的開放式教學過程與模式的構建中,能夠全面加強對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推動學生的綜合性發(fā)展。
四、總結
總的來說,教師想要構建英語開放課堂,需要從教學目標以及方案、教學內容與資源以及教學過程與模式等多個角度入手進行開放式教學探究,深化學生的各項能力,豐富學生的文化涵養(yǎng),推動學生的全面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孟曉燕.開放式教學背景下英語教學策略的新探索[J].考試周刊,2015 (8).
[2]吳浩.基于開放式教學模式英語教學策略的探索[J].新課程(小學),2017.
[3]黃金英.英語教學新方式的探索[J].新課程·小學,201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