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
[摘 ? ? ? ? ? 要] ?隨著世界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信息應用同樣也成為中國學前兒童教育發展與日常生活的核心構成部分。很多教師、家長在進行學前兒童知識獲取、分享的過程中都會不同程度地在信息媒介中尋找答案,這種全新的育兒發展理念已經成為新課改下的一種新風尚,推動著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對信息時代下的學前教育發展展開研究,希望能夠為廣大同行業從業教師帶來一定幫助。
[關 ? ?鍵 ? 詞] ?信息時代;學前教育發展;思考
[中圖分類號] ?G610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5-0138-02
新課改理念洗禮下的學前教育發展,見證了幼兒教育從“一張黑板、一張嘴”逐漸過渡到“信息化網絡教室”的升華,學生不僅可以在本班的教室中通過電子白板來進行相關教學任務的落實,學生也更對這種信息化教學感覺到收益頗豐,通過這種現代化、科學化的教學平臺實現了整個學前教育活動的多樣性發展,相信在這種大環境下的信息發展一定會促進整個教學領域更好的發展。
一、信息時代下我國學前教育現狀與常見問題
(一)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中的現狀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學齡前兒童已經在耳聞目睹中接觸到了比他們父輩、祖輩更為先進的信息技術,而數碼相機、智能玩具、移動電話等技術更是在信息技術的作用下開闊了學齡前兒童的眼界,以此為契機的學前教育網站與APP更是如同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通過不完全統計,現階段中國學齡前兒童對信息化的接觸水平已經有大幅提升,而每天面對信息應用的時間也是成幾何形態勢發展,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已經為學前教育中的網絡應用帶來了更多可能。
(二)信息時代下我國學前教育中出現的常見問題
與其他先進的技術一樣,信息也如同一把雙刃劍樣,帶給學前教育進步與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常見問題有待我們解決。具體總結如下:
1.學前信息化教育內涵的薄弱
對學齡前兒童接觸信息化技術很多家長與教育工作者都持有一種謹慎的態度,很多教師與家長支持學前信息化教育的推進,同時也希望孩子能夠在一個適度的范圍內進行信息技術資源的共享與設備應用,但其中也有相當一部分的學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會質疑這種全新教學手段在實踐教學中的內涵與實質是否真的適合低齡兒童。
2.教育資源的良莠不齊與資源共享局限性
信息化學前教育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種“高端大氣”的代名詞,但在實際教學資源的應用過程中卻出現了良莠不齊現象,即便是在同一個區域內的學前教育也沒有一套標準的教育體系,這就導致了信息化教學資源質量的不均衡發展,對各類幼兒教育資源的共享而言更是存在較大的局限性。
3.信息化教學資源的不均衡發展
學前教育雖然不是中國現階段的義務教育構成部分,但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在偏遠山區,每一名孩子都有接受學前教育的意愿和渴望,但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卻往往會由于教育資源的不均衡,而導致了一些偏遠地區無法有效地開展信息化教學,長此以往那些沒有得到良好資源的學前兒童就會在信息化推進的過程中,缺少一定的先進性教學理念激發,其學習潛能更是受到了不同層次的影響。
4.學前從業教育工作者自身水平的欠缺
從信息化教學資源的角度來看學前教育發展,很多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年齡偏大的工作者會感受到力不從心,由于他們其中的一些人接觸網絡、接觸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晚,隨著年齡的增加很多教師都會感覺到這種新鮮事物在備課、教學互動中感覺有些吃力。與此同時,由于學前教育在中國的重視程度有限,很多幼兒園和學前班并未將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與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進行考量,對從業教師的專業化培訓更是少之又少。
二、信息時代下推進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思考與策略
通過對上述共性問題的思考與研究,新課改下的學前教育發展在信息時代的推動下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思考和實踐。
(一)強化學前信息化教育內涵構建
在全新的教育平臺下,每一名學前教育工作者都應當充分結合幼兒的實際發展情況與個體差異,進行具有針對性的信息化教育內涵建設。不僅要充分給予學生接觸真實世界、真實社會的機會,同時也要在日常的學齡前幼兒教育中借助信息化技術的展示,來給予孩子們更大認知空間。
但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名學前教育工作者都應當清楚地認識到,信息化在學前教育中只是一個有效的導入、教學手段,而非核心,只有樹立這樣的認知才能夠為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提供科學發展的幫助,也只有學前教育對信息化技術應用有所準確、合理的定位,學前教育體系才能夠打破傳統的教育理念,通過信息時代這股東風來推進整個教育體系質量的提高。
(二)優化學前教育資源,實現資源優勢共享
作為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永恒話題,資源建設將會對整個教育體系具有十分重要而又核心的意義,特別是在新時期學前教育覆蓋面廣泛的今天,學前教育下的各類信息資源必須通過共享與優化的方式推進。
1.在資源建設角度來看,政府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主導作用以及政府職能部門的統籌能力,一切以地方學前教育資源平臺構建為基礎來實現學前教育的普惠性與公益性。
2.在市場經濟的今天,信息化技術教學覆蓋下的學前教育更是應當通過對市場機制的交接,來確保整個教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與活力提升,通過資源共享、信息交換來取長補短、互通有無,特別是要充分利用網絡優勢,足不出戶地完成相關教育資源的優化與共享。
3.通過科學、長效的合作建設機制來調動學前教育從業者、教育專家、企業以及家長的資源構建積極性,在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同時,以一種融會貫通的理念來實現優質資源的共建與共享,對一些國際化優質學前教學資源而言更應當充分結合我國國情與學齡前兒童發展狀況來進行研究,以此來不斷開發各類優質資源,將信息技術打造為整個學前教育最為重要的助力器。
(三)重視學前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均衡
作為我國教育理念中最為基礎的政策之一,公平是推進各個年齡段學生學習質量的法寶,然而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特別是信息化下的學前教育而言很多偏遠地區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信息流動過緩、網絡信息硬件建設薄弱等現象,這些要素的發展不均衡都會從不同程度上制約整個教育體系的發展。在這種問題面前,必須突出教育信息化自身的資源跨越式發展,將其打造成為一種能夠促進均衡發展的重要平臺。
而在學前教育信息化實施與設計的過程中,更要將一些有利于教育資源共享與集成的方案有的放矢地應用到日常的教學當中,對其中發現的問題要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整改,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也要有相關的區域教育主管部門責成相關的服務小組、教學研討小組深入農村和相對偏遠、貧困地區的幼兒園,展開一對一的信息化教學幫扶,在做好本土化和均衡化發展的同時,逐漸形成一種教育資源均衡發展的態勢,以一種不斷反省、不斷創新的理念來實現整個信息化技術在學前教育發展中的靈活運用,讓更多的孩子都能夠擺脫大山的局限性,通過信息化教學來接觸外面更為廣闊的天地,以此作為改變人生境遇的重要契機。
(四)從教師專業水平提升角度實現信息優化發展
與其他領域發展和進步一樣,信息時代下我國學前教育發展同樣也需要強調“以人為本”,通過科任教師的帶動與影響來實現學前兒童認知的有效提升。然而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樣,很多學前教育工作者由于年齡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了很多人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信息技術的優化學習,在日常的教學應用發展過程中更是對信息化實踐感到無力推進。針對這一現實問題,廣大幼兒園管理者必須與時俱進地對專業教師進行培養和提高,站在信息化技術應用的角度來給予充分支持。對學前教育工作者自身而言,一方面要從思想上進行認知提升,將信息化技術教學發展作為整個學前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來看待,盡可能多地在日常的教學演示、教學課件制作中進行應用,同時也要通過不斷的進修和學習來強化課程與信息技術的完美融合;另一方面,廣大學前教師也要通過小組討論、園內教研研討等方式,借助互聯網技術與各類教學資源的交流來突破客觀條件的制約,營造一種終身學習、隨時學習、隨地學習、碎片學習的良好氛圍。
除此以外,在日常的學前教育信息化技術推進過程中,也要著重考慮學生家長與教師溝通、交流的個性化需求,在教育信息化裝備、資源評測的科學體系中完成學前教育信息化資源的運行與開發,以一種不斷探索、研究的精神來將學前教育信息化真正地普惠到每一名兒童的成長過程中。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被著名的西方教育學家尼爾波茲曼命名為“最重要的教育”,信息時代下的今天,中國學前教育發展必將面臨更加多元化的挑戰和機遇,每一名學前教育從業者都應當以此為契機,在確保學前教育信息發展的同時,從增強大局勢的角度來實現整個教育體系質量、效率的雙重提升,通過長足發展和創新來實現基礎教育事業發展的繁榮昌盛。
參考文獻:
[1]朱永新.創新思路突破學前教育發展困局:關于當下學前教育的幾點思考[J].吉林教育,2017(20):4.
[2]楊麗麗.我國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現狀[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6(8):109-110.
[3]盧丹丹.淺析我國社區學前教育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J].黑龍江史志,2017(1):175-179.
[4]呂吉.關于農村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培養的幾點思考[J].文教資料,2016(14):136-137.
[5]朱家雄.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趨向:教育的文化適宜性問題(十)[J].幼兒教育,2015(34):4-5.
[6]王增萍.信息技術時代下我國學前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J].長江叢刊,2018(6).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