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君君
【摘要】隨著微信、微博和社交網站等自媒體的快速發展,公眾的輿論空間和話語表達權得到進一步延伸和釋放,網絡輿論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及特征,參與主體逐漸平民化,這給社會管理帶來了一系列嚴峻挑戰。需要進一步加強網絡輿論引導的對策,如堅持輿論引導原則不改變、轉變輿論引導的思路方法、完善自媒體輿論引導的保障措施、構建應急機制等。
【關鍵詞】自媒體;輿論引導;信息傳播
自媒體時代,指的是以自媒體為主的媒介時代,以個人傳播為主的媒介時代。人人都是媒體人人都是記者都是發言人都是信息的制造者。這樣的媒介構成基礎的變動讓自媒體時代呈現出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明顯地提高了新聞的自由度,使媒介生態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轉變。而自媒體時代的兩大基本特征便是交互性,自主性,便攜性。本文針對自媒體的特點,提出轉變以往傳統媒體時代的輿論引導思路,改善既往的輿論引導方式和監控體系,從而對自媒體時代下輿論場的聲音進行引導和監控。
一、自媒體傳播特性有別于傳統媒體
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微信、微博、twitter、facebook等“自媒體”平臺大量涌現,自媒體論壇以其草根性、隱匿性、交互性、意見表達的相對自由性和網絡輿論集聚地等特點,已成為影響社會生活的重要公共領域。一是信息量更大。自媒體的出現,使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信息發布者。公眾不再受制于傳統媒體設置的議題。但與此前傳統媒體的權威不同,自媒體的信息發布者,大多是匿名發布。二是傳播范圍更廣。媒體不再受到播出時間,采編過程的,復雜后期等這樣那樣的技術局限,在自媒體時代,在公交車上、地鐵上、在大街小巷,甚至山崗上、叢林間,只要有人,有終端,媒體就在那里。三是傳播速度更快。自媒體這種大眾性、互動性的信息傳播方式,除了微博、博客、個人主頁,還有語音聊天、手機短信、播客、維基、P2P下載等功能。其特點是以數字科技作支撐,具有平民化、個性化、即時性、便捷性等特征,可實現自發傳播、分享和互動,成為個人建立關系網絡,與社會聯系的重要平臺,使普通大眾主導的信息傳播活動,由傳統的“點到面”的傳播,轉化為“點到點”的對等傳播,體現了“媒介即信息”的理論含義。四是展現形式更豐富。自媒體可以承載文字、聲音、圖片、動畫、超鏈接等多種信息要素,把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的各項傳播特點糅合在一起。
二、自媒體輿論引導現狀
在傳統媒體條件下,輿論引導和監控體系的實施線條較為粗放。一是對自媒體認知缺失。現代社會的自媒體發展已經很迅速了,在新聞傳播中的作用也很大,但是政府有些部門還是沒有意識到其真正的重要性,在進行政務公開時不會積極地利用新媒體的優勢,不能正確地認識媒體在輿論引導中的作用。二是相關法律不夠健全。在自媒體時代,網絡上的信息流通和傳播無疑是很迅速和便捷的,所以想要對輿論進行監控就要加強網絡安全建設,建設一個綠色健康的網絡環境,從根本上減少錯誤輿論的形成。三是權責界線不清晰。對于自媒體上信息的管理,既往輿論引導方式和監控體系并沒有明確管理主體,對于自媒體上言論的把控只能做前置性的設計。四是治理主體比較單一。網絡輿論是民主力量的彰顯,是順應時代潮流、應該受到鼓勵的新生事物,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任由它發展,若任其發展,就很容易造成網絡突發事件,甚至引發大范圍的公共危機事件。
三、新時代對輿論引導方式的構建策略
一是要加強自媒體特性研究。自媒體環境下,由于傳播渠道的多樣化,因此給政府的整體傳播結構帶來了變化,這就要求各級政府對自媒體的傳播特性和對受眾的影響程度有全面和深層的了解,需要輿論引導方式和監控體系的建立者進行長時間、客觀化的研究。二是堅守政治底線不動搖。新聞輿論工作要堅持黨性原則,樹立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意識,從根本上保證輿論導向不偏離黨的路線方針、全黨全國工作大局。三是轉變引導思路方法。政府可以建立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注冊微博賬號、手機短信群發等平臺,通過自媒體傳遞信息,和受眾交流、互動,拉近同受眾的距離。同時,對受眾廣泛關注的信息,及時對存有疑惑的地方給予答復,形成輿論陣地,為官方信息的詳盡、具體提供客觀上的幫助。四是完善相關保障措施。在自媒體環境下,非理性言論激增,很多私人信息被拿到了公共輿論場,當事人的名譽權、肖像權、隱私權被嚴重侵犯。而且“輿論審判”愈加嚴重,一些影響大的案件,在司法部門沒有明確的判決前,網絡上已經在氣憤的心情和跟風下炸開了鍋,給司法審判帶來了壓力。因此,在自媒體環境下,對輿論加強政策與法律調控十分必要。在社會的每個領域,法律都是畫出方圓的規矩。遏制輿論負功能,立法措施也必須盡快跟上,這樣才能為凈化自媒體輿論環境、充分發揮自媒體傳播效能奠定法制基礎。五是亟待構建應急機制。自媒體環境下,信息源多元化,如果信息不透明、不公開,不實信息就會散布,且被民眾接受,進而產生不良的心理影響。政府和傳統媒體第一時間對輿論主導權的放棄,加速了公眾對自媒體信息的訴求,最終在多種因素影響下轉化為突發事件。所以政府應透過自媒體查看民情,透過民眾在自媒體的表現預見事件的可能發展態勢。在這樣的發展態勢面前,政府應迅速發布權威信息,釋疑民眾的顧慮。政府要利用自媒體及時進行信息的發布與溝通,詳細了解群眾的訴求,從而制定有效的輿論引導對策,更好地引導輿論。