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財務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手段。實行財務精細化管理,是公立醫院適應醫改大環境,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依賴信息化建設、優化流程、完善制度,按照新醫院財務制度的要求在預算、成本核算、績效考核、財務分析等方面進一步精細、深入地加強管理,通過財務人員素質的培養,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效能,使公立醫院在確保公益性的同時,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效率。
關鍵詞:醫院 財務 精細化管理
一、醫院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含義
所謂財務精細化管理,就是運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健全財務各項工作制度,優化和規范流程,工作精細到每一個環節,針對薄弱環節采取措施,提高財務管理的效能。
二、醫院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推進,公立醫院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對公立醫院服務質量和效率要求的不斷提高,多元辦醫、多點執業政策帶來的市場競爭,補償機制的改革等,要求公立醫院在確保公益性的同時,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效率。公立醫院只有實現財務精細化管理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在機遇和挑戰中求生存和發展。
三、醫院財務精細化管理的措施
(1)數據精細化。
數據精細化需要依賴信息化建設。圍繞財務管理需求和醫療業務發展特點,構建醫院HIS系統、物資系統、人事系統、財務核算、成本核算、預算管理系統一體化。醫院信息系統,是全院及科室收入和工作量的數據源。財務核算系統,滿足日常會計核算和對外報表需求為主。成本核算系統 、預算管理系統,提供各種內部管理報表及分析數據。醫院財務管理系統一體化,需要完善醫院各系統地建設和升級改造,將科室名稱、編碼對照匹配一致,各系統間做好數據接口。實現財務核算系統直接采集業務系統數據生成記賬憑證。如,收入類可直接采集HIS系統數據,工資類可直接采集人事系統數據,固定資產及耗材類可直接采集物資系統數據。保證了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實現了收入數據的實時傳遞,實時監控。成本核算系統
利用財務核算系統原始數據,簡化了工作流程,避免了重復勞動。預算系統直接利用財務系統數據在完成預算核銷,實時掌握預算執行情況。信息數據的共享,保障了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大大提高財務工作效率。
(2)制度的精細化
建立健全和不斷完善財務制度、崗位責任制、財務工作說明書,使每一個崗位、每一項業務均有章可循。規范細化流程,發現問題及時修正,降低風險,提高效率。根據醫改要求,新修訂的醫院財務和會計制度充分體現了公立醫院公益性的特點,在醫療藥品收支核算、醫療成本歸集核算體系、財務報告體系、績效考評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創新。因此公立醫院應響應醫改號召,按照新制度要求,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精細化管理。
第一,預算管理精細化。新制度在明確預算管理總體辦法的基礎上,對預算編制、執行、決算等各個環節所遵循的方法和原則和程序作出了詳細規定。預算管理是醫院控制收支,提高效益的重要財務管理手段,需要涵蓋醫院所有的業務,涉及所有的科室,是醫院全員參與、全程控制的一項系統工程。預算管理應嚴格按照新制度的要求,細化到從科室上報、匯總、論證、審議、復議批復、預算執行、預算調整、預算執行分析的每一個環節和事項,并將其寫入本單位的預算管理制度。預算上報時,根據各科室的職責,將預算分解到科室,細化到項目,每一項預算必須有據可依。涉及經濟合同支出項目的,應當同時看到合同的審核情況,預算資金的使用不僅要符合預算管理的要求,還要符合經濟合同的約定。預算論證審議時,酌量安排約束性費用,同時對三公經費重點控制。預算執行時,在財務付款報銷時核銷支出預算,實時監控,有效控制和避免超預算支出。預算執行分析時,按期反饋預算執行情況并將其納入考核指標。既環環相扣,又緊抓重點環節,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控制及管理。
第二,成本管理精細化。新醫院會計、財務制度,強化了成本管理的要求,對成本管理的目標、成本核算的對象、成本分攤流程、成本范圍、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等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細化了成本歸集核算體系。成本管理是通過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控制成本。成本核算是精細化管理的基礎,它細化了核算內容、核算單元、核算基礎、核算數據,實現最底層數據挖掘。成本分析是對醫院總的經營分析、科室經營分析、成本結構分析、成本分類分析、各級分配的數據分析。成本核算中披露的問題需要不斷地修定、改進,保證成本核算的不斷發展。在成本的歸集、分攤、分攤標準的選擇等的各個環節不斷精細和完善,使整個成本核算過程更合理,方法更科學,數據更及時。通過全成本核算,評價科室成本效益指標,作為績效考核的一項指標。通過成本分析,找出科室成本升降的原因,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以便更好的管控成本支出。
第三,財務核算和分析精細化。新醫院財務、會計制度,對科目體系進行了全面梳理和完善了,精細化了各科目確認計量等核算內容,使財務日常核算依據更為明確。增加了財務報告的內容,明確規定財務報告和分析中應包括的內容并提供了醫院財務分析參考指標。因此公立醫院應嚴格按照新制度規定精細化核算和分析。日常經營狀況的全面分析、財務指標分析要與固定資產投入的效益分析、財政專項投資等專項分析相結合。此外財務分析不能只是簡單的對財務報表的解讀,改改期間及收支數據,必須與業務系統數據相結合,與醫院自身的特點相結合,進而發現醫院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挖掘醫院增收減支的潛力,為醫院經營和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第四,績效考核精細化。新醫院財務制度要求財務報告中包含績效考評情況。高效的績效管理是醫院實現經營目標的重要工具。根據醫院當年的管控方向,細化績效考核指標,為科室發展及管控指明方向,例如為了體現業務含金量,將收入成本率指標納入財務維度績效考核指標。為了體現服務能力和業務控制,將手術臺次及均次費用納入客戶維度績效考核指標。為了體現資源利用效率和工作負荷,將床位使用率及月均管床患者數納入內部流程維度績效考核指標。隨著管理日趨完善,考核指標達標率達到一定程度時,根據醫院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適時調整指標??己酥笜瞬皇且怀刹蛔兊?,應隨著醫院的不斷發展而適當調整。
(3)人員管理精細化
第一,細化崗位職責。在財務科內部合理設置崗位,確定崗位職責,編制崗位工作說明書,不斷細化及完善,將各項財務制度落實到每個崗位的崗位職責中去。每一個崗位必須遵照財務制度和崗位職責,按照崗位工作說明書的標準化流程執行,并輔以績效考核,保證財務制度的貫徹執行。
第二,提高人員素質。財務精細化管理需要制度來保證,制度是靠人來執行的,制度如果執行不好,會直接影響到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只有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才能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質,提高精細化管理意識,掌握精細化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能,并將其付諸實踐中。針對不同人員開展不同層次的培訓及學習,科內培訓及外部學習相結合。
總之,在推行財務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數據的準確歸集、財務制度和流程的精細、財務人員素質能力提高是財務精細化管理的三個重要因素。財務人員要始終堅持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打破傳統工作方式的思想束縛,不斷思考和創新,與時俱進,持續改進財務制度和流程,數據采集歸集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財務精細化管理以數據信息化為支持,精細化的制度和流程做保證,財務人員管理理念的轉變為基礎。通過財務精細化管理,提高財務管理效能和水平,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醫院自身的不斷發展。
[1]崔素依.精細化管理理論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3(6):70
[2]王井春.新醫改需要強化醫院財務管理[J]. 時代金融,2018(2):220
[3]李萍.全面預算管理在醫院財務一體化系統中的實現[J]. 衛生經濟研究,2014(2):60-61.
作者簡介:安穎(1981-)女,大學學歷,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