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上市公司內控信息披露是投資者進行決策時的重要參考信息。股權結構是影響其披露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經過分析探討,提出以下意見:上市公司適當提高股權集中度、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完善上市公司內部治理制度,防止代理問題,并適當以一定的股票作為激勵給予管理者,提高其管理公司的活躍性,從而提高上市公司內控信息披露質量。
關鍵詞:股權結構;內部控制;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是我國資本市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眾多投資者的首要投資目標,而投資者分析上市公司是否值得進行投資時,所參考一項重要指標便是其所披露的內部控制信息。影響上市公司內控信息披露質量的因素眾多,其中,作為公司治理的重要成分之一的股權結構,其對上市公司披露質量的影響分析就顯得極其的重要。目前,股權結構的三個重要組成成分:股權集中度,管理層持股比例、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是此類分析中的主要分析焦點。
一、相關概念界定
股權結構不僅影響著一個公司所有權的配置效率,還影響著公司管理層的進行決策時的決策行為,在公司基本建設中也擁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公司內部治理以及內部控制不可缺少的基礎構成之一。此次分析主要從股權結構的三個因素出發。此部分就是對分析相關的主要因素進行一定的概念界定。
(1)內控信息披露質量
內部控制信息,是指這個信息能夠對公司內部控制設計和執行狀況的進行一定的反映。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十分活躍,隨著這種發展,投資者變得更加的理性也就開始意識到了對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狀況了解的重要性,內部控制信息披露也就開始展現出它在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的過程中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因此,該類信息披露是否對投資者以及其決策有用就顯得十分的重要,而這種重要性就表現在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質量上。對于投資者來說,在使用該項信息披露進行投資決策時,其信息披露的使用價值越大,則說明披露質量越高。
(2)股權集中度
股權集中度作為上市公司的一項十分重要信息,不僅是投資者、管理者分析公司的股權分布狀態的重要參考數據之一,也是使其了解或度量公司穩定性強弱、衡量該公司股權結構的一項重要參考標準。內部控制是公司管理者為了更好的對公司進行全面有效管理而生成的一種監控系統,這種監管系統是否能夠發揮其作用,與公司股權的集中程度息息相關。股權集中度從一方面上來說,衡量了公司股權的分布程度以及制衡能力,也在一個方面上表現出了控股股東對公司的影響力,因而也關聯著公司內部控制建設的目標,從而影響了上市公司內控信息披露的質量。
(3)管理層持股
當代的上市公司通常是兩權分離,考慮到管理層與股東的最終目標并不一定相同,并且二者通常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因此有一些上市公司會予以管理層一定的股權,把股權為利益載體,通過讓管理層成為股東的方法來使二者的目標一致或者趨近一致,這也就是所謂的管理層持股。管理層持有公司股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弱化兩權分離所帶來的矛盾,使管理層中所存在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減少,因為這種方式,讓管理層和股東的利益聯系更為緊密。上市公司允許管理層持股通常來說是作為一種獎勵制度,屬于公司管理結構的一個方面,管理層持股應該會在某一種程度上影響上司公司內控信息披露的質量。
(4)機構投資者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逐漸發展與完善,機構投資者逐漸在我國的資本市場中展露頭角,并且與上市公司的聯系也日益愈發的緊密。為了保證其投資資金或投資品的安全性,在針對于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機構投資者相比于中小股東對其有更大的需求。為了使其投資收益達到最大化,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必然極其重視他們所要進行投資的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水平,因為只有經營管理素質高的公司,才有一定的可能性,為他們帶來持續不斷的、高額的投資回報。所以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與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質量必然存在一定的聯系。
二、股權結構影響分析
(1)股權集中度影響
大多數上市公司是由國有企業改革而來是我國的一項基本狀況,因此大多數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相對集中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情況,但是股權越集中一般都會伴隨著一股獨大及控股股東代理問題。我國的資本市場制度縱然是處于不斷地發展以及完善的一種狀態,但是在針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問題方面依然存在缺陷,在我國,對于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質量的評定也尚未能達成統一意見,大多內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來源于企業內部的自我評價,在這種情況下,控股股東或大股東極可能為使自身的收益達到最大,而去做出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的事情,隨之導致了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質量下降。
(2)管理層持股比例影響
兩權分離是現今大多上市公司的常態,即公司所有權與控制權分離,在這種狀態下,由于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間的利益通常會存在者一定的沖突,不能達到完全一致,而且在兩權分離下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間經常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并且通常是委托人處于不理狀態。在委托人處于信息劣勢,對代理人的管理決策不能進行完全有效的監督的情況下,代理人有可能會為了私人的利益,而做出有損于委托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因此,盡管在一定程度上,允許管理層持股會對產生一定的激勵作用,但考慮到我國上市公司內控信息披露制度并不完善,當管理層持有公司權益份額較多時,管理層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得到了擴大,再加上股東和管理者之間經常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管理層很有可能為了追求私人的利益,而去做出損害公司和股東利益的事情。所以一般認為,管理層持股比例越高,內控信息披露質量越低。
(3)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影響
機構投資者擁有多數個人投資者所不具備的專業分析能力和豐富經驗,是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十分重要的外部投資者。在我國,資本市場雖然在蓬勃發展,但依然存在不完善之處,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完善就屬于其中一部分,而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較高,在這種情形下,機構投資者投資為了維護自己的投資利益,就一定會對上市公司進行監督,加強督促上市公司不斷完善其內部控制,對上市公司有一種束縛力,在某種程度上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質量起著一定的正向作用。
三、相關建議
(1)現在的上市公司通常是處于兩權分離的狀態,考慮到代理沖突這一問題,如果經營者身處一家股權分散的上市公司,那么該經營者侵犯投資者權益的可能性就會變大,因此,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不應太過分散。不僅僅是因為考慮到代理問題,還是因為我國的資本市場制度并未完全完善,因此當上市公司擁有越高的股權集中度時,其管理者在對公司進行管理時,其管理才可能正真有效及時,從而有助于上市公司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和監督制度,使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質量的提高,于此同時,我國也應該逐漸完善中小股東利益保障的規章制度,以防大股東為私利而侵害中小股東權益。
(2)機構投資者在資本市場中的地位雖逐漸上升,但在上市公司中整體持股比例較低,考慮到機構投資者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專業優勢和豐富經驗,上市公司應該給機構投資者適當的敞開其大門,同時,出于自身利益,機構投資者會對上市公司進行著更為有力的督促作用,防止內部人員為自己謀利而損害公司的利益,促使上市公司披露出質量更高的內控信息。
(3)上市公司應當建立適當的規章制度,防范于未然,即防止管理層因持股比例過高而損害股東權益與公司利益而為自己謀利,但是考慮到管理層對公司的重要作用,參考國外一些公司讓管理層持股以作激勵的例子,上市公司可以適度允許管理層持一定數額的股份以作激勵效用。
四、總結
我國的資本市場正處于不斷地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應對上市公司構建并完善其內部控制予以重視,逐步完善內部控制披露的規范體系,促使所有上市公司更好地、更充分客觀地向公眾和投資者傳遞更有價值的內部控制信息。
參考文獻
[1]李云宏,夏玲,孫莉麗.創業板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質量影響因素分析[J].財會通訊,2015,(36).
[2]林鐘高,徐虹,唐亮.股權結構、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與公司價值——來自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財經論叢,2009,(1):1.
[3]王文杰,梁強.股權結構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質量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滬市橫截面數據的經驗論據[J].蘭州學刊,2012,(3).
作者簡介:王馨(1994年-),女,漢族,重慶梁平,重慶工商大學,金融學,研究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