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亞雄
【關鍵詞】小學;美術評價;全面發展
美術教學的評價改革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它所需揭示的不是美術教育評價是什么,而是美術教學評價對于學生意味著什么,美術教學評價對學生的發展有什么意義。《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課程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改進教師的教學,促進美術課程不斷發展的重要環節。”眾所周知,一個好的評價能帶動起師生對課程教學內容、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以新的認識和思考,能使教師根據課堂出現的鮮活內容修訂原有的教案,產生新的教學靈感,因此,良好的評價不僅豐富了師生的教與學,而且使課程向前發展了。這種發展不是來自教科書,更不是教師的突發奇想,而是來自學生與評價的有機結合。所以,我們必須看到評價在課程改革中的積極作用,它絕不是教學改革的副產品,而是時時刻刻滲透在我們的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全過程之中。
一、重視“態度習慣和審美興趣”的評價
學生發展的不同側面有不同的特點和表現,在學習態度上的表現也是如此,因此,在評價方法上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我們根據學生在美術課上的不同表現,從出勤情況、學習方式、上課發言、學習用具的準備、審美興趣、作業認真程度等情況,印制了一些富有兒童情趣的卡通形象及鼓勵性評語的粘貼紙,師生各一份,如:學生手中有皮卡丘、葫蘆娃、孫悟空、櫻木花道等卡通形象,各有這樣的文字:“老師,我這節課做得很認真。”“老師,今天我的學習用品帶得最齊全。”等自評語言;老師手中則有大力水手、神奇寶貝、米老鼠等卡通形象,還有這樣得文字:“你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思維敏捷,好樣的!”“有進步,繼續努力!”“你很認真完成作業,好極了!”“你的想法很獨特,真棒!”等評語。每次學生完成作業后,如果認為有必要,學生都會選擇適合自己內容、有關學習態度方面的粘貼紙貼在作業上,上交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態度表現,也給予相應的鼓勵性評語及卡通形象作為禮物。這樣利用作業為載體,通過師生交流,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審美興趣進行及時的評價。
二、淡化“知識技能和作業成績”的評價
教育價值由教學目標體現,評價應該適應目標。現在的目標更強調情意、創造性、個性、智慧,包括評價在內的各種方法手段都要促進學生向目標發展。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在社會文化交流中,人們形成了自己的審美理性、審美趣味、審美標準,因此審美價值領域沒有統一尺度,但也并不意味著它會不受任何束縛。因美術的求異和多樣性的科學特征,決定著美術學科“知識技能”的評價標準一定是全能的、可塑性的、發展的。在美術作業中,題材是構成美術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體描寫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現象。技能表現,是指對所選題材的表現手段的優劣及程度。兩者雖有聯系,但并不是等同。同一題材可以有不同的美術表現手段,同一表現手段又可以有運用的優劣程度的不同。在評價一件美術作品時,不但要關注這件作品所選的題材、創意、審美情趣,還要對這些作品的美術表現手段和表現能力上作適當的點評。對于小學生的美術作業評價,也應當如此。我們認為,真愛學生,應該熱情地接納學生,而不應該懷有戒心和敵意,即便是你個人認為的差生,也不該拒絕或放棄。正因為“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所以,在評價學生作業時,我們力求多給學生一些鼓勵,教他們學會自信;多給學生一些公開,教他們學會正直;多給學生一些贊許,教他們學會自愛。我們在設計的學生卡通粘貼紙的自評中就有這樣的語言:“老師同學都說我畫得不錯”“我為我今天得作業感到自豪”等。老師的卡通粘貼紙中則有“你能大膽表現,不拘一格,很好!”“色彩很漂亮,表現形式富有個性,真酷!”“你的構思耐人尋味,真棒!”等鼓勵性評語。
三、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結合
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因此,在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中,我們力求使之辨證統一。我們重視學生平時學習情況的記載,學生的平時作業則分發給他們自己保留在成長記錄袋里。到了期末評定等級時,則采取學生的自評、同學的互評和教師鑒定相結合。學生先進行自我評定,把成績寫在評定表“自評”欄,同學之間則采用小組評議討論法、作品互換評定法、自由評定法等互評。對學生作業的評價,我們采用將作業連續保存下來的辦法,讓其產生成功感,教師在評價時,則重點挖掘出每個學生的創新之處,并幫助其歸納、總結、儲存,向家長傳達。
四、關注個體差異。評價注重引導學生的發展
心理學證明:人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在教學中務必正確對待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在美術評價中不能以固定僵化的標準來衡量學生的作業,枯燥冰冷的分數會澆滅學生創造的火花,折斷學生想象的翅膀。因為美術不同于一般學科,學生作業是一種飽含情感的創造性活動產品,具有鮮明生動的個性差異。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對美術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師在評價時要承認和維護學生在美術方面的個性差異,允許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學習美術,為學生的學習和自由發展創造寬松的時空環境。
教學實踐證明: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體驗,肯定每個學生的表達方式,使每個學生對自己充滿了停心。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降低評價標準,對學習優秀的學生鼓勵他們挖掘自己的潛力。同時引導學生從縱向來比較自己的變化,發現自己的優點,透過評價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