渲少
美國心理學家蓋瑞·查普曼認為,愛的表達不止簡單的一句“我愛你”,而是有5種表達方法。
肯定的言辭
有人會習慣用語言表達愛意,當他們喜歡一個人,贊美、欣賞、感激的語言就是他們的表達方式。同樣,當他們被贊美、被傾聽和被欣賞時,會覺得自己被重視,價值得到肯定。
積極的語言可存在于對話中的任何角落,比如“你怎么能那么厲害呢?”“你的笑真美啊,讓我心花怒放!”
對喜歡肯定言辭的伴侶來說,這種積極的語言鼓勵是最直接快速被對方接收到的信號。因為被欣賞是他們內心深處的心理需要,如果沒從愛人那里接收到這個信號,或者只是收到消極、嘲諷的語言,那么他會覺得自己的價值被否定、不被愛。
陪伴的時間
有些女性戀愛前是很獨立的,可戀愛后變得異常黏人,總想對方陪著自己。其實不止女性,男性也會這樣。因為在二人時光里,可以接受伴侶獨一無二的關注,你們可以做喜歡的事、聊聊近況、說彼此懂的笑話,甚至什么都不說,只是靠著肩膀,那是屬于彼此的時光。
當喜歡被陪伴的人在戀愛里常常落單,或者愛人在約會時頻繁刷手機、打電話,他們會感到敷衍,覺得對方不愛自己。對他們來說,相處時長和相處質量都很重要,既要陪伴,也要表現出投入。
愛的禮物
戀愛中,有些人會覺得禮物只是一種形式,有是錦上添花,沒有也無所謂。甚至有人覺得送禮是熱戀中的情侶需要做的事情,老夫老妻不需要太講究形式。
如果你遇到一個“愛的語言”是“收禮物”的戀人,那最好改變這種態度。因為對他們來說,送禮表示被惦記、被重視,如果你能送他(她)平時喜歡的東西,那他(她)會更滿足。
對他們來說,禮物是愛的視覺象征。重要的并非禮物本身,而是這份心意,它表示惦記和思念,給這段關系帶來了安全感。
服務的行動
“服務的行動”也就是在行為上為對方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為對方做一頓飯、生病時給予照顧、遇到困難時幫忙解決。這并不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但需要你更加留意細節和對方的需要。
身體的接觸
其實,身體的接觸是人類最早接觸的“愛的語言”,嬰兒剛出生時,母親就用這種語言表達愛。有些人談了戀愛,也下意識地拒絕太親密的接觸,而有些人時刻希望被愛人親親抱抱舉高高。
如果你遇到“愛的語言”是“接觸”型的戀人,不要抗拒,他們渴望牽手、擁抱、親吻,甚至親昵地摸頭都能讓他們感受到你的強烈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