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洪波 彭凌
【關鍵詞】綜合實踐;學生;幸福感
大家都有這樣的共識,中國的孩子不那么幸福。孩子們承受著應試教育體系帶來的壓力和克制,承受著家人無微不至的監視,毫無自由可言,焦慮、厭學早早地侵蝕著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都說“不自由毋寧死!”如何緩解快樂和應試的矛盾?如何通過學校教育擁有快樂童年?如何培養童年里的幸福感呢?
一、幸福感來源于綜合實踐
綜合實踐學科的教學便可以稱得上是一劑緩解學習壓力變壓力為動力的靈丹妙藥。動手動腦把所學的學科知識綜合運用到活動中,既可以對所學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有所感悟,還可以在已有經驗上生成新的經驗和體會,產生對學習的渴求。教師在教學態度、實踐評價、課題設定等方面積極的引領顯得至關重要。
幸福感是一種主觀感受,它是基于個人標準對一個人生活質量完整性的肯定性評估。幸福感是個人根據既定標準對自我生活質量進行綜合評估而產生的相對穩定的認知和情感體驗。幸福的人主要表現有以下優勢。
(一)獨立自主展現幸福。從一定程度上看,能夠克服社會壓力去思考和行動。能夠自我調整個人的行為,并能夠根據自己的標準來判斷。
(二)駕馭環境體驗幸福。對復雜的環境和外部活動能夠加以控制。能夠有效利用環境提供的機會來選擇和創造與個人價值觀和需求相稱的環境條件。
(三)不斷發展更新幸福。認為自我處于不斷成長與提高的過程中。常有這樣的想法:“我更喜歡嘗試新事物”;“我希望實現自己的潛力!”;“我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看到我的進步”;“我希望自身在知識和效能方面有新的提高”。
(四)融洽相處體驗幸福。關心他人的福利,擁有心心相印親密的朋友,能夠相互理解。
(五)目標方向追求幸福。能夠感受到當前和以往生活的意義。對人生持有信念。
(六)自我接受感悟幸福。對自我持有肯定的態度,承認并在許多方面容忍自身的利弊,對過去的生活抱有積極的態度。
二、做一個幸福感教師
(一)微笑對待生活。真誠的微笑就像夏日涼爽的微風和冬天的溫暖,讓人感到舒適溫暖。同事之間的微笑可以使氣氛更加和諧,并可以使自己消除工作中的疲勞,減輕心中的壓力。老師的微笑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學生獨有的。你的笑容就像冬天的陽光融化了他們心中的霜凍。像春雨滋潤他們心田的嫩芽。通過微笑,他們會接受你,并會喜歡你,這樣他們對學習和生活抱有積極的態度,這將使你的教學變得輕松有效。更奇特的是,他們像成千上萬的復印機一樣復制你的情感并立即歸還給你。給你的同事一個微笑,給學生一個微笑,生活將微笑獎勵你。
(二)學會享受課堂。要成為一名快樂的老師,您需要知道如何享受在教室講課。知道如何享受課堂的人,那里自然會成為享受快樂的重要舞臺。創造一個充滿生機的教室,讓學生共同生活,一起玩樂,你會在教學中失去很多焦慮和煩惱。在課前,如果你仔細細致地準備課程,請在課堂上微笑,并熟練地傳播知識。你會驚喜地發現,孩子們也非常注重思考和活躍,并且想要表達自己。而這正是你想要的。我們必須注意學會接受我們周圍的每一個學生。給孩子更多的寬容,讓學生學會成為他們自己生活階段的主角。當你發現你從她的幸福成長中獲得幸福。當你發現你給予學生信念和鼓勵時,他們就會得到更多的尊重、快樂和幸福。這樣的課堂真是一種享受。尋求真理,追求美,感受幸福的過程,也是創造幸福的過程。知識和文化素養是感受和創造幸福的關鍵。
(三)要始終走在學習的路上。教師是培養祖國人才的核心力量。因此學習就顯得更為重要。終身學習被視為生存和實現幸福的重要需求。不斷充實,實現工作學習和生活的融合。確實,我們的基本狀態是時間緊迫,壓力很大,工作和學習之間的矛盾非常突出,但這不應該是我們不加強學習的原因。我們應該把學習視為每天的重要任務。每天不斷繼續學習。讓學習成為一種積極和令人振奮的生活態度。這將創造更高水平的幸福。
三、教師追求幸福感目標
(一)自選活動主題,興趣就是幸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會影響一個人的智力發展。科學家們做過這樣的研究。小學生的學習活動也如此。就以我的綜合實踐教學為例。《巧手制香皂》這一活動主題的設定源于孩子們的需求。一天,我在洗手間洗手,突然身邊圍攏了一群孩子。嘰嘰喳喳議論,原來她們被我用的小花香皂吸引了。老師這香皂這么小巧可愛哪里買的呀?我說是我親手做的呀,孩子們睜大了眼睛佩服地看著我,一個孩子突然說:“我也想做香皂,老師您也教我們做香皂吧!”于是這學期我便確立了《巧手制香皂》的綜合實踐勞動課題。活動主題的建立必須滿足每個學生的心理需求。只有這樣你的課堂才是孩子們拍手稱快的。
(二)恰當評價,得到認可就是幸福。例如,在“紙橋承重”活動中,我設立折、擺、稱三組不同的內容和要求的比賽。評估卓越,給予鼓勵,每個人都有資格參與。這個環節學生將培養和鞏固操作興趣,大膽創新,鼓勵發散思維,深化興趣探索。鼓勵學生站在不同的角落,提出不同的想法。大膽設想不同的答案,讓學生在想象實驗結果的過程中假設原因。及時承認和鼓勵敢于提出不同意見的學生。
四、教師與學生分享幸福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正是勞動創造服務他人帶來的責任幸福感。是一種自立的心理滿足感。勞動技能帶來持久的興趣。例如綜合實踐活動《端午包粽子》《包餃子》《巧手制香皂》雖然包得不很漂亮,可是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的滿足油然而生。把自己的勞動成果獻給媽媽、饋贈老師那幸福感真的會爆棚了!
讓我們用自己的微笑傳遞自信,在綜合實踐的課堂上學會感受幸福,學會用積極的態度面對一切,提升他們感受幸福的水平與創造幸福的能力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