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照平
【摘要】翻轉課堂是從美國邁阿密大學幾經完善與發展傳入國內,逐漸形成的一種教學模式。相對于傳統課堂而言,其利用了互聯網科技,將課堂內外的學習程序與學習日寸間進行翻轉,讓學生通過網絡及視頻來完成對知識點的預習,更強調學習的主體地位。在新課程標準下,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應創新手段、改變思想,注重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本文以此為切入點,簡單闡述了翻轉課堂的特點,并在此基礎上針對其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展開討論。
【關鍵詞】初中語文;翻轉課堂;應用方法
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過程中,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方式逐漸被認知并推廣。學生的邏輯能力、自律能力、學習能力均得到了促進。在語文知識學習方面,對已學知識點的運用能力以及對新知識的掌握能力均有了大幅提升,因此在語文課堂中得到了大力推廣。
一、翻轉課堂的特點
(一)教學信息更突出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主要以視頻形式呈現,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可利用視頻完成針對某一知識點的學習。在整個視頻畫面中展現的內容只有教學信息,并不存在其他信息對學生的注意力有所分散。在傳統課堂中,課堂的40分鐘時間內學生有效聽課時間僅在10至20分鐘左右,其思維無法保障全程緊跟教師的教學進度,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難免出現注意力分散、上課開小差的情況,影響了語文學習的效率。在翻轉課堂下,由于學習模式更為新穎。學習手段更具現代化,因此學生在此方面的興趣更高。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思維處于高度集中的狀態,不容易分散,因此教學信息更為明確、更為突出。
(二)視頻內容更具針對性
翻轉課堂的視頻教學模式與微課教學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均利用視頻的形式讓學生在非課堂時間內展開針對某一知識點的學習。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堂時間內學生往往無法找準教學的重難點所在,學習缺乏針對性。而在翻轉課堂下,每個教學視頻可控制在518分鐘之內,最長也只有十幾分鐘,更符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生理特點,其更容易將注意力集中于視頻觀看的過程。同時,在視頻制作中教師可針對某一知識點進行著重講述,教學內容更具針對性,在較短的時間內強化某一知識點的獨立學習。學生也可通過視頻名稱自主檢索需要掌握的重難點知識,并且在重復觀看下將知識理解。
(三)學習流程更明確
在普通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時間內,學生的思維是跟著教師不斷進展的,缺乏自主學習狀態的推動力量。通常面對某一新知識點,學習過程的第一階段在于接受相關信息,了解這一知識點的大致內容以及學習方向,第二階段為消化相關信息,也就是將知識點吃透的過程。在普通語文課堂中,信息的接收在于教師從頭至尾的口頭講述,而信息的消化階段則往往讓學生自行在課后完成。此階段缺少了教師的督促與指導,部分學生在自主學習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導致知識點的遺漏,久之影響到語文學習效果。在翻轉課堂下,信息接收這一環節在課前便已經完成,課堂上主要在于信息消化的過程。學生可以在家中利用翻轉課堂的視頻達到預習效果,在課堂時間將自己的疑惑提出,由教師予以引導解決,提升語文信息的有效消化程度。
二、翻轉課堂的具體應用
(一)制作優質視頻
教師在錄制翻轉課堂需要的教學視頻前,須對教學目標以及本節課程的重難點深入了解,保障視頻兼具針對性與教育性。通常視頻時間是控制在5至10分鐘左右,要求既能夠吸引學生反復觀看,又能夠突出學習重點。可以以專題為單位,強調對學生的引導。利用視頻完成課堂導人階段,讓學生在家中即可達到預習的效果。如在學習《醉翁亭記》這篇文章前,可引導學生通過視頻理解文章大意及中心思想,完成知識獲取的環節。設置教學目標,讓學生掌握詞匯的運用、生字詞的查閱,并能夠順利朗讀全文。在課堂上則將重點放在知識的理解與消化,讓學生將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困難提出,以小組討論形式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營造自主學習環境,引導學生自主查閱下分析問題,提升語文學習有效性。
(二)課堂知識內化
在翻轉課堂教學理念下,知識內化的過程應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展開各種探究活動,在師生互動下引導學生對知識點展開拓展思維,最后由教師完成評價環節。在探究活動過程中,應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其深入拓展,以小組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知識獨立獲取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在師生互動下加深知識理解深度,讓教師的引導者作用充分發揮。在拓展學習階段,可將之前的分組重新排列,讓學生對之前探究的問題展開深層次或多角度的研究,拓寬知識面,避免思維受到禁錮。在教學評價方面應注意評價模式的制度化、開放化、多樣化,讓學生能夠真正通過評價了解自己在語文學習方面的不足。
(三)課堂引導交流
部分教師在翻轉課堂的實踐過程中認為只要制作好教學視頻便完成任務,這種誤解往往會造成翻轉課堂效率極大下滑。學生除了在課前通過視頻方式完成預習外,在課堂上還需注重知識的深化理解。在課堂上教師需抽查學生對翻轉課堂視頻的觀看成果,重視學生課堂中的自主分析、小組討論、集體討論以及最終對文章的拓展與歸納。
結語
隨著智能設備以及互聯網的普及,翻轉課堂的應用不斷深化,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行為更主動、目標更清晰、目的更明確、興趣更濃厚、教學效率更高且更具針對性,有利于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