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華經
[摘 ? ? ? ? ? 要] ?2018年11月,教育部和中共中央宣傳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影視教育的指導意見》,該指導意見明確指出開展影視教育是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充分發揮優秀影片在促進中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中職學校學生作為中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接受影視教育方面也必須做同樣要求。
[關 ? ?鍵 ? 詞] ?影視教育;中職學校;德育
[中圖分類號] ?G711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5-0160-02
為促進中小學生影視教育的深入開展,充分發揮影視的育人功能,自1997年起,教育部和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就開始聯合下發通知,向全國中小學生推薦優秀影片,到2018年已經推薦到第38批。2018年11月,教育部、中共中央宣傳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影視教育的指導意見》,該指導意見明確指出開展影視教育是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充分發揮優秀影片在促進中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通過開展影視教育對孩子們進行良好的品德教育和對中國優秀文化的傳承等,都必將會有很大的成效。指導意見的出臺,符合時代的需要,符合當代信息傳播技術飛躍發展的需要。
中職學校學生作為中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接受影視教育方面也必須做同樣要求。
一、影視作品教育功能是把“雙刃劍”
(一)影視作品具有強大的育人功能,要重視影像敘事的德育意義
近年來,我國電影事業快速發展,據報道,2018年國內總票房已經近600億元,這一數字的背后,是國產電影的崛起,優秀影片大量涌現,為學校開展影視教育工作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好的影視作品生動、形象,具有獨特的影響力和感染力,特別是在弘揚主旋律、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青少年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方面具有獨特功能。如2018年高居票房榜榜首的國產影片《紅海行動》,影片中震撼的場面、軍人的果敢和責任感等激發了學生強大的愛國主義感,特別是劇中有一句經典臺詞“無論你在海外遇到了什么樣的危險,請你記住,在你的背后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就這一句話更是讓學生心潮澎湃,激起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其愛國主義教育效果遠勝過一堂說教課。優秀影視作品的情節、主人公的榜樣示范作用甚至能一輩子影響孩子們的日后學習和工作。習總書記曾指出,少年兒童要心有榜樣,要學習英雄人物、先進人物、美好事物,在學習中養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并提到過去電影《紅孩子》《小兵張嘎》等說的就是一些少年英雄的故事,這些經典作品教育著一代又一代人。可以說實施影視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途徑。
(二)不良的影視作品“毀人”功能不可輕視
影視作品基本都是商業行為,商業機構對影像敘事魔力最敏感,從影像敘事作品的魔力中看到了商機,他們最大限度地利用影像敘事來謀取利益、培養顧客。雖不能否定一些商業機構也制作和生產了不少優秀的、有教化意義的影像敘事作品,但毫無疑問,也生產了不少有礙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作品。在信息化時代,各種信手拈來的影視資源對學生的影響可謂無處不在,這些影視作品良莠不齊,淫穢、色情、兇殺、恐怖的影視作品,明星的不良習氣等對青少年犯罪起著直接誘發作用,它像毒品一樣,侵蝕著青少年的靈魂,也危害了整個社會的安全與穩定,這類影視作品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生觀、價值觀還在培育階段的中小學生,對此我們決不能習焉不察,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要進一步增強陣地意識,對各類影視教育活動內容進行嚴格把關,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確保鮮明正確的價值導向,傳播正能量。指導意見也明確指出各地要注重遴選思想性、藝術性強,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符合青少年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的優秀影片。指導意見的表述其針對性是顯而易見的,對我們深刻認識影視教育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性和緊迫感更有特殊意義。
二、在中職學生中開展影視教育的必要性
中職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定位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大量技能型人才與高素質勞動者。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必須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其基本任務是把學生培養成為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社會公德和文明行為習慣的公民,進而成為報效祖國、積極進取、誠實守信、敬業樂群,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業精神的高素質勞動者。較之中小學生而言,中職學校最終的落腳點是培養一線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對即將步入社會的學生來說,是他們在學校期間接受系統德育的“收官之戰”,因此,我們中職德育要把好關,樹好人。
從中職學校課程設置來看,開展影視教育的必要性。指導意見明確要求把影視教育作為中小學德育、美育等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針對中職學校教育教學計劃的特殊性,學校教學計劃除了文化課之外,大部分是專業課,即使是德育課也體現了很強的職業特點,比如上《職業生涯規劃》課,就可以安排學生觀看和所學專業有關的影視作品,樹立職業意識,做好生涯規劃;上《職業道德與法律》課,可以安排諸如《大國工匠》等影視作品引導學生愛崗敬業、忠于職守。專業課也是如此,每一個專業都有在其領域出色的模范典型,許多反映現實題材、職場題材的影視材料就是最好的育人素材。比如,土木水利類學生可以看《筑夢人》、農林牧漁類可以看《袁隆平》、石油化工類可以看《鐵人》等。這要求相關部門要去搜集素材,不斷完善、更新,保證有適合的、現實的影視素材。教學計劃中還要與校內外活動統籌考慮,靈活安排觀影時間和方式,每年都有上級部門下發文件建議學校觀看的優秀影片,一定要組織看,因為這些影片都是宣傳主旋律、正能量的最新作品,時代感很強,教育意義深刻。這樣積累下來就可以開發適合本校、本專業的影視教育校本課程,這既能進一步豐富課程內容,又能優化以影視教育為德育載體的育人渠道。
三、在中職學校開展影視教育的有效性
(一)要開展系列活動,豐富影視教育內容
學校要積極開展校園影視教育活動,通過電影賞析、拍微電影活動等,營造濃厚的校園影視文化氛圍,讓學生在看電影、評電影、拍電影、演電影中收獲體會和成長。比如福建省教育廳近年來組織開展以“我看新福建·喜迎十九大”為主題的“微電影”“微視頻”和“拍圖寫話”三個項目征集活動,還組織開展了“學生防溺水”“青少年禁毒”等主題的安全教育微電影、微視頻征集活動,在中職校也開展以優秀校友為主題微視頻征集活動等。各參賽學校從劇本的創作到拍攝結束,組成導演組、劇本組、演員組和道具組,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參與踴躍,活動的開展讓各校掀起了學習十九大、學習安全常識、學習優秀校友等活動高潮。上述獲獎作品成果,省教育廳還將制作成影視頻光盤資料,發放全省各中小學(中職校)、幼兒園,用于學校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循環使用,教育效果非常的好。另外,學校還可以結合教育需要組織師生自拍校園微視頻、微短劇、抖音等新時代特征的傳播方式,有條件的還在校園電視臺播放,豐富影視題材,增強影視教育功能。比如2019新年伊始,幾所高校青年學子用快閃的方式深情放歌《我和我的祖國》,短短幾分鐘的視頻,大大激起了莘莘學子的愛國情感,這種身邊的教育讓德育更接“地氣”,更加有效。
(二)要做好觀后影評工作
中職學生學業壓力不太大,對網絡的依賴性很大,學校必須運用教育、校紀校規、技術等多種手段,加強監管,努力為廣大學生提供良好的網絡影視生態。影視教育既然落腳點是“教育”二字,關鍵是要落實到教育過程和教育效果上來。優秀影視作品的育人功能,只有通過教育活動才能真正轉化為學生的精神營養。學校要將影視教育與語文、德育、專業課等科目的課堂教學及主題班、團會相結合,提高學生對影視作品的審美和鑒賞能力,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例如看完《厲害了我的國》,有一位學生就這么寫到:看了這部影片,感覺太震撼!讓我心潮澎湃,讓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我國特別是近五年在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各個領域所取得的成就,讓我感受到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教師讓學生在班上把體會大聲地念出來,學生聽了都產生強烈共鳴,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影評形式可以多樣,比如可以談感想、寫體會、手抄報等。
(三)影視教育尤其不能忽視家庭教育的作用
影視教育影響無時無刻不以碎片化方式影響著孩子,這更是對家庭教育的一個挑戰。廣大學生家長更要自覺提高教育素養,看優秀影片,起示范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引導自己的孩子多接觸優秀影視作品。
中職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通過包括以影視教育等載體的德育,引領他們自覺加強道德養成,牢固樹立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高素質的技能型勞動者,這是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責任。
參考文獻:
王家源.關于加強中小學影視教育的指導意見[N].中國教育報,2018-12-26.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