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惠娟
摘 要:面對現階段的企業轉型趨勢,內部管理對于當前的國有企業具有顯著的必要性。從企業管理的視角來看,內部審計占據了國企管理中的顯著位置。這是由于,運用內部審計舉措有助健全國企現存的內部監督流程,并且杜絕會計造假的情形出現。因此可以得知,內部審計措施本身具備防控與監督國企會計運行的價值,并且還可以避免表現為審計誤差。在此前提下,現代國企有必要格外關注企業內審的相關措施,確保能夠認識到內部審計對于整個國企具備的重要性。
關鍵詞: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重要性;問題;對策
內部審計對于國企之所以體現為重要意義,其中根源就在于內部審計可以達到健全會計監督的效果,在全面體現國企組織價值的同時也優化了國企經營效率。內部審計與國企目前推行的各項內控措施具有內在的關聯性,國企因而就要優化內審模式以便于開展綜合性的國企審計監管。
一、內部審計對于國有企業的重要性
企業內部審計的基本內涵就在于運用審計措施來全面審驗企業現存的各項財務信息,從而針對企業財務運行予以全方位的保障。由此可見,企業內部審計在根本上有助于優化企業經營的實效性,并且還能突顯企業自身的價值所在。面對當前的激烈市場競爭,國有企業尤其需要運用審計手段來約束自身的財務運行,確保將內部審計納入企業內控的框架中。具體來講,國有企業推行內部審計體現為如下的必要性:
(1)內部審計有助于避免國有資產流失
近些年以來,很多國企都已意識到防控資產流失的必要性,并且運用相應手段來進行避免。通過推行有效的國企監督舉措,國有企業也可以消除目前面對的各種經營風險,從而達到持續性的國企資產增長目標。
(2)內部審計有助于優化股東治理模式與治理體系
內部治理的措施有利于優化股東治理模式與治理體系。企業如果擁有了健全并且完整的股東治理模式,則可以獲得更高層次的企業綜合實力。由此可見,企業內部審計體現為獨特的內控監督優勢,國企應當善于借助審計手段來推行綜合性的企業內部監管。
(3)內部審計有助于避免不法經營
內部審計有利于全面消除不法經營的情形。企業內部審計能達到從嚴監管企業各項財務運行的目的,針對較大規模的國企資金管理能夠體現較好的管理實效性。對于內部審計來講,主要可以將其分成經濟效益審計、財務審計、專項審計以及管理審計的幾個主要類型。在此前提下,企業針對內部審計還要予以詳細的審計類別劃分。
二、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1)內部審計工作缺乏應有的質量
從目前現狀來看,國企內部審計并未能達到較好的審計質量,其中根源在于欠缺審計工作的質量保障。從企業內控的視角來看,推行內部審計對于現代國企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與意義。這是由于,健全內部審計能夠著眼于監管國企現有的資產,進而做到全面防控流失國有資產的現象。確保內審工作符合應有的質量,核心措施就要落實在保證內審數據的真實性與精確性。由此可見,現代國企只有在根源上健全內部審計的相關機制,才能切實保障國企內部審計達到最佳的審計質量。
(2)國企缺乏健全的內部審計機制
國企內部審計缺乏良好的內審制度作為支持,因此表現為盲目性的特征。經由國企改革后,目前仍有某些國企本身欠缺規范性較強的企業經營狀態。究其根源,就在于此類國企并未能關注財務管控。因此可見,企業內部審計在客觀上可以達到消除亂紀現象與違法行為的效果,進而達到了企業整體風險顯著降低的宗旨與目的。當前國企有必要確立健全的機制,以此來提供內部審計的必要支撐,避免國企內部審計呈現混亂與無序的狀態。
(3)國企內部審計缺乏保障
國企內部審計必須建立在企業外部與企業內部提供保障的前提下。然而實質上,很多國企目前推行的內部審計都欠缺必要的保障機制,因而很難明顯提升內部審計的效果。現階段的多數國企都在致力于優化治理體系,并且對于企業原有的股東治理模式予以全面整改。國有企業唯有做到了股東治理體系的優化與改進,才能真正確保適應當前的行業競爭。在此前提下,通過推行內部審計能夠切實防控股股東治理的誤區,對于企業現存的治理模式也能予以顯著優化。國企針對內部審計有必要提供全方位的審計保障,確保從資金、人員配置及其他層面著眼來提供目前的內部審計保障。
三、完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對策建議
進入新時期以來,內部審計逐漸受到較多領域的國企重視。面對當前的市場化轉型,現代國企有必要運用體系化的視角來全面看待企業內部審計,并且將其納入現階段的國企日常管理。在此基礎上,國企如果要著眼于優化內部審計的綜合效果,則需要引進體系化與科學化的內部審計新模式。具體在目前實踐中,國企全面施行企業內部審計就是要注重如下思路與舉措:
(1)確保內審工作能達到應有的質量
從目前現狀來看,企業內部審計不再局限于單一部門的職責,而是需要依賴多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在此過程中,國企針對內部審計若要確保其符合應有的內審工作質量,那么應當引入內審復核的模式作為保障。具體來講,構建內審復核模式的側重點應當在于逐級檢查內審結論,并且將第三方組織引進現有的國企內審運行中。這是由于,運用逐級檢查的措施能夠妥善消除內審結論的誤差,進而達到了提升內審效率的目的。
與此同時,現代國企也要致力于各項內審工作舉措的全面優化,尤其有必要健全內部審計相關的懲戒機制與獎勵機制。在此前提下,作為審計負責人員有必要增強內審控制與審計監管的意識,對于潛在的內部審計風險都應當做到及時察覺。并且,國企還要做到定期考核現有的內部審計效果,據此達到審計工作整體質量提升的目標。國企的內審負責人員應當懷有必要的責任意識,確保能夠認識到內部審計對于優化國企效益以及改進國企經營模式的重要價值。唯有如此,國企內部審計才能保證獲得更好的綜合審計效果。
(2)對于國企現有的內部審計機制予以健全
國有企業若要獲得更好的內部審計效果,則必須依賴相應的內部審計組織。因此在目前實踐中,國有企業就是要側重于健全現存的企業審計模式,對于審計機制的漏洞與缺陷做到及時進行彌補。具體在實踐中,國企對于現存的企業審計機構需要保證其符合應有的獨立性,確保審計委員會能夠得以順利運行。企業審計機構只有做到了秉持自身的獨立性,才能致力于優化內部審計的整體工作效果。
此外,國企也應當增設必要的企業內審監督,通過引進監督機構的措施來防控內部審計漏洞的出現。內部審計不能夠缺少必要的外部監督與內部監督,因此國企對于目前現有的監督模式應當予以適當改進。在此基礎上,國企還有必要引進外部監督用于監管企業審計的正常運行,確保內部審計能夠達到較好的審計秩序。例如在目前看來,已有很多國企正在嘗試引進公眾監督的模式用于監督企業內審,該措施有助保障最基本的內部審計效果,避免內部審計表現為某些違法現象。
(3)提供必要的內部審計保障
截至目前,很多國企仍然欠缺內部審計有關的保障機制。因此為了實現內部審計模式的改進,則應當顯著增大控制內部審計的整體力度。在此過程中,作為國企管理者就是要適當配置企業現有的專項審計資金,確保運用增大審計投入的舉措來提供必要的審計工作支撐。國企唯有在根本上增大當前的內部審計投入,才能切實消除現階段內部審計遇到的各種阻礙,從而保證內部審計可以達到更好的審計質量與審計效果。國企對于審計資金、審計人員與審計制度保障都要增大投入,確保內部審計具有更完善的保障。
除此以外,健全審計保障的舉措還應當包含限定審計范圍、做好事前檢查以及預先設定審計要點等。唯有如此,企業審計方案才能體現為較好的細致性、全面性與操作性,依照相應的審計方案與審計流程展開企業審計操作。
四、結束語
近些年以來,內部審計措施已經受到現代國企的關注。與此同時,國有企業針對企業內部審計也在嘗試適合于企業目前現狀的內審對策。國有企業為了能做到妥善應對當前的激烈行業競爭,則有必要更多關注企業現有的各項內部審計措施,并且還要結合現階段的國企整體運行狀況來提升內部審計的實效性。因此在該領域的實踐中,作為國有企業仍然需要歸納有關內部審計的珍貴經驗,進而服務于國企內部審計綜合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郜慶,劉志遠.我國國有企業審計法律制度的體系與完善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31):200-201
[2]步群英.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建設存在的問題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06):216-217
[3]曹敏.內部審計對國有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性[J].財會學習,2018(02):138-139
[4]張晴,杜丹.關于加強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討論[J].知識經濟,2017(23):78-79
[5]沈琦敏.新常態下內部審計全覆蓋研究——基于大數據應用視角[J].財會通訊,2017(16):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